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你很会呐

首页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争锋乱世血火河山豪横大宋大人,得加钱我在大唐卖烧烤极限保卫史上最强侯爷铁血大明大夏守国人将明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你很会呐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堪称大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单靠严刑峻法惩处士大夫尚嫌不够。

要彻底摧毁士大夫的尊严与傲骨,让他们以后只能卑躬屈膝、诚惶诚恐。然而,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的文人,真的堪当大任吗?

真能让大明守住江山吗?

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父皇为何对夏白恨意如此深重,为何屡次三番地打压,因为夏白说出了父皇内心的真实想法。

把百官当作雇工,把万民当作奴仆。

这样的大明,能够长久存在吗?

他不知。

------------

朱标唯一清楚的是,大明不应如此。

他谦逊地拱手说道:“父皇,孩儿明白父皇对士人的态度,但治理国家离不开士人,父皇这般对待他们,难道不会令天下读书人心寒?”

“以这样的方式,又能选出多少有用之才?”

“如果所选官员全是些趋炎附势、只求自保的人,那我大明岂不是要被这些人拖垮?”

“请父皇饶恕。”

“父皇的做法,孩儿实在难以认同。”

“父皇开创基业,乃古今第一正统,应当胸怀宽广,对待天下人。父皇让我博览群书,可书中那些远古圣贤、受百姓称赞的贤者,又有谁像父皇这般行事?”

“孩儿认为父皇错了。”

“闭嘴!”朱元璋突然暴怒,一声怒吼震耳欲聋,他冷眼瞪着朱标,如猛兽盯住猎物般说道:“我们怎么做,还轮不到你说教。”

“我们知道你想说什么。”

“但我们不在乎。”

“自古以来惹是生非的总是这些士人,若不是他们在暗中煽风*,天下哪会有这么多麻烦事?”

“我们从未想过让这些士人来治理国家。”

“我们早已为后世子孙规划好治国之道。”

“待我们日后有空闲,会给子孙留下一部《皇明祖训》,把治国的关键要点全部写在里面,到时候我们朱家子孙只需照做即可。”

“我们已经为大明做好了周全准备。”

“我们出身低微,见过太多大家族衰败,一个国家*,最终原因只有一个——子孙好动妄为。”

“比如汉武帝穷兵黩武,唐玄宗奢侈无度等。”

“我们为大明划定了不征之国,也吸取了元朝的教训,深知财政的重要性。待将来平定北元之后,我们可以安稳生活。我们还从元朝失败中汲取经验,懂得财政不足的危害。”

“于是我们推出了大明宝钞。”

“往后若有皇帝缺钱,只需印刷即可,我们的智慧远胜元朝那些君主,他们还幻想着朝廷能够回收,然而那些废纸收上来又有何用?我们只管发放,不管回收。”

“我大明从此再不会缺钱。”

“我大明农业稳固,外无忧患,亦无财政困扰。”

“天下注定太平无事。”

“只要子孙后代不胡作非为,我大明江山便可永固。”

“老儿,我知道你志向远大,一心想要治理好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使天下臣民归心于你,我支持你的决定。”

“但我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江山得来不易,多少兄弟为此献身,我不能放任那些不肖子孙败坏我大明基业,我必须早早立下规矩。”

“我不奢望后世子孙超越前人。”

“只愿他们守好这份基业,让大明长久存在。”

“而这些读书人正是*的根源。”

“他们懂得太多,也容易生事。”

“任由他们继续横行,迟早会误导后世子孙,让他们犯错,所以我必须打压士大夫的傲慢。”

“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朱元璋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这是关乎大明千秋万代的大计。

绝不容许任何人干扰。

即便是朱标也不例外。

只是借夏白之事,提前做了本该做的事,为的是让天下人看清读书人的虚伪。

将读书人从高位拉下。

当他们那虚假的优越感被剥落后,他们便与普通农夫、商人无异。

再难以抗衡皇权。

“父王----”朱标声音有些颤抖。

“够了,我愿意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担心你会太过伤心,并非让你来劝我。”朱元璋目光冰冷,略显不耐烦,“这天下是我的,我说了算!”

