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呆萌的果果霸

首页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表白病娇后,我选择速通小黑屋阮白和慕少凌正版逆剑狂神无敌副村长王妃她不讲武德奶爸!把女儿疼上天快穿之娇妻有灵田挂名赘婿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不灭修罗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呆萌的果果霸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全文阅读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txt下载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01章 病房里的暖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2014年的除夕夜,城市上空的烟花刚炸开第一朵,林阳就把脸贴在肿瘤科病房的玻璃窗上,指尖无意识地划着冰凉的玻璃。窗外的喧闹像被一层无形的膜隔开,只有零星的光透过窗帘缝隙钻进来,落在母亲盖着的蓝白条纹被单上——那被单下,母亲胸前的刀口刚拆了线没几天,淡粉色的新肉还嫩得经不起碰,连翻身都要借着父亲的力气。

“阳阳,别趴窗户了,过来吃口包子。”父亲的声音从床边传来,带着点沙哑。林阳回头时,正看见父亲坐在折叠椅上,手里攥着个还热乎的肉包子,另一只手拿着棉签,蘸着生理盐水小心翼翼地擦着母亲脖子上的小红疹——那是放疗刚起的反应,密密麻麻的,看着就疼。

林阳走过去,把包子往父亲嘴边递:“爸,您先吃,我来擦。”父亲却摇了摇头,指腹轻轻蹭了蹭母亲的皮肤,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你妈皮肤敏,我熟手,你力道没个准头。”

林阳看着父亲的侧脸,心里忽然发酸。父亲今年五十一岁,以前在机械厂是出了名的“铁汉子”,扛百八十斤的零件不费劲,头发黑得发亮,连白茬都少见。可自从母亲查出病,他辞了返聘的工作,天天守在医院,不过短短三个月,鬓角就冒出了大片青茬,眼底的红血丝像织了张网,连以前总挺直的背,都好像弯了点。

母亲闭着眼没说话,眉头却紧紧皱着。从第三次化疗开始,她就总说身上发紧,像裹了层湿冷的布,到第四次化疗结束,放疗才做两次,灼烧感就从胸口蔓延到了后背,夜里常常疼得醒过来,伸手摸过去,皮肤又烫又硬,像贴了块烧红的铁片。刚才父亲帮她翻身时慢了点,她没忍住说了句“磨磨蹭蹭的,想冻死我啊”,话出口就后悔了,可嘴硬,只能闭着眼装睡,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床头柜上的小收音机正放着春晚,小品里的笑声飘出来,反倒让病房里更静了。林阳把包子放在床头柜的饭盒里,刚要开口劝母亲,就听见母亲轻轻“嗯”了一声,眼睛慢慢睁开,看着天花板:“老林,我渴了。”

父亲立刻直起身子,拿起旁边的保温杯,先倒了点水在杯盖里,用嘴唇碰了碰,确认不烫了才递到母亲嘴边:“慢点喝,别呛着。”母亲喝了两口,目光落在父亲手上——那双手以前满是老茧,握扳手、拧螺丝都有力气,现在却因为天天擦药、洗衣、端水,变得有些浮肿,指关节上还沾着点药膏的痕迹。

“阳阳,”母亲忽然开口,声音有点哑,“年后你就上班去吧,别总往这儿跑。”林阳愣了一下,刚要说话,母亲又继续说:“你爸在这儿,我放心。他照顾我,比护士还细心。”

父亲笑了笑,把杯盖放回桌上:“就是,你妈现在离了我都不行。”话里带着点玩笑,可林阳看见他眼底的光,那是种踏实的、带着牵挂的亮。

除夕夜的钟声敲响时,窗外的烟花炸得满天都是,红的、黄的、绿的,把半边天都照亮了。父亲从包里摸出三个苹果,用小刀子一点点削去皮,切成小块放在三个小碗里,每个碗里都插了根牙签:“护士说除夕吃苹果,平平安安。你妈吃软点的,你跟我吃脆的。”

林阳拿起一块苹果,放进嘴里,却没尝出甜味。他看着父亲把苹果块递到母亲嘴边,看着母亲慢慢嚼着,看着窗外的烟花落在父亲的肩膀上,忽然掏出手机,按下了拍照键——照片里,父亲正低头看着母亲,母亲的目光落在父亲手上,窗外的烟花刚好在背景里炸开一小朵光,暖得让人鼻子发酸。他把照片存进相册,备注了“2014除夕”,心里默念:妈,一定会好起来的。

正月初六那天,林阳得回单位上班了。早上七点不到,他就提着早饭赶去医院,手里拎着两个保温桶,一个装着父亲爱吃的糖糕,一个装着母亲能吃的小米粥——母亲化疗后胃口差,只能喝熬得软烂的小米粥,还得少放糖。

