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生存作业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京门风月红楼之挽天倾三国之争锋乱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振南明龙血战神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章 康熙己卯顺天科考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秋风初起,凉意渐浓,三年一度的乡试在这个时节拉开了帷幕。

这一年恰逢己卯年,京城顺天府贡院内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各地考生身着素雅青衫,怀揣着对金榜题名的渴望,激动不安踏入考场。

然而,看似平静的科考,实则潜藏着汹涌暗流。

“老兄,此次科考可得万分小心呐,听闻有人妄图暗箱操作。”一位考生神色忧虑,低声对身旁同伴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科考公正性的担忧。

“怕什么?咱凭借真才实学考试,只求问心无愧。那掏钱买举人的勾当,我可不屑为之。”同伴语气坚定,一脸正气。

对方却戏谑回应:“你倒是有种,可别人就难说了。”

考棚之内,监考官员们神情肃穆,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回巡视。

主考官李蟠端坐在正堂之上,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地扫视着全场。

李蟠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的状元,43 岁那年,在殿试时,面对军政、吏治、河防等诸多问题,他对答如流,见解深刻独到,深得康熙皇帝赏识,被钦点为一甲进士第一名,随后授官翰林院修撰。

他深深明白,科考一事,关乎朝廷选拔栋梁之大事,容不得丝毫差池。

其副手副考官姜宸英也在四处走动巡视,紧密配合主考官,对其他监考官和考生进行严格监督,谨防任何作弊行为的发生。

姜宸英同样不凡,他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丁丑科的探花。

当时康熙帝阅卷时,特意询问试策进呈的十卷之中是否有浙江姜宸英。内阁学士韩菼回禀:圣上,第八卷应是其试卷。”

康熙帝表示姜宸英乃江南资深名士,学识渊博,笔耕不辍,即便年事已高,仍勤勉有加,可选拔为一甲第三名,以此激励天下读书人。

于是,姜宸英荣登一甲第三,获授编修之职。

由此可见,康熙用人独具慧眼,此次科考安排年轻与经验丰富的官员共同担任监考官,足见皇帝对科考的重视程度。

……

考场气氛折磨人,激动和皱眉交替在每个考生脸上。历经三天三夜紧张考试,学子们终于常舒了一口气“终于各科考完了,能否成为举人交给天意吧。”

等待放榜的日子同样熬煎,“咣咣”一通铜锣声,“考生们注意了,放榜了,大家去看一看成绩。”

考生们纷纷涌向贡院墙下,焦急查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

“这不对啊,我平日里学习刻苦,自认学业扎实,为何却名落孙山?上榜的这些考生,肯定有不少是靠送礼上位的。”

一位落榜考生忍不住叫嚷起来,情绪激动。

“嘿嘿!大家注意,我发现上榜的大多是高官子弟,他们平日里流连于烟花柳巷,哪有心思读书?反观穷苦人家的孩子,比他们不知努力多少,为何却无缘上榜?”一名考生义愤填膺道。

一时间,贡院内外,上榜考生欢呼雀跃,沉浸在喜悦之中;落榜考生则骂骂咧咧,跺脚埋怨,满是牢骚与愤懑。

一股质疑此次考试结果的声浪,如汹涌洪流般迅速蔓延开来,人人皆痛斥表达不满,矛头一致指向主考官,怀疑其暗箱操作、收受贿赂。

顺天乡试的结果,就此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三天之后,一篇名为《士子揭世文》的匿名帖子开始在京城流传。

该帖子言辞犀利,直接指责主考官李蟠和副主考官姜宸英收受贿赂、营私舞弊,致使考试丧失公正。

文章内容很长,详细罗列了朝中高官行贿的“不法之事”,对细节描写的栩栩如生,仿佛亲眼所见,极具煽动性。

客观来讲,这篇文章的作者究竟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取这么多高官行贿的细节?其中必然掺杂着臆想、胡编乱造和诬陷的成分。

《士子揭世文》极具煽动性,几乎成为一篇仇富与仇权贵的檄文,文中写道:“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巧妙地暗讽了两位考官姜宸英和李蟠。

这篇帖子在京城如一阵狂风般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满城风雨,谣言四起。

落选考生们群情激愤,纷纷强烈要求朝廷严查此事,给天下学子一个公正的交代。

在如此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江南道御史鹿佑于十一月初三日,毅然上书弹劾李蟠和姜宸英,言辞激烈地指责他们将本应选拔贤能的神圣考场,变成了谋取私利的污浊之地,严重玷污了朝廷的声誉。

两位主持考官被戴枷跪在康熙面前:“皇上,我俩实在冤枉啊!我俩对天发誓,绝没有暗箱操作,绝没有收受考生一文钱,恳请皇上明察啊!”

