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参谋

田布衣

首页 >> 历史的参谋 >> 历史的参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陆沉周若雪免费看小说穿越后,我男女通吃盗墓:得万人迷体质后,他躺麻了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陆沉周若雪无删减完整版雌皇凤里牺之南宫令穿越医妃偏宠夫太古邪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无敌邪神铁马飞桥
历史的参谋 田布衣 - 历史的参谋全文阅读 - 历史的参谋txt下载 - 历史的参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9章 范文程 | 历四世辅三主的大清第一文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他被誉为满清第一功臣,也被骂作大明第一罪臣。他是皇太极的心腹谋士,也是清朝规制的奠基者。他制定进兵方针,计取中原,为清朝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立国家制度,确定宽容政策,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就是历四世辅三主的大清第一文臣——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清朝初期政治家、谋略家、开国重臣,清太宗皇太极的心腹谋士。

公元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范文程出生于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文官屯。范文程是个不折不扣的名门之后,他的远祖是宋代名臣范仲淹。范氏一族自范仲淹起,世代为官。范仲淹之孙范正国在靖康之变后南迁江西临川,后又迁至乐平。明洪武年间,范文程的七世祖范岳,在担任云梦县丞时触犯律法,被流放到了辽东沈阳卫,便世居沈阳。范文程的曾祖范鏓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但没有去上任。他的祖父范沈做到沈阳卫指挥同知。他的父亲范楠,没有官职。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范文程,自幼便接受了系统而严格的儒家教育。他少年好学,聪颖敏捷,在祖父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下,饱读诗书,稍长便有了出众的文采。

公元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十八岁的范文程与其兄范文寀,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清史稿》记载:“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寀并为沈阳县学生员。”

然而,当时的明朝,已呈现出一派迟暮之景。

政治上,朝廷内部腐败丛生,宦官专权与文官集团的党争愈演愈烈,官员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成风,严重削弱了明朝政府的统治能力。

经济上,明朝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一方面,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大量土地被皇室、贵族和官僚所占有,普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百姓的负担愈发沉重。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旱灾、水灾、蝗灾等,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军事上,明朝面临着来自北方后金政权和内部农民起义军的双重威胁。后金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势力不断壮大,对明朝的辽东地区发起了多次进攻,明朝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失地丧城。而内部的农民起义军,如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起义队伍,也在各地迅速崛起,他们反抗明朝的统治,攻城略地,使得明朝政府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在随后的岁月里,范文程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更进一步。

公元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归降了后金。关于范文程归降后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八旗军攻下抚顺后,大肆掳掠,并将所得人畜分别赏赐给有功官兵,降民编为一千户。《清太祖实录》记载:“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其降民编为一千户。”范文程就在这些被掳的降民之中,然后被分到了镶红旗下,做了卑微的仆役,他在郁郁中度过了近九年的漫长岁月。

另一种说法是《清史稿》中的记载,说范文程与其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投降后金,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用。不过,《清史稿》的记载是有疑点的,因为范文程当时还是一个平庸之辈,再加上努尔哈赤非常瞧不起汉族士大夫和读书人,大概率不会接见和重用范文程。更重要的是,范文程自投降开始,在清朝史料中消失了很久,直到皇太极时期才重新出现在史料中,如果范文程真的被努尔哈赤重用,史料不可能没有记载,这与《清史稿》中的“器之”、“善遇之”不相符合。《清史稿》之所以会这样描述,可能是因为后来范文程的功劳实在太大,因此在《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采取了“阴阳叙事”的方式,既不得罪努尔哈赤,也不得罪范文程。

但无论哪种说法,范文程从此开始了他在后金的生涯。

公元1626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继承汗位。

公元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为了拉拢广大知识分子和消弭努尔哈赤时期尖锐的满汉矛盾,皇太极设立文馆,正式发布汗谕,决心启动科举考试。《清太宗实录》记载:“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朕今欲振兴文治,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人之典,请贝勒以下,满、汉、蒙古家有生源者,俱令考试。”范文程就是从这次科举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他被选入文馆成为骨干,从此走上了皇太极的心腹谋臣之路。

