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全景介绍
鼓楼区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南京中部偏西北,东接玄武区、栖霞区,南邻秦淮区、建邺区,西、北以长江为界与浦口区相望,总面积54.18平方千米,下辖13个街道、120个社区,是江苏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机关所在地,以“长三角科教创新中心、东部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南京历史文化核心区”为核心定位。
一、行政区划与街道简介
1. 宁海路街道:位于鼓楼区中部,是鼓楼区政治、文化核心区域之一,紧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核心产业以高端科教服务、文化创意为主,拥有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标志性资源,街区内保存大量民国时期建筑;交通便捷,广州路、北京西路等城市主干道贯穿其中,多条公交线路直达。
2. 湖南路街道:地处鼓楼区东北部,曾是南京着名商业街区,现以现代商贸、商务服务为核心产业。标志性资源为湖南路商业步行街,虽经升级改造,仍保留浓厚商业氛围;交通上,中山北路、湖南路交汇于此,临近地铁1号线玄武门站,出行便利。
3. 中央门街道:位于鼓楼区东北部,是南京城北交通枢纽之一。核心产业以交通物流、商贸批发为主,南京站北广场、中央门长途汽车总站坐落于此,是区域交通标志;地铁1号线、3号线穿境而过,建宁路等主干道连接城市内外,物流运输优势显着。
4. 建宁路街道:地处鼓楼区北部,濒临长江,以航运服务、商贸物流为核心产业。标志性资源为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建宁路港区,是长江下游重要货运节点;交通上,建宁路、滨江大道贯穿辖区,临近地铁3号线小市站,水陆交通联动。
5. 宝塔桥街道:位于鼓楼区西北部,长江岸线较长,核心产业以船舶制造配套、临江物流为主。标志性资源为宝塔桥遗址,见证区域工业发展历程;交通上,幕府东路、江东北路贯穿,地铁3号线上元门站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临近长江航运码头。
6. 小市街道:地处鼓楼区东北部,紧邻南京站,核心产业以商贸服务、居住配套为主。标志性资源为小市新村历史居民区,保留老南京生活风貌;交通便捷,地铁1号线、3号线在此交汇,和燕路、幕府东路等主干道连接城市各区域。
7. 幕府山街道:位于鼓楼区西北部,背靠幕府山,面临长江,核心产业以生态旅游、临江休闲为主。标志性资源为幕府山风景区、燕子矶公园(部分区域),自然景观优越,是市民登山、观江的热门地;交通上,幕府西路、滨江大道贯穿,地铁3号线五塘广场站可直达景区附近。
8. 挹江门街道:地处鼓楼区中西部,因挹江门而得名,是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核心产业以文化旅游、高端商务为主,标志性资源为挹江门城楼、绣球公园,其中挹江门是民国时期重要城门,见证历史变迁;交通上,中山北路、虎踞北路交汇,地铁4号线南艺·二师·草场门站临近辖区。
9. 凤凰街道:位于鼓楼区西南部,临近秦淮河,核心产业以现代服务业、文化休闲为主。标志性资源为莫愁湖公园(部分区域)、凤凰广场,莫愁湖是南京着名古典园林,兼具自然与文化景观;交通上,江东北路、汉中门大街贯穿,地铁2号线莫愁湖站直达景区,出行便利。
10. 江东街道:地处鼓楼区西南部,是鼓楼区高端商务集聚区之一,核心产业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为主。标志性资源为江东中央商务区,聚集大量写字楼与商业综合体;交通便捷,地铁2号线、9号线在此设站,江东中路、草场门大街等主干道连接城市中心。
11. 热河南路街道:位于鼓楼区西部,濒临长江,核心产业以航运服务、滨江商贸为主。标志性资源为热河路历史街区,保留部分老南京商业建筑;交通上,热河南路、中山北路贯穿,地铁5号线下关站(在建)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效率,同时临近长江客运码头。
12. 下关街道:地处鼓楼区西部,是南京老下关核心区域,核心产业以文化旅游、滨江休闲为主。标志性资源为中山码头、下关火车主题公园,中山码头是长江上运营历史悠久的轮渡码头,承载南京人记忆;交通上,江边路、热河路贯穿,地铁5号线方家营站临近,轮渡与陆路交通互补。
13. 阅江楼街道:位于鼓楼区西北部,因阅江楼而得名,核心产业以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为主。标志性资源为阅江楼风景区、静海寺,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静海寺是《南京条约》签订地,历史意义重大;交通上,建宁路、热河路贯穿,地铁3号线上元门站可直达景区附近,方便游客前往。
二、历史与文化脉络
(一)历史沿革
- 古代:战国时期,楚威王在此设置金陵邑,是鼓楼区境首个行政建置,也是南京城区建置之始;三国时期,属东吴建业城北部,为军事防御与居民聚居区域;明清时期,成为南京城北重要区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造鼓楼,区域因此得名,清代鼓楼成为江宁府城北重要地标。
