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蛰雷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生存作业留里克的崛起帝王冷妃红楼之挽天倾汉乡振南明北宋振兴攻略抗战之血色战旗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7章 先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急速进军中的南征大军。

刘仲武等人率领的西军各部虽然前面多行了好多天的路程,但对蔡州合兵后的行军速度依旧非常不满意,只嫌行军速度偏慢,唯恐耽误了前线战机。

而辛兴宗所率领的京营却反过来叫苦不迭,以他们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日子,如此这般地急行军五六日之后,便几乎完全脱力,一时间怨声四起。

大军在进入庐州之后,刘仲武便请高俅升帐,看到诸将到齐,便提出:眼下距离大江天险不远,而过江后便就是与两浙路相邻的江南东路。从庐州到大江这里水路畅通,船只速度虽然不快,但胜在可以节约士兵体力。不如由他与刘延庆二人率领三千骑兵,集中好马,按一人双骑的配置,先行过江打探,掌握前线的相关情况,并为大军的正式抵达做好准备。

“哼!刘客省这是嫌在西北立的功不够多,想着东南这边也能抢个头功吗?”辛兴宗开口便是阴阳怪气,而且他不称刘仲武此次南征大军副帅头衔,却称他的客省使官阶,是因为他自己官阶是内客省使,要比刘仲武还高一阶,也是在变相地提醒对方。

“辛统制误会了!”刘仲武却是不卑不亢,镇定地解释道,“大军行动,贵在迅速。然而事关全军,也需考虑整体。所以在下才建议,派出少部分先锋探路,多做前行准备。大军自是由高太尉统领,所有决策皆由太尉一言所决,先锋之兵岂敢妄言抢功。”

高俅眼下的本官已是步军司副都指挥使,在西军的习惯里,就是妥妥的“正牌太尉”,从而在南征军中都以此称呼高俅。

“眼下已经接近前线,粮草、军资转运也该要提前调度转运起来,所以大军行动可以适当压后,然后派一支先锋军先行,确实是个妥当方法。”随军转运使胡衍也出言赞同。

“咳!尔等不必争执。刘帅料敌从宽,希望大军求稳、先锋先行,这也是兵家常事;而辛帅是行伍老将,提出全军行动必须统一,也有一定道理。”高俅老奸巨滑,表面上说话总是四平八稳,谦虚有礼,“所以,本帅同意三千先锋先行,不过一定要注意,先锋军只作侦察打探,绝对不可擅自行动,以免影响平叛大局!”

刘仲武明白高俅还是相信并帮着自己的,立即站出道:“末将遵令。”

辛兴宗其实也明白眼下京营各部已如强弩之末、疲惫不堪,再继续如此行军下去,恐怕还未抵达前线就要开始出现逃兵了。他刚才的话也只是防备刘仲武在前面抢功,听到高俅这么一说,他也顺坡下驴地表态:“某也没有意见,都听高太尉之令!”

这样一来,疲惫不堪的京营将士终于能够在庐州休整一两天,正好等当地官府为他们征集大批的船只来改走淝水、巢湖及濡须水一线并渡过大江。

刘仲武与刘延庆带上自己的精锐骑兵,之间又是双骑换乘,速度不是一般地快。一天下来,竟然已经到达和州白渡桥镇,正在万里大江之边。

和州官府虽然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过江船只,不过这些天江面风高浪急,船工也建议不宜在夜里过江,建议休息一夜明日一早为宜。

刘仲武见大家也十分疲惫,便同意在镇上扎营休息。

这次西军过来的三位主将,以及原来也是出身西军的辛兴宗,四人中却是刘仲武年纪最轻,只是因为他近年升迁快、又有高俅保荐,坐上了大军副帅之位。但也难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除了刘延庆。

刘延庆本来就是西军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这是他独有的名将成长心得:之后他的次子刘光世也学到了其中精髓,虽战功可怜,但是人缘绝佳、一路逃跑还能逃成后世的“中兴四将”之一。

刘延庆的好运气,起始于绍圣年间与时知保安军秦刚的相识,得其帮助,他的顺宁寨兵强马壮、战力显赫,鄜延大战后因功一路做到了鄜延路兵马都监,并且官封皇城使。

刘延庆真正从秦刚那里学到精髓的,就是如何精细计算利弊,全面权衡得失,力争把每一场战斗都要做成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就是大江?”两人骑在马上,面对着眼前浊浪滔天,一眼望不见对面的宽阔江面暗吸凉气。这可是西北地区无论是黄河、无定河等任何一条河水都比不了的。这也难怪此时唯有长江才会被简称为江、或者直接称为大江!