朱标脸色骤然苍白。

他呆呆地望着面目狰狞的朱元璋,嘴唇微张,却不敢再言语,他知道父王是真的震怒了。

再说。

只会让父王更加愤怒。

而且他对父皇的性格了如指掌,一旦拿定主意,就算有千钧之力也难以动摇,即便是母后也无可奈何。只是母后总会在父皇冷静之后,为他剖析利弊,促使父皇重新审视。

可惜,如今母后已经不在了。

天下再没有谁能说服父皇三思而行。

他自知自己的能力有限。

早前他曾打算借助夏白的“考卷”,来劝导父皇稍作调整,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加深了父皇原有的偏见。

父皇愈发坚信士人为祸之首。

认为必须加以压制。

此次张榜之事,正是父皇刻意为之,既是对士大夫阶层的沉重打击,也是一种公开羞辱。

朱标长叹一声,眉宇间满是忧虑。

父皇的强势令人难以撼动。

他还能有什么理由去规劝呢?

夏白已然逃走,黄子澄等人依旧选择入仕,这一切都表明父皇的判断毫无偏差。或许唯一的希望,就在于夏白能够返回。

但即便夏白回来了又有何意义?

他真的能够拿出那些传说中的宝物之一吗?

不过徒增伤亡罢了。

想到大明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朱标心中隐隐作痛,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他闭上眼睛,脸上显露出痛苦之色。

随后强忍着不适,向朱元璋行礼后离开奉天殿。

朱元璋摇了摇头。

觉得朱标太过仁慈。

这个大明,属于他们朱家,不容外人染指。

绝不能让任何人产生挟持天子、迫使屈服的想法。朱标可以心存怜悯,但他不行,他必须始终保持冷酷无情。

清除所有潜在威胁。

有些事情他并未完全告知朱标,如今被夏白揭穿,他也索性直言。

他出身贫寒,一路拼杀才走到今天。

他深信朱家的后世子孙无人能及自己,也从未期待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作为朱家的支柱,他必须竭尽全力为家族谋划,至少要让大明江山维持得久一些。

他不认为自己卑劣。

成大事者,必不拘泥于细节。

这些百姓长期遭受元军的压迫,许多人曾经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是他朱元璋将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也是他让他们重获新生,得以享受安定的生活。

他为天下付出的足够多。

------------

当应天府乱象频现之际,在通往应天府的土路上,两辆牛车缓缓前行。

这两辆牛车上共有七人。

正是夏白一行人。

夏白身着灰布衣衫,衣襟上沾满泥土,整个人显得灰头土脸,同行的花雀儿和黑娃也是一副狼狈模样。

相较于出发时,这几个少年已然焕发出不同的气质。

他们的身形依旧瘦弱,但眼中已透出光芒,时不时朝牛车后方张望,好似那里藏着无价之宝。

在他们心中,这牛车承载的正是无与伦比的珍宝,足以惊动世间,至少是他所见之物中最为珍贵的存在。

牛车上所载之物沉重无比,因此行进缓慢。

夏白并不焦急,也没有催促车夫。他计算过时间,按当前速度,完全可以赶在殿试之前抵达应天府。

其实,这也是他的刻意安排。

古语云: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反之亦然。如今的洪武帝与朱标大概率认为他已经逃离。

这种局面,夏白早已料到。

朱元璋对士人缺乏信任,认为读书人不过是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君臣大义,背地里却做尽坏事、两面三刀,只会内斗的伪君子。

他对信任毫无概念。

夏白深知这一点,于是采取了重锤击鼓、猛药治病的方式,试图让朱元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天下的士人并非如朱元璋所想的那般不堪,而是有许多致力于造福一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正践行者。

这些士人理应受到尊重。

自从离开应天府,夏白就得知了一些消息,了解到此次科举闹出了诸多笑话,而这正是朱元璋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打压羞辱士人。

