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主宰江山史上最强侯爷替天行盗极限保卫铁血大明权臣我在秦朝当神棍大夏守国人你是明珠,莫蒙尘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8章 苗疆之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隆初年,古州苗疆之乱,是一场横跨雍正与乾隆两朝的动乱。

雍正帝继位后,大刀阔斧推行新政,其中“改土归流”这一举措,在苗疆地区激起了千层浪。

所谓“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专制,转而采用朝廷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的模式,

旨在将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纳入中央集权的框架之中。

在雍正朝之前,土司制度已存续良久。该制度下,朝廷任命少数民族贵族担任世袭地方官,借由这些官吏对各族百姓实施管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司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比如割地称雄,与朝廷对着干。

基于此,雍正决意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以流官替代土司,强化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土司制度由此逐渐走向衰落。

雍正四年(1726 年),在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言之下,雍正帝毅然决定在云贵川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相对来说,在云南、广西等地,改土归流的推行的很顺利。

但在贵州黔东地区,这片素有“苗疆”之称的土地上,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苗疆地势险要,加之当地民风彪悍,巫术盛行,这就应了那句话,险山恶水出刁民!

土司势力盘根错节,已然根深蒂固。

尽管时任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鄂尔泰的全力支持下,率领军队攻入古州进行弹压,却无奈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

苗疆土司屡败屡起,局势始终动荡不安。

即便最后改土归流最终在苗疆勉强落地,却也埋下了诸多隐患。

一方面,清廷的这一举措引发了黔东南土族的强烈仇视与愤恨;另一方面,派往苗疆的流官,或能力欠缺,或道德沦丧,贪污之风盛行,且不懂恩威并施之法。

例如,在当地修城、建堡、筑碉、开驿站等工程中,大量无偿役使苗民出义务工,

同时还课以繁重的赋税与摊派,致使苗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终于,在雍正十三年(1735 年)初,黎平(位于贵州东南)人包利,

以“苗王出世”为口号,振臂一呼,举起反清大旗,苗疆之乱就此爆发。

“……”

包利,古州(今贵州榕江)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二月,包利与同伙红银,率领古州二万余苗民,

在八妹、高表等寨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清水江苗族纷纷响应。

短短数月之内,起义军势如破竹,迅速占据丹江、清江、凯里、黄平、清平、余庆、青溪、镇远、施秉等地,

势力范围急剧扩大到千里之外,起义民众多达数千万。

起义军发展迅猛,攻城掠寨,大败官军,一举攻下军事要地台拱厅城,控制了黔东南大部分地区。

起义震动朝廷,雍正帝心急如焚。然而,就在这局势紧张的关键时刻,雍正帝却突然驾崩了。

年仅 24 岁的乾隆登基即位,毫无疑问,苗疆造反这烂摊子,必须由乾隆帝来收拾。

时任云贵总督见状,眼见包利起义军势力强劲,实难对付,急忙上奏朝廷,请求调兵镇压。

乾隆接到飞报,立刻召集臣子们紧急朝议。乾清宫内气氛凝重,臣子们跪在两旁。

乾隆心中懊恼,刚一即位便遭遇如此动乱,不由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

张廷玉膝行半步,袍角轻轻扫过青砖地面,声音低沉道:

“皇上息怒!包利聚众二十万犯境,追根溯源,皆因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操之过急所致!

强行废除土司、设立流官,致使苗民走投无路,这难道不是养痈为患吗?”

言罢,张廷玉从袖中甩出一叠文书,乃是滇黔官员联名奏请彻查鄂尔泰。

鄂尔泰一看张廷玉把矛头对准了自己,因激动胡须微微颤动,大声反驳道:“张大人,改土归流乃先帝遗志新政,

其目的在于消弭边患、教化苗民!若不是某些人暗中阻挠新政,蓄意挑拨汉苗矛盾,包利又怎敢举旗造反?”

他手指文书,厉声道:“这些奏报,分明是地方守旧势力妄图复立土司的借口!使皇上恢复土司旧制。”

乾隆猛然起身,龙袍一挥,扫落案上茶盏,怒喝道:“够了!”

随后踱步至鄂尔泰面前,质问道:“鄂尔泰,朕且问你,苗疆流官贪墨成风,苛捐杂税繁重,任意打骂苗民,致使百姓卖儿鬻女,此等情形,可是实情?”

鄂尔泰以头触地,惶恐道:“臣用人失察,罪该万死!但新政刚刚推行,难免会有宵小之徒钻营取巧。臣愿亲赴苗疆,戴罪立功!”

张廷玉急忙叩首,急切道:“皇上!鄂尔泰分明是在狡辩!他推行新政五年,非但未见成效,

反而使得西南半壁江山烽火连天!如此无能之辈,怎能再委以重任?”

乾隆突然转身,目光如电,直射张廷玉,冷冷道:

“张廷玉,你可知朕为何重用鄂尔泰?改土归流之举,触动了多少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你比谁都清楚。

苗疆之乱,表面看似官逼民反,实则是旧势力的垂死挣扎!”

乾隆如此年轻,看问题却如此老道,着实难得!

言罢,乾隆转身来到龙案前,将奏折掷向张廷玉:“这些联名奏报之中,可有你张家门生的手笔?”