“江南多水域,尤其在那两浙路。据说其东侧的大海,更是汪洋一片、万里无边,此次作乱的叛军,更是从海外的岛上而来,极擅水战,只恐是我等西军的短处。”刘仲武看着眼前的江水,有感而发地说道。

刘延庆跟在旁边,心里明白,这是在向他问策呢!

说句实话,他自做了族长后,自知在武功、学问都未必能做得了佼佼者,但唯有识人看向,却是从汉人那里学到了几分真谛。之后又从边境经商、倒卖战利品上面找回了自信。他便以此为契机,通过手里的部族权力与金钱能力,网罗了大批的边境蕃军好手为他卖命、为他争功,便也成就了今天的“名将”之名。

“刘帅高见!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既知叛贼所长,就得避其锋芒,择其短处,寻平原开阔之地,以一战而决胜负。又或者直接杀至其要害城下,引其出城而战,方为上策!”纸上谈兵,一向都是刘延庆的长处,而且听得极有道理。

“长安兄何必如此客气,大家都为西军将官,叫我表字子文就好。”刘仲武客气地说道,刘延庆长他两岁,在官场上也学着别人给自己起了个“长安”的表字,“再说大家都是本家人,无需太过于客气!”

“实是折煞在下了,在下毕竟是蕃部,万万不敢高攀。而且刘帅武功卓着,此次又是高太尉亲自点的副手,实在是愧不敢当。”

刘仲武见刘延庆说得十分谦卑真诚,也就不再客气,指了指眼前的江面道:“此次南下进攻两浙有两条路线,一条就是从此乘船顺江而下,至江宁府由水路攻击进攻润州、常州。另一条则是在此渡过江面,仍走陆路过太平州,从广德军进攻湖州。刚才听长安的想法,好象是极为主张走陆路一线?”

“刘帅明鉴,虽然陆地丘陵山地偏多,不利于骑兵发挥优势。但我西军善于翻山越岭,总好过与那些海盗出身的叛匪在水上交手。而且,从广德军进攻,距离杭州城更近,也有利于逼迫这伙叛军直面决战!”刘延庆认真地说道。

“长安的确深谙兵法,当是没错。只是,我们对面的人也并非是不懂兵法之人啊!”刘仲武却是忧心忡忡地说道。

“在下听说了,叛军所谓的大都督赵驷、大元帅秦刚,这两人都是出身西军的赫赫名将,也是与你我都有着一定渊源的人。”刘延庆面无表情地说道。

“长安呐,此处别无他人,这次把你一起叫上,你还不明白我想问什么吗?”看到刘延庆一句一句地被他往外挤话,刘仲武也逐渐失去了耐心,索性开口直问,“某倒与这赵驷共处一军,也知其作战之勇、用兵也狠辣,但也未必是一不可战胜之将。而且这次,我们毕竟率领的是堂堂朝廷王师、精锐西军,而他们,如今已是叛臣贼子、更有一帮东南弱旅拖累。唯一不可知的,便是素有名将神名的秦刚,刘将军可有什么心得可以教我?”

刘延庆的脸上抽动了两下,心想这是考验自己吗?于是陪笑道:“刘帅却是谦虚了,在下只是在这秦刚知保安军时,曾得其一些指点,这秦刚在谓州开讲武堂时,某却错过了。不过却是听说刘帅应该是去那里听过课吧?”

“唉!别提了,当年本是冲着章老经略之名赶去求学,不曾想看到一个年轻文官讲课后,某也是年轻气盛,少不懂事,先是课堂上睡了三天,后又以边境有事为由直接回去了。”刘仲武此时的表情甚为遗憾,“没能听到他讲兵是其一,今天也就少了事先了解他的一大机会是其二,所以也只能请教长安兄的啊!”

刘延武却是听得十分惊讶,当年受吕惠卿的影响,鄜延路的军官去得很少。不过凡是凡是认真听过武课的将官,无不对“校长”秦刚敬若神明,事实上这些人日后也多有立功升职。刘仲武也是其中参加的一员,他原本以为其日后累累功勋,也是从这谓州讲武堂上获益良多,谁知今天却是听到了这样一个答案。

不过,刘延庆老奸巨滑,心里暗想:这个说法也就是你自己所讲,谁又知道,你会不会是因为如今的秦刚已成挟太子东南叛立的匪首,故意用这样的话来撇清自己罢了!

