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首页 >> 逆水行周内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最风流大人,得加钱三国:乱世第一枭雄铁血大明灵剑尊汉末三国:一杆铁戟镇天下修罗武神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我在大唐卖烧烤留里克的崛起
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 逆水行周内全文阅读 - 逆水行周内txt下载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一十八章 危言耸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政事堂,上至天子,下至参政,都在看平章、杞王宇文理主持的推演,推演的内容,是三个“要素”的赛跑。

三要素是什么?

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宇文理组织学者,根据有司提供的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数字,对其增长速度进行计算,以年作为时间单位,看看这三位“参赛选手”谁跑得最快。

耕地面积及其增长速度,以明德元年至去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算出个平均值,粮食产量及增长速度的计算同理。

人口增加的速度,计算起来比较麻烦,每年都会有新生儿降生,也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世,两者之差,可以算作增长率。

而去世的人之中,又包含寿终正寝(老死)、病死、未成年(以十五岁计,因为十五岁可以上战场)夭折。

自古以来,幼儿夭折率都很高,不仅平民百姓,王公贵族家也是如此,但大家都知道夭折率很高,却不知道具体有多高,因为太难统计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宇文理组织的学者,根据周国立国以来的历年数据,刨除战争、大灾年景,初步计算出每年平均的人口增长率(无天灾人祸的太平时节),而计算结果可以以一句话概括:

隔代,人口翻一倍。

一代人时间以二十年计,隔代算作四十年,即天下太平时,每四十年人口翻一倍。

坐在御座上的宇文温心算了一下,一百二十年时间,可以累翻三倍,唐初天下户数两百万户,一百二十多年后天宝年间变成一千三百余万户,再考虑隐户,大概符合这个规律。

而面前讲台上,宇文理让学者们用图形表示的计算结果(年为单位),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人口、耕地、粮食这三位“选手”的“赛况”。

从明年算起,大概过了三十年不到四十年时间,天下户数预计会达到两千万,也就是一亿人。

那时,人口数已经明显超过耕地面积总数和粮食产量。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即便考虑到新增耕地带来的粮食产量,仅靠中原土地上的粮食产出,养不活那么多人。

这种情况不会突然发生的,而是渐渐凸显。

首先,会有许多人无地可种,那就意味着这些人没有多少收入,不要说养活家人,甚至连自己都可能吃不饱。

其次,人多粮少,一旦出现天灾导致粮食产量波动,必然出现饥荒,而朝廷未必有足够存粮赈灾。

第三,人多地少,“供大于求”,人力就变得“贱”了。

人多地少,意味着地主降低工钱也不愁雇不到人种地,等着种地的人越多,工钱就越低。

又因为人工便宜,地主雇人打水、浇地、碾谷壳、磨面,比用水车、水磨便宜,用人来拉犁,比用牛拉犁便宜。

于是技术退化,各种水力、风力、畜力工具闲置,更别说蒸汽机械的运用,因为烧煤机器的使用成本远高于低成本的人力。

人力越来越便宜,所以百姓的收入越来越低,为了活命,只能忍受越来越低的工钱,勉强果腹,没有余钱去买什么商品。

那么,商品的销路越来越差,连带着大量工场、作坊开始倒闭。

商业、制造业萎缩,货运需求下降,大量火轮船停工、火车车次减少,造成大量务工人员失业。

他们本来就没有土地,全靠工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失业后陷入绝境。

与此同时,烧煤的机械动力被低成本的人力取代,耗煤量、耗铁量骤跌,需求的萎缩会让大量煤矿、铁矿倒闭,矿工失业,同样陷入绝境。

再有,即便不考虑土地兼并,因为快速增加的人口导致人多地少,实行授田的均田制维持不下去,名存实亡。

均田制完蛋,意味着府兵制也跟着完蛋,朝廷军制为之大变,大量青壮无地可种,也无兵可当,因为府兵要自备兵甲作战,可人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如何自备兵甲?