这一年,范文程三十二岁。在这一时期,范文程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谋略。

同年,皇太极在范文程的建议下,绕道蒙古地区,千里奔袭明朝蓟镇防区的薄弱地区。范文程不仅参与了整个作战的谋划,对进军路线、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还亲自参与了作战。他先是招抚了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等五城的官兵,接着亲率枪炮手,击退了围攻大安口城的明军,随后又奉命随同参将英俄尔岱等留守遵化,策应大部队的进攻。面对明军的疯狂反扑,范文程靠着机智英勇,击退了明军。因战功显着,范文程被授予游击将军的世袭职位。

此次战役后,皇太极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在北京广渠门和左安门击退皇太极,保卫了北京城。然而,不久后袁崇焕被捕入狱,崇祯帝以谋反大逆罪凌迟处死了他。关于袁崇焕的死因,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他被范文程献反间计害死的,但是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史料佐证。

公元1631年,后金天聪五年。皇太极统军进攻明朝的大凌河城,城内的五百余名蒙古降兵暗中叛逃,皇太极大怒,要将这些降兵全部抓来杀掉,范文程从容劝谏皇太极,并单枪匹马前往去劝降,结果降兵悉数归降。此时西山的明军据险而守,双方僵持不下,又是范文程单骑前往劝降,使得明军开门迎降。皇太极大喜过望,将归降之人都赐给了范文程。

公元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皇太极带领军队去征讨察哈尔,林丹汗听说后,就带着部落民众逃走了。皇太极打算对明朝的宣府、大同用兵,范文程和文馆的同事宁完我、马国柱上书,一致认为相较于进攻宣府,攻打山海关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这一建议是基于对当时军事形势的深入分析和战略考量。五月下旬的时候,皇太极驻扎在归化城,让文馆的官员们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六月初,范文程和宁完我、马国柱一起向皇太极上奏了他们商议好的行动计划。

公元1633年,后金天聪七年。明朝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有意渡海来投,但心里没有底。范文程奉命与亲王、贝勒一同前往,向三人宣示皇太极恩信,彻底打消了三人的疑虑,归降的三人被破例分别封为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史称 “三顺王”。

后来在破旅顺、收平岛、讨朝鲜、抚定蒙古等重大战略中,范文程良策不断,展现出了他杰出的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

公元 1636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定都盛京(今沈阳),改元崇德。皇太极称帝后,将文馆扩建改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世职进为二等甲喇章京。为了适应需要,皇太极创建了汉军八旗,要选一人当旗主,朝廷上下一致首推范文程出任汉八旗旗主,但皇太极却说:“范章京才堪胜比,但固山一军耳,朕方资为心膂,其别议之。”皇太极的言外之意就是让范文程任汉八旗旗主,太大材小用了。

此时的范文程,虽然官职不算最高,但他逐渐成为了皇太极的肱股之臣,几乎参与到了所有机密和决策。涉及到国家重要政务,皇太极都会召范文程入宫问计,范文程经常很晚才能出宫,有时他还未来得及吃饭,又被召入宫中议事。皇太极每次商议军国大事前,都会问一句:“范章京知否”,得到否定答案后,又常反问:“何不与范章京议之”。范文程生病无法处理的事务,皇太极也要一直等其病愈后处理。抚谕各国敕书,也都是由范文程来写,最初皇太极还要审阅,后来干脆不再看了,认为不会出现谬误。

可以说,此时的范文程已经成了皇太极离不开的左膀右臂。范章京,也成了大清朝堂之上博学与权威的代名词。而范文程也感恩图报,殚心竭力,操劳国事,在皇太极的信任下,范文程参与制定了清朝的许多重要政策和制度,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皇太极在沈阳清宁宫突然猝死,享年五十二岁。由于他生前没有册立皇太子,也没有留下传位遗诏,清朝的皇位继承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夺之中。在这场权力角逐中,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