不过面子上他自然是不会抬杠,只能换了一种方式反问道:“刘帅是想听假话、还是听真话?”

“假话怎讲?真话又怎讲?”

“要说假话,我会说这秦刚‘徒有虚名,无足挂齿’,直接让刘帅放手一战,不要有什么疑虑!算是一个应对思路。”刘延庆此时的笑容很古怪,“若是要讲真话,在下如今只能寄希望这一次的秦刚,会因身居高位,未必会亲自掌军,还是让那赵驷与我们对战。否则的话,你我要考虑的事便就是:还能带多少人马回去!”

听得刘延庆如此露骨的丧气之话,刘仲武并没有恼怒,而是尝试着分析道:“行军打仗总是要靠士兵的。秦刚他再有神名,也是凭借了当年的西军之勇。如今,两浙原有禁军不过数千人,加上几千东南水师,就算他们还能纠集一些海盗扈从,算是能增加个万余人,那么,他能拿出来与我一战的,也就不过两万出头,而且战力难说。”

“京营的那帮子老爷兵,能指望吗?”

“我自然不指望,安排京营押后总是可以的吧?”刘仲武拿出了他的盘算,“我就集中咱们带来的一万五千人的西军精锐,捏成一个拳头,难道还没有信心与他一战?”

刘延庆也吃不准对方是真心请教、还是在给他挖坑,思考了一会儿后,便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西军都无弱兵,正面交战,的确也不至于会惧怕这南兵。所以,以在下陋见:避免水战、聚集出击、速攻速决。假如能做到这三个条件,两浙这里,可以一战!”

刘延庆已经算是西北“名将”,他刚才的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说,两浙一战,官兵取胜概率很大。但他心里想的是:做生意时,如果遇上要像这种必须要“一二三”条件都具备时才不赔钱的话,老子立马掉头就走!

不过,他却并没有把这些话都说出来,这更是他的成熟。

其实已经听出他真实想法的刘仲武也没有开口,这便是刘仲武的成熟。

第二天,三千先锋骑兵顺利过江,谢绝了太平州官府前来的慰问,吩咐他们还是做好迎接后面大军的准备,然后便风驰电掣般地疾驶向广德军。

广德知军李植提前赶到了建平县【注:今安徽省郎溪县】迎接。不过,刘仲武在县城外虽然看见了迎接队列,只是稍稍收了收马缰绳,慢跑了几步说道:“军情紧急,先到军治地再说!”

之后先锋骑兵连建平县城都没进,直接从城外掠过而驰。

这李植好歹也能骑马,赶紧叫着手下人紧紧跟上。

建平县到广德军四十里地,先锋军的平均速度并不是很快,前二十里李植还能勉强跟上,后半程中,李植本人以及他的座骑便就慢了下来,彻底落了队,再赶到广德城时,刘仲武等人已经在城外扎好了营盘。

整个人都快累脱了气的李植却是兴奋异常,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军营,再看着营地中那些身材雄骏的西北战马,还有满身汗水却精神抖擞、威武霸气的西军骑兵,心里是说不出的佩服与敬仰。

“见过刘帅、刘将军。”李植进入营帐时,两腿都开始打颤,若不是前襟挡着,便能看出双腿之间磨出了大片的血印。但是他却顾不得这些,也更不会想到要摆什么文官的架子,“代江南东路朱帅守传达,广德的安危、江南东路的安危,就全仰仗两位将军了!”

“某是个武人,不讲那么多虚礼。朱帅守让李知军那么早来迎,不会只是为了传达这么一句话吧?!”刘仲武不客气地问道。

李植连连称是,立即让随行的参军递上整理好的各路情报,一边展示一边介绍:“两浙路的叛军水师战力最优。这段时间江宁府向大江下游多番打探并确认,有大批船只驶向扬、润二州,显示叛军的水师主力已经向那里进行调集,想来应该是他们企图利用水战优势,从大江溯游,威胁并进攻我江宁府。”

“朱帅守的意思,可是希望我们去支援江宁府?”刘延庆及时相问。

“非也!”李植赶紧说道,“两浙路的叛军水战虽强,但若贸然进攻江宁,朱帅守反倒觉得,可以利用江宁城高之优势,誓将在那里把叛贼兵力拖住。而朝廷的南征大军正好可以从我广德这里突袭湖州,一举攻入杭州,再调头将其余党歼灭于江宁城下!”

