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首页 >> 逆水行周内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汉天子史上最强侯爷超凡兵王(8难)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抗战之钢铁风暴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抗日之铁血狂兵萌妻十八岁魏武侯临高启明
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 逆水行周内全文阅读 - 逆水行周内txt下载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八十一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午,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们忙碌着,将经过重新设计、优化的新式电报机组装起来,发明了该项新技术现的发明者袁天罡亦在其列。

从那日在长安专利局展示自己的新技术起,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在众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袁天罡的新式电报通讯技术已经用于电报机的改进。

他所在实验室,是精工院的电学实验室,各种设备齐全,技术员们都是老手,所以相互交流、合作起来十分顺畅。

袁天罡的新式电报装置,其自制或者用教学模型改装的电路元件,被精工院更加精密的元件取代,无论是电容器、电感器、逆变器、整流器,其精度都比原先的配件好许多。

高精度的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变为精准频率的交流电,于是不同频率的交流电信号,相互间的频率可以“靠”得更近,于是可用的“报路”更多。

这道理,和士兵排队类似,若士兵的间距长,那么有限的距离上,一列队伍中的士兵数就会少;若士兵之间的间距短,同样距离限制上,一列队伍中的士兵数就会变多。

经过改进,现在的交流电报通讯,可以实现二十四条“报路”在一条电报线上共存。

这就意味着电报线的效率大增,朝廷花钱拉一条电报线,沿线会有更多地区享受到电报的便利,而对应地区的官府,其普通公文的传递会更加便捷。

在此基础上,若一条电报线路实行“分时多(报)路制”,能够参与电报通讯的电报收发点会翻倍。

譬如,一条线路上,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一时段),是甲组二十四个电报收发点进行通讯,中午十二点到下午十六点(二时段),是乙组二十四个电报收发点进行通讯。

下午十六点到晚上二十点(三时段),是丙组二十四个电报收发点进行通讯。

这样的“分时多(报)路制”,能让一条电报线路上,参与电报收发的“点”达到七十二个。

如果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划分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四小时),能参与电报收发的“点”将达到一百四十四个。

如果电报线变成两条(原有的电线杆上多架一条线),这个数字又翻倍,变成二百八十八个。

这是一个能让人欢呼雀跃的数字,全都建立在交流电报技术上,毫无疑问,大家盼了许多年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但新式技术下的电报机要大规模实用化,必须重新设计、制造,所以袁天罡的“原理验证机”必须变成“量产机”,随着电报线的架设,销往各地。

所谓“量产机”,就是同型号批量生产的机器,其制作过程、内部结构、使用方法都是一样的。

如今的技术水平,能够实现单线二十四报路,那么量产型电报机的发报和收报,就必须能够在这二十四个频率自由切换。

为了加快发报速度,必须采用打孔纸带发报方式;为了方便维修,以及坚固耐用,机器的结构要优化且容易拆卸,以便更换故障零件。

同样,为了方便大批量生产,量产机的结构也必须优化。

所以,如何将“原型机”优化成“量产机”,是袁天罡和精工院技术人员的任务之一。

当新式电报机定型,并且通过试用,确定性能合格,便会大量生产,届时,朝廷拉起的一条条电报线,其线路上的各个电报收发点,都会用上这样的电报机。

另外,不久前获得专利的“电驿”,因为是针对直流电报线路而设计的,所以为了适应交流电报线路,也得进行改进。

大半个月时间,对于袁天罡而言仿佛稍纵即逝,在精工院实验室的日子里,他如同一只掉进米缸的老鼠,欢欣鼓舞之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到皇朝高水准实验室的水平有多高,看着一座座精密车床及加工机械,看着一个个精密的电压表、电流表,还有各种神奇的实验装置,袁天罡觉得自己不虚此行。

他本来一直在研究占卜、相术,试图寻找天道变化的玄机,自从入了电学这个新天地,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电,实在是太玄妙了,袁天罡认为,电学就是悟道的根本,太极(交流电)和两仪(直流电),玄而又玄,若能将其中奥妙一一掌握,那么参透天机便指日可待。

也许,他有生之年,看不到那一天的到来,但是,不努力一下,感觉自己就白白到世间走了一遭。

不知不觉中,已是正午,忙碌的人们,终于将量产型新式电报机的“原型机”组装完毕,大家看着袁天罡,笑道:“先生,请给这机器取个名字吧?”