然而,震怒的康熙皇帝哪能轻易听信这样的辩解。

为了彻查真相,康熙帝果断决定对此次乡试录取的举人进行复试。

复试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正月二十八日,在紫禁城内的行宫隆重举行。

此次复试由康熙帝亲自命题,皇子与重臣们在一旁严密监视,确保考试过程公正透明。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复试结果显示,原录取的举人无一落选,这充分表明顺天乡试并未出现明显的舞弊行为。

然而,尽管复试结果证明了考官的清白,但此前舆论所造成的影响已难以消除。

为了平息民愤,安抚天下士子之心,康熙帝最终还是对两位考官做出了处罚:李蟠被革去官职,发配边疆戍边三年;

姜宸英因年老体弱,在狱中羞愤交加,最终含恨自尽。

这一处理结果引发了更多的讨论与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康熙帝顺应民意的明智之举,也有人觉得这体现了朝廷在舆论面前的无奈与被动。

回顾顺治十四年(1657 年)的科场案,便能发现其与康熙三十八年的顺天科考案存在明显差异。

顺治科场案中,主考官李振邺和张我朴等人被确凿查实受贿舞弊,属于典型的窝案,最终两人被处以极刑,其他涉案人员也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相较之下,康熙三十八年的顺天科考案,虽然舆论强烈指责考官舞弊,但复试结果并未发现确凿的舞弊证据,最终考官受罚更多是为了平息汹汹舆论。

从主考官被发配戍边三年,副考官含冤而死,便可看出并没有直接的受贿证据支持对他们的定罪。

既然康熙做出了处罚决定,便意味着此案并未得到彻底平反。然而,偏有人不嫌事大。

1700 年,也就是该案发生的次年,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孔尚任,同时也是着名昆曲《桃花扇》的作者,他依据顺天乡试舞弊案的社会传闻,创作了《通天榜传奇》。

该剧在京城一经上演,便将矛头毫不留情地直指主考官李蟠、副考官姜宸英,使得本已逐渐平息的顺天榜一案,再度掀起波澜。

这年三月,孔尚任因“疑案”被罢官。所谓“疑案”,就是对于他为何被削职,说法不一且并无明确记载。

有人认为是受该剧不良影响,毕竟该剧对科考案的演绎进一步放大了事件的影响,引发了朝廷的不满;

也有学者认为孔尚任遭罢官的原因主要是诗酒误事和涉嫌贪污,朝廷或许认可了诗酒误事这一缘由,故而令其辞官归乡;

还有人觉得,孔尚任罢官与宝泉局收购大量铅多铜少的小钱一事有直接关联。

由于史书对此并无明确记载,孔尚任及其友人又都对此事缄口不言,罢官一事就此成为一桩扑朔迷离的疑案。

可以确定的是,《通天榜传奇》的上演,无疑使顺天科考案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让康熙的处理结果也被进一步放大审视,从而引起了康熙的不满。

回过头来看,康熙三十八年顺天科考案堪称一起典型的因舆论引发的科举舞弊疑案。

尽管复试结果证明了考官的清白,但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两位考官最终还是受到了处罚。

这一事件不仅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舞弊现象的深恶痛绝,也无情揭示了朝廷在处理此类复杂事件时所面临的艰难困境,掩卷思考,如今依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系统绑错,我躺赢成仙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重生八零年代小媳妇山河血乞丐元神车祸假死后,京圈大佬悔疯了!父子妃四合院之学会当老六末世重生:龙兴纪元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重生1930农门医色皇子的文娱霸业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修仙家族:灵石加成系统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大唐之极品皇帝当上赘婿的我只好读书成圣了惹火小神医:国师大人爆宠妻六零悍妻整天想着搜刮各国粮仓
经典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抗日之铁血军旅天下霸主:七位公主抢着被翻牌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谍海风雷最强九千岁:从假太监到摄政王大秦钜子渣了良家男后他成了腹黑权臣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和离后,替嫁医妃带崽宠冠全京城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顺明越穿,越难,越穿越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大唐:自曝穿越后,李二心态崩了追随曹总混三国盛唐商道
最近更新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我在古代当镇令一世豪权,一世月明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我在北宋教数学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谁主噬心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