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贞观楚王铁血宏图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李辰安宁楚楚穿越小说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萌妻十八岁惊雷无敌升级王内龙血战神雷武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8章 南凉宗室秃发樊尼:亡国王子奇幻漂流与青藏高原意外建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国破家亡,悲情托孤

公元414年某个风沙呜咽的寒夜,河西走廊的心脏地带——南凉都城乐都(今青海乐都)火光冲天,杀声震野。西秦的铁骑如同狂暴的沙尘暴,席卷了宫门,曾经控扼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及宁夏部分地区的鲜卑王国,此刻正发出最后的哀鸣。王公贵族们或战死,或仓皇逃命,场面一片狼藉。就在这人流奔涌的逆潮中,一位年轻的将军——秃发樊尼——却像一尾逆流而上的倔强鲑鱼,策马狂奔。他左突右冲,硬生生从围城的刀光剑影和漫天箭雨中撕开一条血路。他要去哪?不是逃命,而是去给还在外头“出差”的老板——南凉末代君主秃发傉檀——送一份极其糟糕的“快递”:都城乐都,已经凉了!

当风尘仆仆、浑身浴血的樊尼将噩耗送达时,秃发傉檀环顾四周,差点当场表演一个“男默女泪”。偌大的南凉,此刻身边只剩下三位“钉子户”:中军将军秃发纥勃、后军将军秃发洛肱、散骑侍郎阴利鹿。傉檀看着眼前这位冒死前来报信的侄子(樊尼的身份,史书有点小分歧,一说他是开国老大秃发乌孤的儿子,另一说他是老二秃发利鹿孤的儿子,但总之是根正苗红的王二代),感动得无以复加,拍着他的肩膀(也可能是握着马鞭)感慨:“卿真乃吾宗族部落之望也!”翻译过来就是:“小樊啊,你真是咱秃发家最后的排面和全村的希望了!”

复国?别闹了,西秦的刀还架在脖子上呢!傉檀这位末代君主展现出了难得的清醒(或者说绝望中的智慧),他给樊尼下达了一个极其悲壮又充满远见的任务:别管我了,你赶紧带着剩下还能喘气的兄弟,去投奔隔壁北凉的老大沮渠蒙逊!目标只有一个:保住咱秃发家的户口本,别让香火断了!

于是,秃发樊尼,这位昔日鲜卑王庭里可能养尊处优的王子\/公子哥,瞬间升级为背负“存亡续绝”史诗级任务的“部落火种保存者”。命运的剧本,就在这河西走廊的风沙里,被强行翻开了离奇到足以让小说家都拍案叫绝的下一页。他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接下来的“流亡再就业”之路,非但没让家族默默无闻,反而意外地成了青藏高原未来霸主“创业史”的开篇传说,甚至名字都被“甲方”(历史)强行改稿,弄出了个千年大乌龙!

第一幕:河西烽烟——南凉末裔的忠诚与“烫手山芋”

秃发樊尼,标准的“鲜卑贵N代”,血管里流淌着河西鲜卑秃发部高贵的血液(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南凉,这个由他老爹秃发乌孤(或秃发利鹿孤)一手创立的政权,在十六国乱世中曾一度风光,地盘包括甘肃西部、青海东部,还捎带了宁夏部分区域,定都乐都。作为宗室子弟,樊尼混到了安西将军的职位,算是高级将领了。然而好景不长,公元414年,西秦这个狠角色看上了乐都这块肥肉,大军压境,一顿猛攻。都城瞬间变修罗场,王室成员成了“跑得快”大赛选手,部众更是“树倒猢狲散”,溜得比兔子还快。

就在这“兵败如山倒”的至暗时刻,樊尼同志却上演了一出感人(或者说有点轴)的忠诚戏码。他不顾个人安危,从当时也是重兵围困的西平(今青海西宁)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特快专线”,就为了把“乐都丢了,家被偷了!”这个爆炸性坏消息,亲手送到正在外面“开疆拓土”(也可能是打野失败)的叔叔秃发傉檀手里。这份在绝境中更显珍贵的“快递服务”,让傉檀感动之余也彻底认清了现实:大势已去,咱别挣扎了,给老秃家留点种子吧!