- 近现代:1933年,南京市划分为八个区,鼓楼地区分属第六区、第七区;1949年后,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5年,南京市第五区正式更名为鼓楼区;2013年,原鼓楼区与原下关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形成如今的行政范围。
(二)文化特色
- 红色文化:以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为核心载体,该旧址位于鼓楼区青云巷,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南京的重要办事机构,见证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举办红色主题展览。
- 民国文化:载体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保存170多栋民国时期建筑,涵盖民国政府要员故居、外国使馆旧址等,建筑风格融合中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民国建筑街区之一,展现了民国时期南京的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
- 非遗文化:以“南京剪纸”为代表,鼓楼区是南京剪纸的重要传承地之一,这项非遗技艺以剪刻精细、图案生动着称,题材涵盖民俗、花鸟、历史故事等,辖区内设有多个非遗工作室,定期开展剪纸教学与展示活动,传承传统技艺。
三、历史人物与遗址
(一)历史人物
1. 郑和:明代着名航海家,曾在鼓楼区下关一带(原龙江宝船厂遗址附近)督造船只,筹备郑和下西洋的航海事宜,其率领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世界航海史作出重要贡献。
2. 魏源:清代思想家、史学家,晚年曾在南京居住,其重要着作《海国图志》部分内容在鼓楼区构思撰写,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与洋务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3. 傅抱石:现代着名画家,曾在南京大学(位于鼓楼区)任教,擅长中国山水画与人物画,开创了“抱石皴”绘画技法,其作品融合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享誉国内外,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4. 陶行知:近代着名教育家,曾在鼓楼区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部分校区位于原下关区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平民教育运动,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
(二)历史遗址
1. 鼓楼遗址:位于鼓楼区鼓楼广场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最初为明代皇家报时机构。现存鼓楼为清代重建,建筑坐北朝南,气势恢宏,是南京现存最完整的明代鼓楼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部设有展览,展示鼓楼历史与南京城市发展历程。
2. 马林医院旧址:位于鼓楼区广州路,建于1892年,是近代南京第一所西医院,由美国传教士马林创办。旧址建筑为西式风格,保存完好,见证了近代西方医学在南京的传播历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区域仍作为医疗相关用途使用。
3. 静海寺遗址:位于鼓楼区狮子山北麓,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而建。1842年,《南京条约》在此初步议定,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见证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设有《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展示近代中国历史变迁。
4. 江南水师学堂旧址:位于鼓楼区中山北路,创办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清代重要的海军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海军人才。旧址建筑融合中西风格,现存仪门、大堂、讲堂等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区域作为学校或文化场所使用,传承军事文化与教育精神。
5.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位于鼓楼区颐和路一带,建于20世纪20-40年代,是民国时期南京高级官员与外国使节的聚居区,现存170多栋民国建筑,涵盖公馆、别墅等类型,建筑风格包括西式古典、现代主义等。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民国建筑与历史的重要样本,部分建筑对公众开放。
