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首页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朝败家子极限保卫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贞观楚王史上最强侯爷铁血大明抗日之铁血狂兵退下,让朕来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汉末三国:一杆铁戟镇天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章 坐等杨宪倒霉就是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元璋出身寒微,因此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大不相同。

毕竟,以往的皇帝,即便是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也大多出身高门大户。

唯独朱元璋,出身之卑微,甚至难以用“草根”形容,或许“尘埃出身”更为贴切。

他挨过饿、吃过苦、杀过人、上过当、当过和尚……

一路走来,既有贵人扶持、气运加身,也离不开他自身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奋斗。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不仅能够读懂臣子们那弯弯绕绕的奏折,从中分析出他们的真实意图,还能写出一手端正的书法。

这对一个曾经大字不识的人来说,全靠他后天的努力。

也正因如此,文臣们眼中朱元璋的君主思维,与他自身的固有想法截然不同。

眼前的情况,朱元璋听完杨宪的话,只扫了一眼,就发现站出来的都是江南的官员。

单凭这一点,杨宪弹劾胡惟庸一事,可信度立马就打了对折。

摆明了就是江南准备对淮西人动手。

党争这种事,本来就少不了添油加醋的戏码。

与此同时,科举这件事,朱元璋虽然重视,但在他心中的实际意义,和杨宪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什么选拔人才的大典、什么为国举才的庄严……

都是!

老朱只想找些能干的“长工”,来给朱家卖命。

科举在他眼里,不过是个挑“长工”的考试,没啥特别的。

要是别的方式能更好地挑“长工”,说不定朱元璋一脚就把科举踢开了。

以往科举选出来的那些士子,眼高手低、空谈误国,确确实实让朱元璋失望透顶。

要知道,历史上朱元璋可是停了好几届科举的。

对别的皇帝来说,科举意味着文华昌盛、名留青史。

但朴实的朱重八觉得,没好处、选出来的废物,要了有啥用?

还是别浪费银子了。

偏偏赶巧不巧,胡惟庸这个怪人冒了出来。

一番忽悠,把自己那些歪心思的题目,说成了选拔士子的灵丹妙药。

一条条、一桩桩地掰着手指给朱元璋算得明明白白。

这可比什么青史留名、文华昌盛那些虚名更对朱元璋的胃口。

真正让朱元璋决定支持胡惟庸的原因,是他后来真的按胡惟庸的说法去查了。

还别说,按照破题思路的不同,对照胡惟庸的说法,还真就对得上号。

破题思路是“不知道、诚信”的,果然就是憨厚、老实的人。

破题思路是“杂书”的,还真是游历多年或者喜欢杂学的,见多识广、博览群书。

破题思路是“四书五经”的,那都是把经典读得滚瓜烂熟的好苗子。

得,胡惟庸一通瞎忽悠,居然真就得到了印证,那这就不是忽悠了。

所以,胡惟庸的考官之位,稳得不能再稳。

毕竟,说到底,科举就是给朱元璋这个“地主老爷”选长工。

朱元璋这个“地主老爷”对现状还算满意,杨宪一个长工突然跳出来指手画脚,凭啥?

朱元璋心里虽然不痛快,但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端倪。

另一边的李善长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李善长笑也正常。

因为上门退婚那件事,他和胡惟庸已经彻底决裂了。

胡惟庸辞去丞相之位,闭门不出,实际上已经主动与淮西那帮老兄弟划清了界限。

如今的胡惟庸,虽然与淮西一派还有些旧情,但实质上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

要硬说胡惟庸是谁的人,那只能是朱元璋的人。

没错,胡惟庸现在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折腾成了“孤臣”!

这种人看起来孤立无援、形单影只,可实际上呢?