刚走进病房,就看见父亲跪在床边,帮母亲穿毛衣。母亲因为放疗,胳膊抬不高,父亲就把毛衣袖子先套在自己手上,再慢慢往母亲胳膊上送,像照顾刚学穿衣的小孩似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父亲的背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个弯着腰的剪影。

“爸,我来吧。”林阳放下保温桶,伸手要接毛衣。父亲却摆了摆手,头也不抬:“不用,你赶紧吃了去上班,别迟到。路上开车慢点,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母亲坐在床边,看着林阳喝粥,忽然说:“阳阳,晚上别来了。下班早点回家休息,你爸晚上能照顾我,不用你跑。”林阳嘴里的粥还没咽下去,就点头:“知道了妈,我下班要是早,就过来坐会儿,不耽误您休息。”

临走前,父亲把林阳拉到走廊尽头,压低了声音:“阳阳,你妈最近脾气不好,你别往心里去。她不是故意的,就是放疗太遭罪,心里憋得慌。你下班要是累,就别过来了,我这儿都好。”

林阳看着父亲眼角的皱纹,鼻子一酸:“爸,我知道。您也别太累了,晚上要是困,就趴在床边睡会儿,别硬撑。有事儿您给我打电话,我随时能过来。”

“哎,知道了。”父亲拍了拍林阳的肩膀,手上的老茧蹭得林阳胳膊有点痒,“快去上班吧,别晚了。”

林阳走后,父亲回到病房,母亲正盯着床头柜上的苹果核发呆。他走过去,把刚才没吃完的苹果块递过去:“再吃点?补充点维生素。”母亲摇了摇头,忽然说:“老林,刚才我是不是太凶了?阳阳上班也不容易。”

父亲笑了笑,坐在床边,握住她的手——母亲的手有点凉,指节因为化疗有点发黑,他轻轻揉着:“没事,孩子懂事,不怪你。咱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病治好,等你好了,咱们一家三口去旅游,你不是一直想去桂林看山水吗?”

母亲的嘴角动了动,没说话,眼泪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她不是不怕,化疗的时候吐得胆汁都出来,连水都喝不下;放疗的灼烧感让她夜里没法睡,有时候看着自己胸前的刀口,总觉得这病好不了了。可每次看到父亲忙前忙后,早上五点就起来排队打热水,晚上趴在床边守着她,看到林阳下班就往医院跑,手里总提着她爱吃的东西,她又觉得不能垮,得撑下去——为了这两个她最爱的人,也得撑下去。

正月初十那天,是母亲第四次放疗的日子。早上八点,父亲推着轮椅,带母亲去放疗科。走廊里人不多,大多是穿着病号服的患者,脸上都带着点疲惫,有的由家人陪着,有的自己推着输液架慢慢走。母亲靠在轮椅上,看着墙上的宣传画——画里是穿着病号服的人笑着晒太阳,她忽然说:“老林,你说我这放疗还要做几次啊?我觉得这皮肤都要烧破了。”

“快了,医生说还有三次就结束了。”父亲停下轮椅,帮母亲理了理围巾——那围巾是母亲生病前织的,浅灰色,现在裹在母亲脖子上,显得她脸更白了,“忍忍,结束了就好了。昨天护士不是说了吗,放疗结束后,皮肤慢慢就恢复了。”

正说着,前面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大姐,大哥!”两人抬头一看,是同病房的张阿姨。张阿姨也是乳腺癌,比母亲早来半个月,放疗已经结束了,今天来复查。她走过来,拉着母亲的手,声音洪亮:“大姐,你放疗还顺利不?我那时候放疗,也觉得烧得慌,夜里痒得睡不着,后来我女儿给我买了那种专门的修复膏,抹上就好多了,凉丝丝的,特别舒服。”

母亲的眼睛亮了亮:“是吗?那我也让阳阳买一支。”

“哎,我把牌子记在手机里了,一会儿就发给你。”张阿姨笑着说,又拍了拍父亲的胳膊,“大哥,你可真细心,天天照顾大姐,比我家那口子强多了。我那时候放疗,跟我家老头嚷嚷,他还跟我吵呢,说我娇气。”

母亲有点不好意思,看了父亲一眼:“我也不是故意的,就是疼得难受,控制不住。”

“我知道,我那时候也这样。”张阿姨拍了拍她的手,语气软了点,“但你想啊,咱们生病,最累的就是家里人。他们比咱们还急,夜里都睡不好,就怕咱们有事儿。咱们好好配合治疗,少发脾气,他们也能轻松点。”

母亲点了点头,没说话,但心里却记下了张阿姨的话。她想起昨天晚上,父亲帮她擦药膏,擦到后背时,动作慢了点,她就没忍住说了句“你能不能快点”,父亲没吭声,只是更轻地擦着。现在想想,父亲那时候肯定也累了,却没跟她计较。