听了此言,刘仲武不禁要对朱彦以及眼前的这位李植高看了几眼。但他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继续翻看手里的丰富情报。

“这些湖州的舆图、情报,都是李知军派人收集的?”

“是是,兵家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本官略读过兵书,知晓大战之前,情报侦察尤为重要。自接朝廷诏令之后,便就向湖州那里派出斥候侦探,每日都收集相应情报回来,以备为朝廷大军到达之后能有所用!”

刘仲武一边听着李植的介绍,一边仔细地翻阅着手头的情报资料。至少可以看出,这些东西的收集很全面,包括从广德军通往湖州的驿道以及各条山路小道,沿途的村庄、包括一些有价值的山隘、山谷以及河流湖塘等等都有标注,然后里面还包括了湖州城外围这两三个月来新增的营寨、包括对那里兵力的预估。

最重要的是,这些情报中还十分难得地分析了湖州近来市场上的粮价变化,由此推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个月前,杭州的确向湖州这里派出了一定的兵力,但在半个月前又已经离开,应该是尽数赶往润州去了。

李植现在的分析结果就是:湖州城防很空虚,估计在其外围最多会保留了一两千的兵力。叛贼一定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水师部队对于江宁府的攻击那一边。

“李知军以为,朱帅守在江宁府那里能够挡得住叛贼的攻击?”

“请刘帅放心,江宁府已经调集了附近的两营禁军、还有厢军一万,虽然未必足以出城迎敌,但是坚守城池、将贼子拖在城下两三个月,估计还是能够做到的。那么这其间的时间,便就足够我们从湖州突破,直接解决掉他们的后路。”

从湖州快速突破,直攻杭州,这样的计划让人很难不心动。

而且在李植和眼里,这支虽然只有三千人的骑兵,是他有史以来所能见过的最强军队,在他的眼里,甚至不需要等后面的大军赶到,就凭眼前的这三千骑兵,都有能力会一口气杀到杭州城下。

刘仲武也在沉思,却是让刘延庆误解了他的意思,便轻轻开口提示:“刘帅,高太尉说过,让我们做好侦察与准备就行。”

“哦!那自然是。”刘仲武被提醒后,也没有解释,直接道,“这样,马上将此处情况写份报告,立即送至大军高太尉之处,我们在这里加强侦察,等待大军赶到后发动攻击!”

“是,遵命!”

这夜,一路上跑得最辛苦的这三千先锋骑兵,终于能够踏踏实实地睡一个足觉了。

在入睡之前,刘延庆还在猜测着刘仲武的打算与想法。一方面,他能听出对方对于秦刚的盛名有点不以为然的态度;但是另一方面,刘副帅终究还是能够考虑到大局,并没有启动任何激进措施。

不过,刘延庆同样也想明白了:想什么呢?当真以为对面就是毫无头脑的普通叛军么?就连眼前的一个知军文官都能看得出的对战策略,难道赵驷与秦刚就不会想到?

眼下的两条路,水路是明明白白地“以短攻长”,最有风险。但是,眼下的陆路进攻,同样是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不过,这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副帅都很淡定地选择等待大军到来再行动,自己又何必花费了脑子去考虑不应该自己考虑的事情呢?

南征大军在水运船只的帮助下,一方面顺利地渡过了大江,另一方面也终于能够让部队得到了一定的休整。

过江之后,胡衍带了一小队人前往江宁府调度粮草军资,而大军只比刘仲武他们晚了四五天,到达了广德军城。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风流大宋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修罗帝尊玄幻:我重瞳,开局一岁逆袭离谱,人家古武,你修仙咋回事?废土曙光:林羽的救赎征程我真的不想再卧底了神级护卫请亮出你的身份我是雷神的分身?文艺时代至尊神帝之恒天最强保镖我是引魂者美国学飞回忆录超级科技巨子不甘心当工具人的我悄悄成神至尊农女千千岁炼鬼修仙长生,从拳法开始末世天灾,囤满物资就摆烂美人的末日之旅
经典收藏水浒粮草小兵甲神笔从项羽始绝世废柴狂妃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曹魏的光与影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混在美洲当暴君大秦钜子新唐万岁爷他改变了罗马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秦君临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生存作业大唐:冒牌皇太子大宋有将门残王的惊世医妃
最近更新大唐躺平王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北宋第一狠人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高门庶子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铁骑红颜:大秦霸业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浴血山河明朝的名义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