于是,就有了上文那悲情托孤的一幕。樊尼接过了这个比河西风沙还沉重的“烫手山芋”——带领一群惊魂未定、缺衣少粮的秃发残部,在群狼环伺的乱世中,寻找一个能活下去的屋檐。

第二幕:北凉屋檐下的“再就业”——从“寄人篱下”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着傉檀的“临终嘱托”(傉檀后来确实在西秦被毒杀)和一群拖家带口的残兵败将,秃发樊尼硬着头皮敲开了北凉君主沮渠蒙逊的大门。沮渠蒙逊,这位在十六国历史上以“老狐狸”着称的枭雄,看到来投奔的樊尼,眼睛滴溜溜一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嗯?秃发家的“宗族之望”?虽然现在落魄了,但名头还在,在河西鲜卑里还有点号召力。杀了?没啥好处,还显得咱不仁义。供起来?那不行,白养着亏本。最好的办法?给个官做,既显得我大度,又能让他替我看着边地,顺便消化掉这群不安定因素,一举N得!

于是,沮渠老板大笔一挥,任命秃发樊尼为临松郡(今甘肃张掖南)太守。恭喜樊尼同学成功“再就业”!虽然从王子\/将军变成了地方官,但好歹给族人们找到了一个能喘口气的绿洲。在临松太守任上,樊尼同志表现出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素养: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这块地盘,努力维持部众的凝聚力和那颗“秃发心”,在北凉这棵大树下,暂时保住了秃发氏这缕微弱的火苗。日子虽然寄人篱下,但也算安稳,说不定还能攒点“创业启动资金”。

然而,历史的剧本最擅长的就是反转。25年后(公元439年),北边新崛起的巨无霸——北魏王朝,在雄主太武帝拓跋焘的带领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轻松愉快地端掉了北凉的老巢姑臧(今甘肃武威)。北凉,卒。

这下轮到樊尼面临人生重大抉择了:A. 投降北魏。毕竟北魏皇室拓跋氏一直宣称和咱秃发氏五百年前是一家(都是“拓跋”音译的变体),去了说不定还能攀个亲戚,混个脸熟。b. 继续跑路?往哪跑?东边是北魏,西边是更乱的西域,南边……南边是羌人聚居的高原大山,听着就瘆人。

樊尼同志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也许只是抽了根羌地特产的草叶子冷静了一下),最终拍板:选c!向西!向西!再向西!拒绝北魏抛来的“橄榄枝”(可能是怕被当成前朝余孽清算,也可能是不想再当“打工人”,更可能是心中那颗“独立建国”的小火苗从未熄灭),他毅然决然地点齐了愿意跟他走的“秃发创业团队”,开始了堪称史诗级的“西漂”征程。

这支“创业小分队”的路线图,绝对能入选古代“最硬核徒步路线”:第一步,渡过那条脾气暴躁、波涛汹涌的黄河天堑(想想没有橡皮艇的年代);第二步,挑战高难度副本——翻越海拔几千米、终年积雪、氧气稀薄、路况堪比地狱模式的积石山(今青海东南部的阿尼玛卿山一带);最终目的地:羌族的老家——“羌中”(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的羌藏聚居区)。这趟旅程的艰辛程度,大概只有“取经四人组”能懂,而且樊尼团队还没白龙马和孙悟空!

