武将封赏毕,文臣亦得恩荣。
“丞相、魏国公戏志才,总揽枢机,运筹帷幄,加封太傅,仍领丞相事,增食邑两千户!”
“御史大夫、安国侯荀彧,肃正纲纪,举荐贤能,加封太保,仍领御史大夫事,增食邑一千五百户!”
“尚书令、临颍侯郭嘉,参赞军务,奇谋迭出,加封太子少保,仍领尚书令事,增食邑一千户!”
“大司马刘虞,宗室表率,德高望重,加封太师,赐几杖,以示尊荣!”
“司徒杨彪、司空王允……各增食邑五百户,金帛若干……”
戏志才、荀彧、郭嘉这三位谋臣中的翘楚,被加封三公之衔,虽为荣衔,却彰显其定鼎之功。
刘虞、杨彪、王允等汉室老臣亦得厚赏,既显新朝对旧臣的优容,亦是对稳定朝局的考量。
此外,张宝、张梁、张燕等黄巾出身的将领,糜竺、甄逸等负责后勤、商贸的功臣,乃至华歆、顾雍等新近归附、在稳定地方中表现出色的文士,皆按其功绩、才能,各有封赏擢升,或加官进爵,或赐予金帛田宅。
盛大的封赏仪式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整个大殿都沉浸在一种激昂而荣宠的氛围之中。
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功绩的肯定,更是对新朝格局的奠定,一个以刘昊为核心,融合了元从、降将、能臣、世家在内的新的统治集团,已然清晰。
封赏既毕,刘昊再次开口,声音中多了一份凝重:“赏功已毕,当议抚定。江东新下,荆扬初附,益州未平,百废待兴。朕意已决,当与民更始,颁行新政,以固国本。”
“其一,减免赋税。荆、扬、豫、徐等历经战火之州郡,免今年田租、算赋,其他州郡减三成。令各州郡开仓赈济孤寡,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其二,整顿吏治。命御史台、吏部严查各地官吏,贪腐无能、欺压百姓者,立黜!选拔清正干练之士,充任郡县,尤重荆、扬之地。”
“其三,广开屯田。利用无主荒地、军屯旧制,招募流民、安置降卒,大兴屯田。推广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务使仓廪充实。”
“其四,兴修水利。工部即刻勘测各州,尤其是黄河、淮河、长江水患频发之处,拟定疏浚方案,由国家出资,以工代赈,根除水患,便利灌溉。”
“其五,鼓励工商。降低关市之税,规范商贾行为。命糜竺、甄逸统筹,利用新辟之水泥路、水运,畅通南北货殖。广陵、吴郡之船厂继续扩建,所造海船,不仅为军用,亦可用于海外贸易,扬汉威于远域。”
“其六,兴教化,倡文治。于洛阳设太学,各州郡复立官学,选拔寒门俊才入学。命蔡邕、卢植等大儒,整理典籍,编纂史书。待天下大定,当开科取士,使野无遗贤!”
一条条政令,从刘昊口中清晰吐出,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征服,而是着眼于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这些政策,有些已在北方试行,效果显着,如今将推行于全国。
殿内众臣,无论是跟随刘昊已久的戏志才、郭嘉,还是杨彪、王允等老臣,亦或是新附的能吏,都听得心潮起伏。
他们明白,这位年轻的天子,志在开创的,绝非仅仅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更是一个与前汉迥异的新时代。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众臣再次拜倒,这一次,声音中除了恭顺,更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许与重任在肩的觉悟。
刘昊缓缓站起身,走到丹陛边缘,俯瞰着殿内群臣,目光似乎穿透了宫殿的穹顶,投向了广袤的九州大地。
“天下疲敝久矣,人心思定久矣。朕承天命,抚有四海,非为一家一姓之尊荣,实欲为天下开万世之太平!”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益州刘焉,交州士燮,若能识天命,归顺朝廷,朕必以礼相待,保其宗族。若仍执迷不悟……”
刘昊语气微顿,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寒芒,整个大殿的温度仿佛都随之降低了几分。
“朕之铁骑,不日将踏平蜀道,扫清南疆!四海归一,势不可挡!”
“四海归一!陛下万岁!”
承德殿内,再次响彻震耳欲聋的欢呼。
这呼声,不仅是为已然取得的辉煌胜利,更是对即将到来的、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盛世的激动。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新八一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八一小说!
喜欢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