豪格从少年时期就征战沙场,弓马娴熟,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二十四岁时,豪格进封为和硕贝勒,执掌八旗之一的正蓝旗,后来又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在着名的松锦大战中,豪格率部斩杀明军将领一百余人,杀死明军士兵一千六百多人,并与济尔哈朗一起,先后攻克塔山、松山,为松锦之战的胜利立下了大功。豪格在皇太极的儿子中军功最多,能力最强,又是长子,在皇位继承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豪格做事不够谨慎,曾多次犯错,受到降爵降职处分。他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一事,也让他的威信受到了影响。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比豪格小三岁。他从小聪明睿智,深受努尔哈赤喜爱,八岁时就参与国政。十七岁上阵杀敌后,多尔衮英勇善战,胸有谋略,屡立战功,成为正白旗旗主,后来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他率领的白旗军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无敌,参加了历次重要战役,军功显赫。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同母弟多铎,也都是着名的猛将,他们率领的两白旗坚决支持多尔衮继承皇位。多尔衮在军功、能力和声威等方面都不逊色于豪格,且雄心勃勃,素有大志,一心想要登上皇位,干一番大事业。

在宗室亲王中,礼亲王代善资历最老、年龄最大、威望最高。他和儿子掌管着正红、镶红两旗,儿孙众多,实力很强。代善当年极力推举皇太极登位,如今他也倾向于推举皇太极的儿子豪格。正黄旗、镶黄旗是由皇太极亲自统领的,其亲信将领索尼、鳌拜等人,都愿意拥戴皇太极的儿子,甚至扬言,如果让别人当了皇帝,他们就自杀,以报答皇太极的恩情。执掌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关系密切,也倾向于豪格。这样一来,豪格在满洲八旗中得到了六旗的支持,看似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然而,多尔衮和两白旗的将士们坚决反对豪格继位,他们不惜用武力相威胁,甚至声称当年皇太极登位就是非法的。两白旗虽然人数没有其他六旗多,但战斗力十分强悍,如果真的爆发内战,双方势均力敌,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代善为人温和,善识大体,决不允许大清发生内战。于是,代善和亲王贵族们经过多方商议,反复酝酿,最终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豪格和多尔衮各让一步,都不登位,而是在皇太极的其他儿子中选一人继承皇位,由多尔衮摄政。

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存活了八个,其中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时年六岁。多尔衮考虑到自己摄政的需要,自然希望选一个年龄小的皇帝,于是经过再三协商,福临被选中。就这样,福临登上了皇位,即顺治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场皇位继承之争,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得到了解决,避免了清朝内部的分裂和内战。

在这场权力更迭的风暴中,范文程作为皇太极时期的重要谋士,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而是选择保持中立。他的这种做法,既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无奈。

不久,范文程遭遇了一场个人的屈辱——多铎夺妻事件。

多铎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弟,镶白旗旗主,他勇猛善战,但性格粗暴,生活作风也不检点。多铎早就听闻范文程的妻子年轻貌美,垂涎三尺。他趁范文程上朝时,闯入范府,强行带走了范文程的妻子。范文程得知此事后,犹如五雷轰顶。但面对多铎这样的皇亲国戚,他却敢怒不敢言。范文程既不敢去多铎王府中要人,也不敢向多尔衮禀报此事,只能独自咽下这口屈辱。

此事传出后,引起了许多王公贵族的不满和指责。他们认为多铎的行为实在有失体统,不仅侮辱了范文程,也损害了朝廷的尊严和形象。多尔衮得知此事后,也对弟弟的行为感到气愤。为了平息众怒,维护朝廷的稳定,多尔衮下令对多铎进行处罚,罚多铎一千两银子,剥夺其十五个牛录,并将范文程的妻子送还。