第三幕:雪域高原的“秃发”王国——一次改名引发的千年“品牌”乌龙

当秃发樊尼和他的“创业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可能没那么多,但绝对够呛),终于灰头土脸、精疲力竭地踏入羌地时,奇迹发生了。据《旧唐书·吐蕃传》一本正经地记载,这位鲜卑王子凭借着他那谜一般的个人魅力(可能是长得帅)、过硬的军事组织能力(毕竟带出来的都是老兵油子),以及最重要的——高超的政治手腕,竟然在人生地不熟的羌人堆里站稳了脚跟!不仅站稳了,他还开张了!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

新公司叫啥名呢?樊尼老板一拍大腿:咱根正苗红,就用老祖宗的姓氏——“秃发”!国号“秃发国”,响亮又提气!perfect!

然而,历史的幽默感就在此刻爆棚了。由于羌语和鲜卑语发音习惯不同(大概类似于“福南人”和“湖建人”的差异),再加上口口相传过程中的“以讹传讹”(古代版“传话游戏”),这个响当当的“秃发国”,在羌地老乡们的嘴里和后来的史书记载里,它的名号被活生生地念“劈叉”了——“秃发”(tufa)逐渐被转音、讹传成了“吐蕃”(tubo)!

这简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品牌误读”案例!一个鲜卑王子建立的“秃发国”,阴差阳错地成了后世那个威震东亚、让大唐帝国都头疼不已的吐蕃王朝名字的由来!唐代史官们在追溯吐蕃起源时,也乐得捡现成的“传说”,直接把秃发樊尼写成了吐蕃王族的精神始祖!樊尼老板要是地下有知,大概会哭笑不得:我就想用个姓氏纪念祖宗,你们倒好,直接给我公司改名了?!

当然,樊尼的成功绝不仅仅靠名字的乌龙。在羌地这个“新市场”,他展现了顶级的“cEo”素质。

“归之如市”的整合术: 面对地头蛇羌族部落,樊老板深知强龙难压地头蛇的道理。他祭出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终极法宝——“威惠并施”。一方面,自己带的鲜卑老兵是硬核武力保障(“威”);另一方面,对羌人首领们大搞“怀柔政策”,送温暖、讲道理、尊重当地习俗,当“老娘舅”调解部落纠纷(“惠”)。效果立竿见影!羌人一看:嚯!这新来的老板讲武德(有实力)、懂规矩(尊重我们)、还公平(调解纠纷不偏心)!靠谱!于是纷纷带着部落来投奔,场面那叫一个热闹,“归之如市”绝非虚言。

“改姓”背后的文化融合密码: 樊老板深知,要想在羌地长治久安,光靠武力怀柔还不够,得深度“本地化”。于是他做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决定:改姓!从“秃发”改成了“窣勃野”(Suboyě)。这个新姓氏,一听就充满了浓郁的“羌藏风情”,瞬间拉近了与本地土着的心理距离。这招“改姓入籍”,堪称古代版的“品牌本土化”战略,效果拔群!他的后代,更是直接采用了羌藏地区最高统治者的尊号——“赞普”(btsan po,意思是“雄强丈夫”或“天神之子”),彻底完成了从“外来户”到“本地王”的身份转变。

军政制度的“草台班子”奠基: 樊老板可不是只搞表面功夫的“面子工程”。他吸取了鲜卑部落制度和中原王朝管理的经验(毕竟在北凉当过“郡守”),在羌地搭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草创期”军政制度。设立了“大论”(blon chen,相当于大宰相)、“小论”(blon chung,相当于副相或部门主管)等官职,分工负责处理国家大事和军政要务。这套虽然简陋但结构清晰的“领导班子”,为后来吐蕃王朝那套庞大、高效、令人生畏的行政军事机器,打下了最初的地基。可以说,樊老板是吐蕃制度最早的“架构师”之一。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一个从河西走廊逃难来的鲜卑“破落户”王子,带着一群同样落魄的兄弟,一头扎进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羌人堆里。靠着个人魅力、实用主义政策和一点点运气,不仅活了下来,还混成了老大,建立了一个融合了鲜卑彪悍、羌人剽悍和些许汉地智慧的“混搭风”政权雏形。更离谱的是,他的名字还成了未来雪域高原霸主的“冠名商”!这剧情,连最敢写的网络小说作者都得直呼内行!