得罪他就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

老对手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举动,李善长不笑才怪。

李善长在笑,刘基刘伯温却满脸担忧。

他是朝中少数几个看透局势的人。

他也发现了胡惟庸如今地位和角色的转变。

所以,刘伯温很清楚,杨宪这次怕是要碰一鼻子灰了。

因为,如今的胡惟庸不结党、不营私、不揽权、不贪财,低调得几乎不像是一个曾经位高权重的人。

要不是今天的事情牵扯到他,朝中还有几个人能想起他?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朱元璋一旦有事,便毫不犹豫地把他叫了出来。

结果,无论外面怎么议论,至少在朱元璋眼里,胡惟庸的差事办得非常漂亮。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胡惟庸才是真正得到皇上信任的人。

而杨宪呢?

当上右丞相后,在一声声“杨相”的恭维中,飘了。

这次竟然没跟自己商量,就直接在朝堂上发动了。

呵呵,让杨宪碰碰壁,冷静一下,或许也不是坏事。

毕竟是当过朱元璋军师的人,事情的走向完全符合刘伯温的预料。

朱元璋压根没怎么搭理杨宪和站出来的那些人,咂咂嘴,甚至没发表什么看法,只是冲着一旁的宋利摆摆手,便直接宣布退朝了。

杨宪傻了。

这算什么事啊?

161

杨宪心中愈发不满,难道他这个右丞相就如此不受重视,连个回应都没有?

此刻,他的目光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胡惟庸或淮西派系身上。

对于杨宪而言,这一战关乎他的地位、权力与声望,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下朝后,杨宪面色阴沉,立刻着手安排。

他的计划很直接:既然朱元璋不打算在朝堂上处理此事,那就从别处入手。

他决定找几位学子,让他们公开表态,并将他们的言论记录成册,递交给朱元璋。

他深信,这样一来,事情必定会掀起波澜。

杨宪,这位当朝丞相,绝不会轻易罢休!

(本章完)

------------

对于朝堂上的纷纷扰扰,胡惟庸毫不在意。

事实上,这其中自有缘由。

按理说,胡惟庸本应参与朝会,毕竟他“有资格”上朝。

然而,胡惟庸哪里愿意忍受每日早起站立的辛苦?

更何况,其他五品官员上朝是为了在朱元璋及面前露脸,谋求未来升迁。

可胡惟庸不同,他曾是丞相,如今对这些早已无感。

他不过是个一心图清闲、不愿多事的人罢了。

因此,上次面见朱元璋时,他便随口提了一句,若无要事,以后就不上朝了。

理由也很直白:“安心养病,懒得与那些人周旋,烦得很!”

言辞虽不客气,但他一声“大帅”一喊,朱元璋当场便下旨允他不必参加常朝。

对于朱元璋而言,胡惟庸这种不愿与人结交、不攀关系的态度,反而是好事,自然乐得支持。

况且,胡惟庸并非不听调遣,只是免去了每日的朝会而已。

因此,当朝堂上议论纷纷时,胡惟庸正悠闲地在府中用早膳。

他放下碗筷,擦了擦嘴,在府内散步消食,随后才慢悠悠地坐上马车,前往礼部当个无事挂心的闲职。

看着礼部门口的牌匾,胡惟庸皱了皱眉,低声抱怨:“真晦气!这班上了也是烦人!”

本来在家躺平多自在,偏偏老朱这么一折腾,凭空多出个差事,每天还得按时到衙门报到。

真是烦透了!

关键是还不来不行!

胡惟庸心里有数,迟到一会儿无妨,毕竟他现在就是个闲人。

可要是干脆不来,那问题就大了。

一进礼部,发现今天格外热闹。

这让胡惟庸莫名生出一丝当闲人的羞愧感?!

不过念头刚起,他就立刻抛开了。

不行,一日闲人,终生闲人,绝不能因为外界变化而动摇“道心”!

自己如今还没彻底脱离苦海,哪有闲心跟那些拼命往上爬的人较劲儿?