他要让士人在朱家面前抬不起头,逐步被驯服、奴役,最终使天下只剩朱家一脉的声音。

他与黄子澄等人的矛盾,在此时被巧妙地利用,成为压垮那些士人气节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的羞耻感让他们无地自容,名誉扫地。

这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朱元璋或许未曾预料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天城中的种种混乱局面,也是夏白期望的结果。

如今,朱元璋越是得意扬扬,当他面对夏白时,那种震撼就越强烈,对他的触动也越深。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夏白嘴中含着一根野草,三月的青草鲜嫩,略带甘甜,水分充足,还有一丝淡淡的香气。

他望向赶车的老者,好奇地问道:“老人家,您觉得当今圣上如何?”

原本专心驾车的车夫,没想到夏白会突然发问,愣了一下,随后笑着答道:“我不懂这些,但我听过一些关于皇帝的事。”

“辛苦命,也是个好皇帝。”

“现在的皇帝出身贫寒,登基之后依旧体恤百姓,若非皇帝,我恐怕还不知道该如何谋生。”

“皇帝很好。”

夏白点头表示认同。

底层的大多数百姓对朱元璋还是认可的。

从一个破碗起步,最终统一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扫中原数百年的衰败之势,胡人南侵、欺压汉人的时代也彻底终结。

这样的功绩确实可以称得上再造华夏。

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出现,饱受战乱的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这怎能不让百姓称赞?

而且朱元璋虽然贵为*,却依然保留着农人的实干作风,事必躬亲,勤政爱民。

一扫天下的阴霾。

夏白又说道:“那么岳父这些年的生活有所改善吗?”

老人苦笑着回答:“是好了些,但不多,每年都有增税,又能怎样?总比战乱时期强。”

“唉,只要能活下去就好。”

夏白感慨地说:“新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洪武帝位居高位,仍能保持农人的朴实作风,实在难得。”

“确实也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只是百姓得到的好处,随着时间慢慢减少,大明建国十几年了,该是万象更新的时候了,可是现在大明各方面却陷入了停滞。”

\"倘若洪武帝能够转变态度,不再一味地采取高压手段来掌控江山,或许黎民百姓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老者叹息一声,没有再开口。

他对皇帝所知甚少,也没兴趣多理会这些事。在这个世间,能养活家人已是不易,其余的与他无干。

况且,治理国家是皇帝的职责,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只需管好自家生计便算尽责。

减少赋税?那是重罪啊。

夏白收回视线,正襟危坐,直视前方,目光愈发坚定。他一定要让朱元璋尝败绩。

大明朝建国不过十余年,不该如此迅速地陷入停滞与压迫之中,百姓应当怀揣希望与未来,而不是麻木不仁。

唯有失败。

朱元璋才会意识到问题所在。

才会重新考量他对天下的判断和管理方式,才可能调整如今的天下格局。

朱元璋以往屡战屡胜。

胜得以为自己永远正确,胜得听不到他人劝谏。

因为他总能做出最佳选择。

总能获取胜利。

在这种心态下,他逐渐滋生出骄傲与自满,认定自己绝无错误,其他异议皆为悖逆。

喜欢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命凰谋我有一个武道世界主宰江山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快穿之女配她真的无敌他有另一面一剑一灭一杀神万里情深不负退婚后,厉总私下跪地求亲亲古董调查局九令乾坤陆融的至尊传奇轮回之道友留步重生1930大乾镇魔人当上赘婿的我只好读书成圣了大唐之极品皇帝度厄逍遥仙慕来来的小说免费阅读我有随身轮回道末世天灾,囤满物资就摆烂
经典收藏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追随曹总混三国抗战之喋血雄心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新唐万岁爷最强九千岁:从假太监到摄政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岭南宗师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南宋一代目他改变了罗马残王的惊世医妃大唐:自曝穿越后,李二心态崩了镇国小公爷
最近更新侯门第一纨绔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红楼之庶子风流东周策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重生之项羽崛起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你很会呐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