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首页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铁血大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修罗武神惊雷灵剑尊重生之景泰大帝一品布衣汉乡绝世废柴狂妃风起月关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5章 家书万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父亲调回权力旋涡的中心京城,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一股沉甸甸的暖流和隐隐的忧虑交织着涌上心头。

他定了定神,拆开大哥李朗的信。信笺是翰林院特制的洒金玉版宣,透着清贵的墨香:

“吾弟明儿:”

“闻弟连捷三元,摘得‘小三元’桂冠,愚兄于京中拍案狂喜,几欲痛饮三杯!十四岁案首,已属罕见,十四岁连中小三元,更是开我朝百年来未有之先河!吾弟之才,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愚兄与有荣焉,同窗前辈闻之,无不惊叹,皆言‘雏凤清于老凤声’!”

“翰林院中几位清贵前辈,尤其史馆编修陈大人、侍讲学士吴大人,对吾弟之才学文章甚为好奇。陈大人精研《春秋》,吴大人乃当世制艺大家。闻吾弟有进京之期,皆笑言欲与‘小三元神童’手谈一局,切磋学问。此乃难得机缘,待弟至京,愚兄当为引荐。”

“随信附上愚兄于翰林院誊录精注《十三经》一套。此乃院中前辈心血所注,于经义微言大义处阐发尤深,于制艺破题承转亦有独到见解。盼弟于旅途舟车劳顿之际,亦可时时翻阅,增益所学。乡试、会试、殿试,一关难过一关,吾弟切莫因‘小三元’而自满,当以此为新起点,砥砺前行!”

“京城已在望,盼弟早至。兄朗字。”

大哥的字迹清俊洒脱,话语间洋溢着真挚的喜悦与殷切的期望。那套《十三经》精注,厚厚一摞,用青布包得整整齐齐。

李明轻轻抚过书封,仿佛能感受到翰林院里那沉静而浓厚的书香墨韵。大哥已是探花郎,身处清贵之地,却时刻不忘提携自己这个幼弟,这份手足之情,令他心头温热。

最后是母亲王氏与二姐李芸合写的信笺,素雅的花笺上,是母亲端庄温婉的簪花小楷和二姐稍显娟秀灵动的笔迹。

母亲的信满是絮絮叮咛:

“明儿吾儿:闻吾儿连中三元,得‘小三元’之誉,娘心欢喜,日夜悬心方得落地。然喜极之后,复又忧心。江宁繁华,应酬必多,吾儿年幼,切莫贪杯伤身,亦要谨记‘满招损,谦受益’之理。你父升迁,举家返京,路途遥远,山高水长。吾儿归家途中,务必小心饮食,注意寒暖,随行忠叔老成,铁柱憨直,有事多与忠叔商议。待吾儿平安抵家,娘再亲手为你烹制你最爱吃的蟹粉狮子头……”

字里行间,是化不开的慈母牵念。李明仿佛看到母亲灯下写信时,时而展颜微笑,时而蹙眉担忧的模样。那蟹粉狮子头的香味,似乎已隔着千山万水飘了过来。

二姐李芸的信则含蓄得多,只在母亲信末添了几行:

“小弟安好。闻弟连捷,不胜欣喜。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前日父亲于书房会客,偶有贵客(太子殿下)问及江南新晋‘小三元’少年英才之事,父亲略言弟之勤勉。殿下闻之,似有嘉许之意,临行前特赐下宫制湖笔一方,言‘赠予江南俊彦,望其笔耕不辍,更上层楼’。笔已收好,待弟归家细观。京城风大,弟行路时多加件衣裳。姐芸字。”

“贵客”、“太子殿下”、“宫制湖笔”、“嘉许之意”……这些词句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李明的心跳微微加速。

太子殿下!储君!竟会留意到自己这个远在江南的十四岁秀才?这份关注,是福是祸?二姐信中语气平静,但李明能感受到字面下潜藏的波澜。

父亲调回京城,二姐随行……太子赠笔……这些线索隐隐指向某个他尚不敢深想的方向。他将那几行字反复看了几遍,小心地将信笺折好。这支宫制湖笔,恐怕不仅仅是文具那么简单了。

“明哥儿!明哥儿!”张铁柱的大嗓门在门外响起,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困惑,“俺爹娘托驿站快脚送信来了!说县太爷敲锣打鼓把您‘小三元’的喜报送到咱村了!还…还说要请俺爹娘去县里赴宴?赴啥宴啊?俺爹就是个打铁的,俺娘就会纳鞋底子……”

李明拉开房门,只见张铁柱手里也攥着一封皱巴巴的信,黝黑的脸上又是喜又是慌,额头上还带着刚才被媒婆们围攻时蹭上的可疑胭脂印子。

李明看着他这模样,再想想自己手中沉甸甸的家书,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豪情蓦然涌遍全身。家族的期许、兄长的提携、母亲的牵挂、二姐含蓄传递的讯息、乃至张铁柱父母那份因他而得的荣耀与惶恐……

这一切,都如同最坚实的磐石,托举着他,也鞭策着他。

他扬了扬手中的家书,脸上绽开一个明亮而坚定的笑容,眼中却有晶莹闪烁:“铁柱兄,收拾东西!咱们,要回家了!然后——”他望向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客栈的墙壁,投向了那座气象万千的雄城,“去京城!”

忠叔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默默地看着自家少爷。少年身姿挺拔如新竹,眉宇间初绽的锋芒与沉静交织,那被“小三元”金辉笼罩的身影里,已悄然沉淀下更厚重的东西。忠叔欣慰地点点头,目光习惯性地投向窗外。

斜对面巷口的阴影里,那个戴着破旧草帽的身影依旧如同生了根。此刻,他似乎微微抬起了头,帽檐下,一道冰冷的目光如同淬毒的针,精准地刺向二楼窗口李明那意气风发的侧影。

喧嚣的市声仿佛在这一刻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开,只留下那阴影中无声的窥伺,冰冷粘稠,如跗骨之蛆,缠绕在辉煌的荣光之下。

青浦县城门外十里长亭,彩旗招展,人头攒动。

县令踮着脚望眼欲穿,对身边主簿嘀咕:“李案首的车驾到哪儿了?这都过了午时了!”

主簿擦汗:“大人,李案首如今是‘小三元’,排场自然…自然要足些。您看,连府城周教谕都亲自骑马去三十里外迎候了!”

喜欢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
经典收藏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生存作业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秦君临天下风起叶落尽沧桑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自说自话谈三国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兴晋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大唐:自曝穿越后,李二心态崩了曹魏的光与影大秦钜子上辈子,下辈子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追随曹总混三国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残王的惊世医妃
最近更新古代打工日志:从退婚开始躺赢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天赐良臣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乾元盛世系统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谁主噬心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命理探源【译注】史上第一祸害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