最后,惊悚的一幕出现了:各地州县流民越来越多,他们徘徊在田间地头,徘徊在街头巷尾,蜷缩在街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看着过往行人,双眼冒出熊熊火光。

遍地干柴,些许火星就会点燃,于是烽烟四起,盛世不在。

这一切,不会太远,也就三四十年而已。

届时天下户数,大概接近两千万户,一亿人,宛若一个高高的门槛,如果跨不过去,天下就会大乱。

因为那时的粮食产量和耕地,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

与会的三高官官、两院院士、谏议院平章、参政,看着这冰冷的“比赛结果”,已经能想象到三十多年后,天地为之变色的那一幕。

南北朝乱世结束不过二十年,大家都还记得父辈、祖辈口中所说的六镇之乱、太清之难。

大乱,摧毁了元魏和萧梁,同样可以摧毁其他王朝,那么,三十多年后,大乱会发生么?

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蒸汽机械、火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国力正在快速增长,海贸大兴,撑起了朝廷财政,一切的一切,让人都确信明天会更好...

前日,有司奏报天下户数近一千万户,大家还为此欢欣鼓舞,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不过是危机的开始。

再过三、四十年,大概在座的孙子辈或者儿子辈就能经历一场大乱。

这是杞王危言耸听么?

不是。

人口快速增长的后果,是学者们通过有司统计出来的数字做出计算并给出的合理推断,即便没有这些数字和推断,与会人员都能想明白一点:

天下承平日久,粮食连年丰收,粮价、布价一直很低,这就必然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现在天下户数是一千万户,隔代翻一倍就是两千万户,满打满算是四十年时间,四十年时间,天下(中原地区)耕地面积能翻倍么?

好像不太可能,那么,届时大限就要到了。

两汉时,天下户数到了一千余万户后,没多少年便天下大乱,这可是事实。

而现在,天下户数已近逼近一千万户,照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再过三十多年....

“很显然,光靠开荒种地,种不出那么多粮食。”宇文理进行总结,“所以,朝廷必须继续开发荆湖地区,增加粮食产量,一年两熟的交州地区亦是如此,经营为大粮仓,输送粮食入中原。“

“其次,持续对外移民,持续开发南中、河套、辽东、岭南,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安置快速增长的人口。”

“从美洲引种的玉米,虽然目前产量不怎么样,但可以作为主食,且胜在耐旱,又能在坡地种植,所以,在南中、两广等山多、平地较少的地区可以开始推广种植。”

“将来,等除虫菊种植面积足够大,驱蚊蚊香产量大增,向南洋移民势在必行,再往南,还有澳州,要尽可能把快速增长的人口,安置在新地区。”

宇文理的建议,大家都很赞同,想要缓解人口压力,长久之计确实就只能开边、移民。

而朝廷实际上就已经在做这些事,尤其南中开发,迄今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效果已经有了,若通铁路,移民的速度会加快。

宇文理继续说:“耕地的数量,无法保证耕者有其田,那么,朝廷要尽量保证无地之人中大部分有活干,也就是用工商业吸纳闲散劳动力,让这些人可以靠着务工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不至于变成流民。”

“可以说,开边、移民是长久之计,发展实业以吸纳逐年增多的无地闲散劳动力,可解燃眉之急。”

“那么,皇朝的国策需要进行调整,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依旧,以实业为主的商,不可再抑,要把农和工商,当做左臂右膀来用!”

经过一轮铺垫后,宇文理按照和叔叔拟定的策略,图穷匕见:“工、商,不可以再视为贱业,适当的管制当然必要,但朝廷也要立法保护工商业者尤其是实业者的正当权益!”

喜欢逆水行周内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逆水行周内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圣龙图腾婚心蚀骨替身?滚远点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白衣军主大唐之极品皇帝慕来来的小说免费阅读替嫁后我被大佬缠上了当快穿大佬拿了女配剧本白夜叶倩剑临九霄最新章节在线阅读重生之都市仙尊(都市仙尊)重生之渣男再见我有一个武道世界退婚后,厉总私下跪地求亲亲大乾镇魔人九令乾坤陆融的至尊传奇实习神医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江果果顾寒煜
经典收藏崇祯十七年秋水浒粮草小兵甲神笔从项羽始梦醉江山谍海风雷绝世废柴狂妃妖孽丞相赖上门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缤纷缭落乱三国帝皇绝宠猫妃和离后,替嫁医妃带崽宠冠全京城新唐万岁爷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残王的惊世医妃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一边阳光一边乌云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海贼之体术潜能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最近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奋斗在嘉靖年间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大唐仵作笔记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太子无敌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 逆水行周内txt下载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 - 逆水行周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