四、必游景点
1. 阅江楼:位于鼓楼区狮子山巅,紧邻长江,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核心亮点为“登楼观江景、品历史文化”,楼内展示明代郑和下西洋、朱元璋与阅江楼的历史故事,顶层可360度俯瞰长江与南京城景。体验项目包括参观楼内历史展览、登楼赏江、在狮子山步道登山健身。适合历史文化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及家庭出游人群。
2.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鼓楼区颐和路及周边街巷,核心亮点为“漫步民国街巷、感受民国风情”,街区内保存大量民国公馆建筑,墙面爬满绿植,氛围静谧雅致,是南京“最美街巷”之一。体验项目包括步行游览街区、参观开放的民国建筑展馆、在街区咖啡馆休憩拍照。适合文艺爱好者、民国历史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尤其适合春秋季游览。
3. 莫愁湖公园(鼓楼片区):位于鼓楼区西南部,是南京着名古典园林,核心亮点为“赏湖景、观荷花、品古典园林意境”,园内有莫愁女雕像、胜棋楼等历史景点,夏季荷花盛开时景色尤为优美。体验项目包括乘船游湖、在湖边散步赏景、参观胜棋楼(传说为朱元璋与徐达对弈之地)。适合家庭出游、休闲散步人群,四季皆可游览,夏季赏荷最佳。
4. 清凉山公园:位于鼓楼区清凉门内,是南京城西历史文化名山,核心亮点为“登山寻古、感受清幽氛围”,园内有清凉寺、崇正书院等历史遗迹,秋季枫叶红时景色宜人。体验项目包括登山健身、参观清凉寺(南京古老寺庙之一)、在崇正书院感受古代书院文化。适合喜欢清幽环境的游客、历史文化爱好者,秋季游览最佳。
5. 南京长江大桥公园:位于鼓楼区长江大桥北桥头,核心亮点为“参观长江大桥、感受中国近代桥梁工程成就”,园内展示长江大桥建设历史,可近距离观赏大桥雄姿,远眺长江。体验项目包括参观大桥纪念馆、步行或骑行上桥(部分区域开放)、在江边观赏江景。适合工程爱好者、亲子家庭、怀旧人群,适合白天游览,感受大桥的宏伟气势。
五、宗教与民俗场所
1. 清凉寺:位于鼓楼区清凉山公园内,始建于南朝,是南京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建筑风格为传统中式寺庙布局,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整体风格古朴庄重。核心功能为佛教法会(如春节祈福、中秋法会)、日常宗教活动,同时向游客开放,提供佛教文化体验。文化意义在于传承南朝以来的佛教文化,是南京佛教历史的重要载体,吸引信众与历史文化爱好者前往。
2. 天妃宫:位于鼓楼区下关江边,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祈求海神保佑而建,主祀妈祖(天妃)。建筑风格为明代宫殿式风格,现存大殿、后殿等建筑,气势恢宏。核心功能为妈祖信仰相关的民俗活动(如妈祖诞辰纪念日活动)、佛教法会,同时作为文化景点开放。文化意义在于见证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是妈祖文化在长江流域传播的重要场所,兼具宗教与历史价值。
3. 挹江门城楼:位于鼓楼区挹江门,虽非传统宗教场所,但承载重要民俗与历史意义。建筑风格为民国时期城门建筑,城楼巍峨,是南京保存完好的城门之一。核心功能为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国庆纪念活动)、民俗展览,同时向游客开放登楼体验。文化意义在于见证南京解放历史(1949年解放军从此门进入南京城),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民俗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吸引游客感受历史与民俗的融合。
六、民俗与美食
(一)民俗
1. 节日习俗:
- 春节:鼓楼区居民保留“贴春联、挂灯笼、吃团圆饭”的传统,部分社区会举办“春节庙会”,如在阅江楼、莫愁湖公园附近开展舞龙舞狮、非遗展示活动,居民参与度高;除夕当晚,全家团聚吃饺子、汤圆,大年初一走访亲友,互赠祝福。
- 端午节:临近长江的街道(如下关街道、宝塔桥街道)会举办“江边龙舟赛”,居民可现场观看比赛;家庭中会包粽子(以肉粽、豆沙粽为主),长辈会给孩子系五彩绳、戴香囊,祈求平安健康。
2. 日常习惯:
- 居住习惯:老鼓楼区域(如宁海路、湖南路街道)保留较多民国时期老住宅,居民注重居住环境整洁,邻里关系和睦,常在家门口种植花草;新开发区域(如江东街道)以现代小区为主,居民生活节奏较快,但仍保留“傍晚散步”的习惯,多前往滨江公园、社区广场。
- 礼仪习惯:日常交往中注重礼貌用语,长辈与晚辈交流时讲究尊重;婚丧嫁娶遵循传统礼仪,婚礼中会举办“中式接亲”仪式,邀请亲友见证;丧葬仪式注重简约,部分家庭会选择在寺庙(如清凉寺)举办追思活动,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二)美食
1. 传统菜:
- 南京盐水鸭:鼓楼区老字号餐馆(如韩复兴)的招牌菜,选用本地麻鸭,以盐水腌制后煮熟,皮白肉嫩,咸香入味,是南京“菜篮子”里的经典美食,适合日常餐桌与宴请。
- 炖生敲:传统南京名菜,将鳝鱼去骨后敲松肉质,再经油炸、炖煮而成,口感酥烂,汤汁浓郁,富含蛋白质,是鼓楼区老餐馆的特色菜,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2. 地方菜:
- 下关牛肉锅贴:源于原下关区,现鼓楼区多家餐馆传承此美食,锅贴外皮酥脆,内馅为牛肉馅,咬开后汤汁鲜美,搭配醋食用,是居民早餐、夜宵的热门选择。
- 鼓楼汤包:以皮薄馅大、汤汁浓郁着称,馅料多为猪肉馅、蟹黄馅,蒸熟后汤包晶莹剔透,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是鼓楼区本地特色小吃,适合早茶与点心时间。
3. 特色小吃:
- 赤豆元宵:鼓楼区传统甜品,以红豆、糯米元宵、桂花糖熬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带有桂花清香,夏季可冷藏后食用,冬季热食暖胃,是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适合各年龄段人群。
- 梅花糕:外形如梅花,以糯米粉为原料,内馅为豆沙、紫薯,表面点缀红枣、葡萄干、小元宵,经炭火烘烤而成,外脆内软,甜而不腻,是鼓楼区夜市(如湖南路夜市旧址周边)的热门小吃,深受年轻人与儿童喜爱。
七、旅游攻略
(一)最佳时间
- 春季(3-5月):气温适宜(10-20c),颐和路街区绿植发芽、莫愁湖公园荷花初绽,适合漫步街巷、踏青赏景,是体验鼓楼“民国风情”与“春日园林”的最佳季节。
- 夏季(6-8月):气温较高(25-35c),但莫愁湖公园荷花盛开、滨江区域江风凉爽,适合夜游阅江楼、在江边散步,可避开正午高温,选择早晚时段游览。
- 秋季(9-11月):气温舒适(15-25c),清凉山公园枫叶变红、鼓楼广场银杏泛黄,适合登山赏秋、参观历史遗址,是摄影与历史文化游览的黄金季节。
- 冬季(12-2月):气温较低(0-10c),部分景点(如阅江楼)可观赏长江雪景,室内景点(如静海寺、马林医院旧址)游客较少,适合喜欢清静、体验冬季江景的游客。
(二)交通
1. 外部交通:
- 高铁:南京站位于鼓楼区东北部,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站内换乘地铁1号线、3号线可快速进入鼓楼区核心区域;南京南站虽位于雨花台区,但通过地铁1号线、3号线可快速抵达鼓楼区,车程约30分钟,方便外地游客换乘。
- 公路: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南京,其中南京长江大桥、扬子江隧道直达鼓楼区西北部,外地自驾游客可通过玄武大道、应天大街高架等快速路进入鼓楼区核心区域,市区内主干道纵横,停车设施较为完善。
- 航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距离鼓楼区约40公里,游客可乘坐机场大巴(至南京站线)在南京站下车后换乘地铁,或直接搭乘地铁S1号线转3号线,全程约1.5小时,交通便捷高效。
2. 内部交通:
- 公交:鼓楼区公交线路密集,覆盖所有街道与主要景点,如1路、3路、16路等可直达鼓楼广场、阅江楼、莫愁湖公园等景点,公交站台多临近居民区与商业区,票价便宜,适合日常出行与游览。
- 地铁: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部分路段运营)、9号线贯穿鼓楼区,其中1号线连接南京站与市中心,3号线直达南京南站与长江沿岸景点,地铁站点多与景点、商圈无缝衔接,是游客出行的首选方式,高峰期需注意错峰。
- 出租车\/网约车:鼓楼区各街道、景点周边均有出租车停靠点,网约车呼叫响应迅速,起步价11元(3公里内),适合短途出行或携带行李的游客,前往偏远景点(如幕府山风景区)时,打车比公共交通更便捷。
(三)住宿
1. 县城(鼓楼区核心商圈):主要集中在湖南路、新街口(鼓楼边缘区域)、江东中路等商圈,酒店类型以连锁酒店、高端商务酒店为主,周边配套完善,临近商场、餐馆与地铁口,步行可达鼓楼广场、颐和路街区等景点,适合注重交通便利与商业配套的游客。
2. 景区周边:阅江楼、莫愁湖公园附近有精品民宿与主题酒店,部分酒店可观赏江景或湖景,装修风格多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如民国风、园林风),步行至景区仅需5-10分钟,适合希望近距离游览景点、追求居住体验的游客。
3. 乡镇(街道周边):中央门街道、建宁路街道等非核心区域有经济型酒店与快捷酒店,价格亲民,临近南京站、长途汽车站,周边有居民区菜市场、本地餐馆,适合预算有限、需要便捷换乘交通的游客,居住氛围贴近本地生活。
(四)注意事项
1. 气候着装:春季早晚温差大,需携带薄外套;夏季高温多雨,要做好防晒,随身携带雨伞与饮用水;秋季气候干燥,建议携带保湿用品,早晚加穿薄毛衣;冬季寒冷,需穿戴羽绒服、围巾、手套,部分景点(如江边)风大,需注意防风保暖。
2. 文化尊重:参观红色遗址(如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宗教场所(如清凉寺、天妃宫)时,需保持安静,遵守场所规定,不随意触摸文物、拍照前咨询工作人员;在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游览时,部分建筑为私人住宅或办公场所,请勿擅自进入,尊重他人隐私。
3. 出行准备:热门景点(如阅江楼、静海寺)在节假日游客较多,建议提前通过景区官方公众号预约门票,避免现场排队;自驾游客需提前查询停车场位置(如阅江楼景区停车场、湖南路商圈地下停车场),高峰期可能出现车位紧张;携带老人或儿童游览时,可准备便携折叠椅、儿童推车,部分景点(如莫愁湖公园)提供轮椅租赁服务。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