自己早已到达他们追求的目标,不跟着拼命才是常态。

胡惟庸熟门熟路地走进自己的公房,先给自己泡了壶茶。

转头看了看天色,感觉今天天气不错,便吩咐随从顺子去把躺椅和小茶几搬出来。

顺子是他的贴身随从,来这里也没别的事,就是专门伺候他的。

这种事在各衙门不算稀奇。

毕竟,都做了官老爷了,哪能什么事都亲自动手。

当然,没到一定级别,也没资格享受这种待遇。

胡惟庸舒服地躺在躺椅上,随手翻着手里的话本。

这话本是从胡仁彬那儿搜来的。

那小子居然在祠堂旁的书房里偷偷藏了本话本,自然得打一顿没收了。

不过,看在它是难得的绘图版的份上,胡惟庸勉强没销毁,而是带到礼部来打发时间。

如今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晒太阳看话本,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说起来,别看后世网文界各路老司机动不动就车速狂飙,看得读者肾上腺素飙升。

可到了大明后,胡惟庸才发现,古人在这一块儿完全不输后人啊。

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被这帮文人琢磨得透透的。

写得那叫一个欲拒还迎,含羞带怯却又眼波流转,简直勾人心魄。

所以,胡惟庸每次来礼部都带着这本书。

既是为了消磨时间,也是为了学言文字的魅力。

正当胡惟庸看得津津有味时,一位司郎中突然走了过来。

贾伏,年岁较胡惟庸更为长十载,此生仕途大抵止步于现今的司郎中一职,故而在礼部之内,他与胡惟庸的交集实属稀罕。

大抵同类相吸,两者间自有一种默契。

未几,胡惟庸甫入座,贾伏便缓步趋近,自斟自饮一杯茶,细品之后,悠然开言:“胡大人,处变不惊,稳若泰山乎?今晨朝堂之上,您遭杨相等众臣联手非议矣。”

对于贾伏的告密,胡惟庸早已司空见惯。

两者交好,既因同病相怜,更因贾伏心存翻盘之意。

毕竟,胡惟庸曾为相国,如今仍受帝宠,对某些人而言,实为投资佳选。

胡惟庸淡然饮茶,抬眼望向贾伏,平静询问:“是否为恩科之事?”他心知肚明,近日所为,无非此事。

贾伏之言,正是印证。

细听贾复复述朝堂之象,胡惟庸几欲口出恶言。

原欲低调处事,不料杨宪竟横加指责,其意何在?莫非以为区区罪行能令陛下诛己,或己贪恋学士之位?实则若杨宪能使己免去学士之职,反需道谢。

然而,观杨宪之举,恐另有所图。

胡惟庸忆及历史,杨宪为相后确现骄态,终局自然惨淡。

陛下治罪,迅疾而决断。

思及此,胡惟庸心境豁然开朗,无需作为,静待即可。

如杨宪之流,任其嚣张片刻,凡在君前骄纵者,鲜能长久。

谢过通报之贾伏,胡惟庸继续品茗阅卷,泰然处之,毫无焦虑。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能把老朱、大朱父子俩都给糊弄住了,怎会跟杨宪这种脑子不清醒的人一般见识?

坐等杨宪倒霉就是了!

(本章完)

------------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无敌战神替嫁后我被大佬缠上了白夜叶倩剑临九霄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古董调查局重生七零小军嫂花昭叶深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护花保镖圣龙图腾别惹那个男人,他在养娃儿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异界全能领主乞丐元神汗流浃背!影视世界看我刷视频一剑一灭一杀神我在华山刷副本和全校师生一起莅临末世真龙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女帝:最强双修混沌体
经典收藏大宋有将门小小拽后狠无赖大唐:冒牌皇太子大明,我来了!曹魏的光与影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入秦记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秦钜子和离后,替嫁医妃带崽宠冠全京城缤纷缭落乱三国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从落魄秀才到一统天下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宣和轶事追随曹总混三国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海贼之体术潜能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他改变了罗马
最近更新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红楼之庶子风流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东周策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