第四幕:迷雾重重——秃发氏的“分身术”与历史的“大撒把”

秃发樊尼和他那群“创业伙伴”后来的去向,以及他们的“品牌”(血缘和名号)到底被谁继承了,成了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超级大谜团,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分身术”大戏。

场景一:族源“罗生门”——咱到底是鲜卑靓仔还是羌地汉子?

北魏的“认亲”现场: 时间倒回南凉刚灭亡那会儿,樊尼堂弟秃发破羌,没跟着樊尼往西跑,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投奔了如日中天的北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见到他,那叫一个激动,紧紧握住破羌同志的手(也可能是拍肩膀)说:“爱卿啊!咱们五百年前绝对是一家!你看咱都姓‘拓跋’(拓跋焘自己的姓),你们姓‘秃发’,这发音多像啊!肯定是因为历史原因分家了!以后你就别叫秃发破羌了,多难听!跟朕姓‘源’吧!源头的源,寓意多好!” 于是,秃发破羌改名源贺,成了北魏的重臣。这是官方(北魏皇室)盖章认定的“鲜卑同源论”。

《旧唐书》的羌地“融合说”: 但是!记载了樊尼西迁建国传奇的《旧唐书》,却描绘了另一幅图景。它暗示秃发部在河西走廊混的时候,就跟当地羌人打得火热,关系好得穿一条裤子(文化习俗深度交融)。等到樊尼带着残部跑到羌地,那更是“如鱼得水”,深度融入当地社会。现代学者们拿着放大镜研究各种史料和考古发现(比如青海都兰吐蕃墓葬里既有鲜卑特色的东西,又有浓厚的羌藏风格),也倾向于认为:秃发部在河西时就已经“羌化”得很深了,部众里可能本身就混着不少羌人兄弟。樊尼能在羌地成功“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他带的这群人,本身就懂羌人的“语言”和“规矩”,是“自己人”(至少是半个自己人)。所以,秃发鲜卑被视为后来吐蕃民族形成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料供应商”,甚至可能是早期“控股大股东”!

场景二:后裔“大撒把”——吐蕃王族 oR 党项拓跋?你猜!

秃发樊尼这支“西漂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开枝散叶,其“品牌效应”如同开闸洪水,分成了两股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洪流。

吐蕃王族“窣勃野”: 后来那个让大唐皇帝都睡不好觉的吐蕃王朝,其王室就骄傲地宣称自己是“窣勃野”氏(即秃发樊尼改的那个姓)的后代!历代吐蕃赞普,都被认为是樊尼老板的直系血脉继承人。那位雄才大略、统一高原、娶了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弃宗弄赞),其家族谱系就是从这里开始算的。秃发(窣勃野)樊尼的建国故事,成了吐蕃王室用来证明自己“天选之子”身份和统治合法性的核心“品牌故事”和“企业文化”。

党项“拓跋”氏: 与此同时,另一股秃发氏的“流量”(可能是当初没跟着樊尼西迁的“留守派”,或者是后期从樊尼集团“分家”出去的单干户),在更东边的河套、陕北地区,更深地融入了羌族大家庭,形成了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力量——党项羌。而党项羌的核心领导家族,姓啥?姓“拓跋”!这个“拓跋”,正是“秃发”的另一种音译写法(古人写名字比较随意)。他们也拍着胸脯说:咱祖上也是鲜卑秃发氏!是根正苗红的贵族!到了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他家祖上被唐朝赐姓了李)觉得翅膀硬了,正式称帝,建立了西夏王朝。这位元昊同志为了彰显自己不是“暴发户”,而是有“古老贵族血统”,更为了和中原王朝彻底“划清界限”,登基后第一道重要命令就是着名的“秃发令”:全国人民听好了!都给朕把头发剃了!按咱老祖宗(秃发氏)的规矩来!头顶留发,周围剃光!耳朵还得戴上大耳环!谁不剃谁就是不爱国!(“我祖宗本出帝胄……为拓跋氏……”)。西夏王族,也坚定地把秃发樊尼视为他们遥远而荣耀的“精神图腾”。

好家伙!秃发樊尼这一支血脉,硬是在历史的长河里玩了一把“影分身”,一边成了雪域高原的“神王”,一边成了黄土高原的“帝胄”。这“品牌”价值,简直被利用到了极致!