乾隆心中清楚,张廷玉与鄂尔泰面和心不和,朝中以张廷玉为首的汉臣形成“张党”,

以鄂尔泰为首的满人,则组成被“鄂党”。如今两人的争执,背后实则是满汉两党之间的明争暗斗。

张廷玉心思被乾隆一眼看穿,如遭雷击,伏地颤抖道:“臣...臣绝无此意!”

乾隆背手而立,冷冷道:“鄂尔泰,即刻启程,朕委任你为平苗乱总都督,云贵川军队皆归你节制。若再无功……”

乾隆声音骤然冰冷,“提头来见!至于张廷玉……”

乾隆沉吟片刻,道:“你去礼部编纂《大清会典》,好好修书吧。”

一场纷争,在乾隆透彻分析后,各打五十大板结束,高,实在高,同时震慑了朝中两位顾命大臣。

鄂尔泰领命回到贵州,即刻调遣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6 省清军两万余人,水陆并进,对苗民起义军展开围剿。

然而,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苗民巧妙采用游击战术。

清军一到,义军便弃城回寨;待清军松懈,又寻机攻围营地,这正是敌来我走,敌疲我扰的战术。

令义军苗王包利兴奋的是,清军将领哈元生与湖广提督董芳发生了内讧,二人都想抢头功,双方相互牵制提防,致使清军围追堵截数月,竟毫无进展,战事陷入了僵局。

前方战事不利,清廷内部也陷入争论的漩涡。

鄂尔泰的政敌趁机发难,强烈反对“改土归流”,对鄂尔泰展开猛烈攻击,放弃苗疆的呼声甚嚣尘上。

张照作为弹劾鄂尔泰的急先锋,在给乾隆的奏疏中,对改土归流进行了严厉抨击,并力劝乾隆放弃苗疆的改土归流举措。

“糊涂!岂可放弃苗疆改革?”乾隆怒斥道。

此时乾隆帝虽年仅二十四岁,但态度强硬,极具政治远见。

他深知放弃苗疆的严重后果,那将使西南地区数十年的开拓之功毁于一旦,朝廷的威信也将遭受重创。

为了震慑反对改土归流派,乾隆首先拿苗疆钦差大臣张照开刀,他以“假传圣旨”的罪名,解除张照职务并将其投进了监狱,此举发出明确信号:朝廷绝无放弃苗疆之意。

为了镇压起义军,乾隆帝急调湖广总督张广泗为七省经略,总理苗疆平叛事宜。

张广泗对苗疆事务颇为熟稔,他上任后,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代剿的策略。

他集中优势兵力,改变了之前清军各自为战、互相掣肘的局面,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

苗民虽英勇顽强抗击,但因双方装备悬殊,终究难以阻挡清军的围攻。

到乾隆元年(1736 年)三月,清军已收复近 200 座苗寨,苗军首领包利被迫退入牛皮大箐。

牛皮大箐地处黔东南苗疆中心,绵延数百里,北临丹江,南接古州,西连都匀,东靠清江。

此地森林茂密,遮天蔽日,由于常年地面不见阳光,道路泥泞不堪,杂草丛生没膝难行。

张广泗为避免清军过度伤亡,采用沿山摆下鹿角围困的计策,命各军分守阵口,然后四面搜剿。

张广泗布下口袋阵,敲山震虎收缩包围圈。

仅仅一个月,包利所率领的主力便因围困而粮食耗尽,城内已经到了啃树皮的地步,看看实在无力抵抗,无奈挑白旗投降。

“投降,想得美,本帅不接受?”张广泗并未罢手,九月,他率军对苗寨展开大肆搜剿,

包围圈越来越缩小,被圈定的三万苗民惨遭屠杀,义军首领包利、红银被活捉,之后押送至京城,二人皆被凌迟处死,义军苗寨被一把火焚烧。

至此,历经一年多的苗民起义,最终被残酷镇压。

镇压苗民起义后,乾隆帝展现出成熟政治家的手腕,恩威并重,在苗疆施行新政策。

乾隆元年(1736 年)八月,他下旨“减免苗疆税赋,不许奴役苗民。”同时大力发展屯田,促进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

此等举措,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使得苗疆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再无叛乱。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突破的太快了车祸假死后,京圈大佬悔疯了!公主恢复记忆后杀疯了娶了朱元璋女儿,做朱雄英的姑父一人之力惹火小神医:国师大人爆宠妻癫!绑定系统后,我成了法外狂徒农门医色重生之渣男再见见闻天道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重生八零年代小媳妇六零悍妻整天想着搜刮各国粮仓从第五纪元的末世,无敌第六纪元快穿:那些年渣女渣过的大佬们名望七万零一带着冒险团玩遍万界修仙家族:灵石加成系统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山河血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经典收藏崇祯十七年秋重生我无敌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梦醉江山入秦记黄帝内经百姓版功盖三分国宣和轶事开元帝师大唐:自曝穿越后,李二心态崩了我在贞观朝当神豪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水浒粮草小兵甲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大唐第一世家海贼之体术潜能景泰天下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兴晋
最近更新大明锦官梦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龙吟三国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古代异界争霸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水煮大明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