袁天罡闻言觉得奇怪:“取名字?此是为何?”

有人解释:“先生,但凡作为商品出售的机器,都会有型号或名字,以方便销售,譬如蒸汽机、抽水机,甚至火轮船,都有型号或者名称的。”

“要么取名‘某某式’,要么是‘某某型’,或者‘某某一型’、‘某某二型’等。”

“这样啊”袁天罡沉吟起来。

这算是父亲给出生的儿子取名字?

“迅雷型电报机,通过在两京线的试用,展现了多路通信的能力,达到了设计指标,可以让单条电报线路实现至少二十四个电报收发点同时收发电报的能力。”

“如果电报通讯采取‘分时多路制’,电报收发点的数量会大幅增加”

政事堂内,将作大匠林有地向天子及三高官官们介绍新式电报机“迅雷”,这种电报机已经通过两京线的“试用”,性能不错。

宇文温看着手中资料,品味着“迅雷”二字,觉得有些好笑。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于形容“快”,而电报通讯相对于驿使的“日行八百里”,确实是快如迅雷,所以新式电报机取这个名字,确实不错。

此刻,林有地在向三高官官演示“迅雷”是如何多点同时收发电报,宇文温的注意力,却全在手中的资料。

这份技术资料,三高官官们基本上看不懂,但他可以,因为他关注电报技术发展已经关注了快三十年,所以对于各种名词、术语都很熟悉。

却又很陌生。

逆变器、整流器、变压器、电容器、电感器,他多多少少记得这些名词,却记不不太清楚其原理是什么。

所以,历时二十余年终于诞生的“多(报)路式电报机”,可以说有很多“父亲”,其中却偏偏没有他。

各类电路元件,是许多技术人员在不断实验中摸索出来的,至关重要的“滤波器”,是一个半路改行的算命先生袁天罡所发明。

能让长距离电报线摆脱人工中转的“电驿”,由一个几近于科学文盲、接触电报知识不到两小时的小娘子发明出来。

孔带式发报机,是一名爱好打孔纸带音乐盒的技术人员发明,其改进,是一位闲来无事、喜欢摆弄音乐盒的铁路电报中转员完成。

这些人,根本就没接受过什么“初中”、“高中”物理学教育,却可以从宇文温的回忆碎片里,将电学知识渐渐完善,然后发扬光大。

无数人的智慧累加在一起,超过了他这个“不正常人类”的智慧,将一件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新式电报机是这样,蒸汽机也是这样,各种新技术也是这样,宇文温感受到了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这股强劲的朝气面前,他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正如一个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着儿子,蹒跚学步、时不时尿裤子的儿子渐渐长大,开始当家,开始拿主意,开始嫌弃“老头子”嗦、落伍、跟不上趟。

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分外强烈,宇文温忽然觉得,从技术角度而言,自己老了。

当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浮现,越来越多的技术发展需求出现,他已经力不从心,无法解答,无法指点迷津,他真的老了。

但是,我的“儿子们”长大了,成才了!

二十年到二十五年,是一代人的时间,我用一代人的时间,培养出了基础科学的教育、研究体系,未来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宇文温心中的些许惆怅,很快被喜悦冲刷得无影无踪,他渐渐失去了“技术领路人”的能力,但这是好事。

众人拾柴火焰高,宇文温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都要给技术发展当“领路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在队伍前面,渐渐承担起这个责任,难道不该高兴么?

喜欢逆水行周内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逆水行周内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敌的恶魔果实能力者长生不可期:重生邪神,我当灭世九令乾坤陆融的至尊传奇盛唐逆子轮回之道友留步重生之渣男再见第一少帝都市无敌弃少天地不仁之龙啸苍穹六零悍妻整天想着搜刮各国粮仓大乾镇魔人剑气九万里重生之大科学家绝世妖帝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三界缉凶文骚风雪持刀人末世天灾,囤满物资就摆烂农门医色
经典收藏大唐第一世家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绝世废柴狂妃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越穿,越难,越穿越曹魏的光与影我在贞观朝当神豪帝皇绝宠猫妃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崇祯十七年秋残王的惊世医妃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南宋一代目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入秦记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小小拽后狠无赖
最近更新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大谋谋天下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明1914医冠权宦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苏定方演义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乱世:整活小砖家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 逆水行周内txt下载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 - 逆水行周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