第五幕:功过任评说——争议是佐料,传奇是主菜

秃发樊尼的身份、事迹和最终“品牌归属”,就像一幅年代久远的唐卡,色彩斑斓夺目,却也因岁月侵蚀而布满裂纹,引得后世史学家们拿着放大镜争论不休,活脱脱一部历史悬疑剧。

身份之谜: 他爹到底是谁?是南凉开国cEo秃发乌孤?还是二把手秃发利鹿孤?《旧唐书》说是利鹿孤之子,后世一些百科(比如百度百科)又说是乌孤之子。这成了秃发家的“罗生门”,至今悬而未决。

奠基何方? 他是吐蕃王朝无可争议的“概念创始人”和“精神始祖”?还是党项西夏王族更直接的“血脉源头”?《旧唐书》力挺吐蕃说,《新唐书》则似乎更侧重党项羌里那个“拓跋”部的来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文化之根: 他代表的秃发鲜卑,是纯正的、来自草原的拓跋鲜卑“分店”?还是早就在河西走廊被“羌化”改造,成了羌藏文化圈里一个独特的“混血”分支?北魏官方认证是前者(纯鲜卑),现代学者拿着考古报告和文献笔记则更倾向于后者(深度羌化)。

然而,当拨开这些学术争论的“迷雾弹”,秃发樊尼这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份量,却清晰地如同青藏高原的雪山。

民族融合的“活体教科书”: 他的一生轨迹,就是一部行走的民族迁徙与融合史诗!从河西鲜卑王子,到北凉地方官,再到羌地“创业”的“赞普”之父,最终其血缘和名号被吐蕃和党项两大强权争相“认领”。他完美地诠释了魏晋南北朝那几百年间,北方草原的游牧文明(鲜卑)、青藏高原的土着文明(羌)、以及中原的农耕文明,是如何在剧烈的碰撞中,又不可避免地深度搅拌、融合的宏大进程。他就是一座行走的、连接不同文明的“人肉桥梁”!

青藏高原政体升级的“催化剂”: 秃发樊尼西迁并在羌地搞出来的那个政权,无论最终“冠名权”归了吐蕃还是党项,都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重塑青藏高原东北缘政治生态的关键变量。他带去的相对先进的组织架构(比如那套“大论”、“小论”的班子雏形)和军事经验(鲜卑骑兵的底子),就像给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社会打了一针“强心剂”,加速了它们从“部落开大会”向“国家有政府”的形态升级。这无疑为后来吐蕃王朝这个“巨无霸”的崛起,提供了宝贵的“早期经验包”和人才技术储备。说他是吐蕃霸业的“隐形奠基人”之一,毫不为过。

史海钩沉的“关键拼图”: 《旧唐书》里那段关于秃发樊尼建立吐蕃源起的记载,虽然充满了传说色彩,细节也经不起严格推敲(比如名字讹变的过程),但它就像照亮远古黑暗的一束微光!为研究吐蕃这个神秘王朝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提供了一条极其独特且至关重要的线索。它大声地提醒着我们:吐蕃的崛起绝非在青藏高原“闭门造车”,它深受其东北方向(河陇地区)汹涌澎湃的民族迁徙浪潮和政权兴衰互动的深刻影响!这条线索的价值,需要结合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比如青海都兰吐蕃墓葬里那些既有鲜卑风又有羌藏味的陪葬品)以及更深入的藏文文献研究,去不断地比对、验证和修正。它可能不是全貌,但绝对是拼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