这场夺妻事件,对范文程的打击极大,但范文程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清朝,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多尔衮摄政期间,范文程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一方面,范文程是皇太极时期的老臣,深受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他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内心深处更倾向于维护皇太极一脉的统治。而多尔衮则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谋略,在权力斗争中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他的野心和权力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两人在政治立场和利益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另一方面,范文程又不得不承认多尔衮的才能和领导能力,因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范文程还是选择了与多尔衮合作。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范文程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了分析,随即上书摄政王多尔衮,详细地阐述了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并奏请立即出兵入关,夺取天下。多尔衮紧急召回了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共同商议大计。

范文程为多尔衮出谋划策,对清王朝的战略做出了重要调整,一是将战争性质从对明王朝的掠夺性战争,转变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二是将战争对象转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范文程指出了大顺军的种种行径不得民心,要趁大顺政权立足未稳,尽快入关。他更是向多尔衮强调了申严纪律,秋毫勿犯的重要,明确指出用兵的战略目标是进取中原,定鼎天下。多尔衮充分肯定并大力实施了范文程的建议,并亲自带领多铎、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统领满蒙汉官兵十余万,挥兵入关。

同年,多尔衮以明将吴三桂归降为契机,击溃大顺军,大步走进了紫禁城内的武英殿,实现了多年以来入主中原的夙愿。

清军入关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局势异常复杂。明朝的忠臣遗老们对清朝的统治心存疑虑,投降李自成的官吏们也在观望,饱受战祸的黎民百姓更是人心惶惶。如何稳定局势、安抚民心,成为了清朝统治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这时,范文程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经验,襄助多尔衮制定了多种政策和措施,如厚葬崇祯帝、安抚子遗,举用废官,征考文献,更定律令,广开言路,废除加派的田赋,税收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百姓,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大清政权站稳脚跟。

此时的大清王朝,多尔衮是面子,范文程则是里子。对于清朝的统一和稳定,范文程的功劳不在多尔衮之下。《清史稿》对范文程评价是:“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后来的康熙帝也评价范文程:“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正当范文程励精图治业绩显着的时候,朝中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他不得不抑制雄心壮志,置身中枢之外。

随着清军陆续平定明朝残余势力和起义军后,擅权的多尔衮将注意力转到了政务之上。多尔衮初晋叔父摄政王,再升皇叔父摄政王,最后竟当上了皇父摄政王,大有取代顺治帝位之势。范文程受到皇太极特别的恩宠,他铭记这份恩情,想着要报答,于是竭尽全力对朝廷尽忠。范文程看到朝廷的政治局势一天天发生变化,多尔衮权力极大,甚至威胁到了皇帝。他的同僚刚林,为了获取恩宠,背叛了旧主,转而依附多尔衮。这样一来,顺治的皇位处境非常危险,范文程心里对此十分不满。再加上几年以前豫王多铎夺己妻遭罚,难免有恨,他担心多铎会依仗多尔衮的权势来报复自己。

形势非常明显,范文程要想晋爵加禄牢居相位,避免多铎谋害,就得背离弃幼君投靠多尔衮。要想保持气节,忠贞不渝,就要得罪多尔衮,那样的话恐怕身家性命难保。左思右想,进退两难。最后,范文程决定称病居家。此事当然引起多尔衮不满。因此,尽管范文程于开国定制大有贡献,威望甚高,从顺治元年起就名列大学士之首,但多尔衮对刚林、冯铨、祁充格三位大学士更为信用,范文程逐渐被排除于议政之外。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多尔衮病逝,大学士刚林和祁充格因为谄媚依附多尔衮,擅自篡改《太祖实录》,并删除了关于大福晋阿巴亥等人的事迹,被判处死刑。范文程也是参与篡改的人之一,刑部初步提议革除他的官职,解除他的职务,并没收他的家产。经过诸王大臣的再次审议,他们建议仅革除范文程的官职,让他通过赎罪的方式继续留任。