尾声:祁连山风与高原的回声

当秃发樊尼最后一次勒马回望,祁连山那苍茫起伏的轮廓渐渐模糊在风沙之中。这位鲜卑王子大概不会想到,自己被迫踏上的这条流亡绝路,竟被命运之手涂抹成了缔造传奇的金光大道。从南凉故都的断壁残垣,到北凉边郡的短暂屋檐;从黄河惊涛的生死一瞬,到积石冰雪的刺骨考验;最终在羌人的莽原上,一个以“秃发”为号的政权悄然矗立。更戏剧的是,这个姓氏在口耳相传中竟被错喊成了“吐蕃”,一个无心的“口误”,最终却成了撼动整个高原乃至东亚格局的雷霆之名!

千年之后,当松赞干布的铁骑驰骋在逻些(拉萨)城头,吐蕃的威名响彻云霄;当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颁布“秃发令”,西夏的秃发武士傲视河陇——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强音,竟奇妙地共鸣于同一个鲜卑流亡者播下的血脉余韵里。秃发樊尼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命运的成败得失,升华为一部关于文明流动、适应与再生的宏大寓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往往不是稳坐殿堂的君王,而是那些被命运风暴抛向未知的旅人。他们在陌生的土地上,埋下故土的种子,最终却收获了远超想象的、融合新生的文明硕果。

如今,当布达拉宫的金顶在阳光下闪耀,当西夏王陵的残碑在风中低语,我们仿佛仍能听见祁连山穿越时空的风声,它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秃发樊尼的王子,如何在绝境中,硬是把一场狼狈的流亡,谱写成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创世传奇。他的故事,是流亡者的史诗,是改名换姓的乌龙,更是文明在碰撞与融合中生生不息的永恒证明。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玉门回望故园凉,风卷笳悲大漠长。

冠冕空悬阴岭雪,驼铃暗度赤崖霜。

金沙蔽日征途杳,白草连天碛野茫。

莫笑囊炊烹霸业,麦肥且末亦称王!

又有词《雪域征》(自度曲),拟秃发樊尼西进曲(并序):

序: 残旗卷雪,断戟吞沙。南凉遗臣秃发樊尼孤骑西征,穿行于祁连冷月与积石寒峰之间。此曲淬羌笛为刃,凿冰河作韵,摹写其绝域悲吟。然赤崖尽头,忽见青稞破雪——此非独求生之志,实乃王裔以血火播文明之种,终在羌笛声里绽作雪域格桑。百年流徙,孤光如镞。

冰河裂!

断戟沉沙呜咽,残旗卷碎祁连月。

驼铃暗,驼骨叠,赤崖横锁千峰雪。

羌笛绝!

秃鹫盘空饥吻热,枯蓬裹铁衣凝血。

盐泽陷马蹄,星斗坠弓刀,嚼霜和泪噎。

——忽见积石云开处,一穗青稞破雪!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灭了无良系统,我躺赢了修仙破苍穹绝世医仙炼鬼修仙我真不是末世吃播重生九零神医福妻我一召唤师,你让我一元购?三国之弃子皇子的文娱霸业怪物横行:我以笑声横扫此界豪婿韩三千苏迎夏玄幻:我重瞳,开局一岁逆袭魔法书大陆亿万旧爱找上门男人太多也烦恼,不知该宠哪个好我的邻居是女妖我是雷神的分身?离谱,人家古武,你修仙咋回事?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龙王医婿全集完整版
经典收藏三国:肉身成圣,刘备硬拉我结拜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混在美洲当暴君绝世废柴狂妃岭南宗师从落魄秀才到一统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妖孽丞相赖上门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宣和轶事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大唐第一世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三国之重振北疆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
最近更新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周第一婿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唐躺平王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英烈传奇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高门庶子大明辽国公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岂独无故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铜镜约清宫秘史十二章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乾风云起苍穹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