但顺治下谕为范文程开脱,认为范文程曾在太宗朝效力,且在盛京期间,并未参与贝子硕讬的罪行。后来他知道多尔衮的行为悖逆,就托病在家,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多尔衮安排刚林等人时,因为范文程不合他的心意,所以并未安排范文程。现在范文程被革职,他可以通过赎罪的方式继续留在原职位上。以前他犯下的过错已经处理完毕,今后在担任的职务上,他应当发誓忠诚,尽心报效。

不久之后,范文程就恢复了官职。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范文程遇恩诏,复进世职为一等子爵,并授予议政大臣,任《太宗实录》总裁官。范文程继续尽心竭力佐治国政。

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范文程因病多次上疏乞休,顺治只得下旨令其暂时解任,待其病愈再召用。同年,为表彰范文程的功绩,顺治两次加封范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以及太傅兼太子太师。

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范文程病逝,享年七十岁。他的才能和贡献得到了清廷的高度认可。康熙帝不仅赐予他\"文肃\"的谥号,还亲笔为他题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以示对这位开国元勋的最高褒奖。

纵观范文程的一生,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方面,他作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谋略和决策对清朝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才能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汉人,帮助满清攻打自己的母国,给了明朝致命一击,被一些人视为汉奸。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范文程的选择也是有其时代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大明王朝已经烂到了骨髓。后金则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领导下,逐渐崛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活力。范文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且,范文程在明朝只是一个秀才,没有官职在身,他所有的仕途经历都是在后金以及清朝朝堂上,这也是后来乾隆皇帝编撰《贰臣传》的时候,将范文程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范文程,既要肯定他的贡献和成就,也要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抉择。我们可以说他放弃了汉人身份和民族大义,但骂他是大明第一罪臣和汉奸,还有待商榷。

客观来说,范文程的一生,只是一位小人物,一边摆脱困苦的命运,一边想着成为人上人。他忠于的或许不是明朝,或许也不是清朝,他忠于的只是他自己。

《历史的参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新八一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八一小说!

喜欢历史的参谋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历史的参谋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神皇冠加尔提兰往事清穿之太子娇妃谁家好系统是来度假的穿越后,我男女通吃九天摇篮继承三千年人在大阪师团,躺平成少将国王万岁末世大回炉末世纹身:我为守护神,力挽天倾蓝星领主是邪神裂心开局写轮眼,我成了九叔的徒弟重生之食遍天下娇养王妃是首富末世庇护所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烈焰狂潮之我是指挥官我的异能悠闲生活小白的异界情缘
经典收藏穿越兽世:兽夫们!你们几个别抢啦四合院:想要钱,我先送你几个亿快穿之在劫难逃就算我会撩,架不住大猫爱舔毛!五零:我那瘸子老公竟然是首长NBA:开局和哈登夜店撒钱定个小目标,两年成为特级咒术师第五人格:我的角色来自船新版本流放后,我靠系统养全家金瓯无缺:穿越金国当皇后快穿之我绑定了美人计系统抢亲,被迫臣服重生夜,她被王爷吓到腿软影视快穿:我在影视剧中修功德照进心里的那片阳光满级影后穿书,女扮男装帅翻全球黎夜道一只鬼的自我养成手册将门弃妇?她是本王的心上月南风安
最近更新君临不归一穿就成恶女仙逍骁养姐抢我夫?我躺下讹她八万八!斗破之我居然是萧家老族长四合院:我在院里煽风点火那些年周教授,你老婆要挂科了她在深圳豪门做保姆穿成恶婆婆,她只想攻略众权臣闪婚不孕老公,两年后我揣崽火遍全网崩三:凹分凹的成亲你不同意,我娶你老祖宗后悔什么?庶女重生之孤星灭月盗墓:从发现绝美女尸开始别人在开机甲,你变身奥特曼蝶梦飞花苟活兽世:从窝囊到反撩强大兽夫袁朗,袁朗,我要diss你原神:多托雷与其夫人秘事二三谈我在汉东搞军工,侯亮平敢查我?
历史的参谋 田布衣 - 历史的参谋txt下载 - 历史的参谋最新章节 - 历史的参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