放疗室门口,父亲帮母亲整理好衣服,把她的头发往耳后捋了捋,叮嘱道:“进去别紧张,医生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在外面等你。要是不舒服,就跟医生说,别硬撑。”

母亲“嗯”了一声,跟着护士走了进去。放疗室的门关上的瞬间,父亲靠在墙上,长长地舒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那本子是他从家里带来的,封面都磨破了,里面记满了母亲的治疗时间、用药情况,还有注意事项,甚至连母亲每天吃了多少饭、喝了多少水都记着。他翻到最后一页,写下“买放疗修复膏”,又想起母亲昨天说想吃香蕉,又添了一笔“买香蕉,要熟点的”。

二十分钟后,母亲被护士扶了出来,脸色有点白,脚步也虚浮。父亲赶紧迎上去,伸手扶住她的胳膊:“怎么样?疼得厉害吗?”

“还行,就是觉得身上像有蚂蚁在爬,痒得难受。”母亲靠在他身上,声音有点虚弱,“老林,我有点累。”

“累了就坐会儿,咱们回病房。”父亲扶着她坐回轮椅,从包里拿出温水,先倒在杯盖里试了试温度,才递到母亲嘴边,“喝点水,润润嗓子。我刚才跟张阿姨要了修复膏的牌子,已经让阳阳下班去买了,晚上就能用上。”

母亲喝了口水,点了点头,忽然说:“老林,谢谢你啊。”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跟我还客气啥?咱们是夫妻啊。”

回到病房,父亲拿出刚从护士站借的温水,把修复膏挤在手心,双手搓热了才轻轻敷在母亲放疗的部位。药膏是凉的,敷在灼热的皮肤上,母亲舒服地哼了一声,闭着眼说:“老林,你手真巧,比护士敷得还舒服。”

“你以前总说我手笨,连个扣子都缝不好。”父亲一边轻轻按摩,一边笑。

“那是以前。”母亲睁开眼,看着他,“现在觉得,你啥都会。”

父亲心里暖暖的,继续帮她按摩:“等你好了,我给你缝扣子,保证缝得整整齐齐的,比你缝的还好。”

下午四点多,林阳下班过来了,手里提着个袋子,里面装着修复膏和一串香蕉。“妈,我买了修复膏,张阿姨说这个好用,您试试。”他把修复膏递过去,又拿出香蕉,剥了皮,切成小块放在碗里,插上牙签,“您吃点香蕉,补充点钾,医生说对身体好。”

母亲拿起一块香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看着林阳:“阳阳,今天上班累不累?别总往这儿跑,我这儿有你爸呢,啥都不缺。”

“不累妈,我下班早,过来坐会儿。”林阳坐在床边,看着母亲的皮肤,“您这皮肤看着比昨天好多了,没那么红了。”

“嗯,你爸上午给我敷了药膏,舒服多了。”母亲说,又看向父亲,“老林,你也吃点香蕉,别总想着我。”

父亲接过林阳递来的香蕉,咬了一口:“哎,好。”

林阳看着他们,心里觉得踏实。他拿出手机,给父亲看他刚拍的小区里的梅花:“爸,咱们小区里的梅花开了,等妈出院了,咱们推着轮椅带她去看,肯定好看。”

父亲点了点头:“好啊,你妈以前就爱拍花,说梅花耐寒,好看。”

母亲靠在床头,听着他们说话,嘴角慢慢翘了起来。病房里的阳光慢慢移到地上,像铺了层金箔,暖得让人想睡觉。

正月十五那天是元宵节,林阳下班的时候,不仅买了汤圆,还带了个小灯笼——是那种纸糊的,上面画着小兔子,一按开关,兔子的眼睛就会亮。他提着灯笼走进病房时,父亲正帮母亲擦身子,看到他进来,笑着说:“回来啦?刚好,你妈刚说想吃汤圆呢。”

林阳把灯笼挂在床头,按下开关,小兔子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映在母亲脸上。“妈,元宵节快乐。”母亲看着灯笼,笑了:“都多大了,还买这个。”嘴上这么说,眼里却满是笑意,伸手碰了碰灯笼的纸壳,轻轻的。

父亲去护士站借了个小锅,把汤圆煮了。汤圆是黑芝麻馅的,母亲不能吃太甜的,林阳特意买了低糖的。父亲盛了一碗,放在嘴边吹了吹,又用勺子舀了一个,放在自己嘴里尝了尝,确认不烫了才递到母亲手里:“慢点吃,别烫着。”

母亲吃了一个,点了点头:“好吃,比家里煮的还香。”

林阳也盛了一碗,递给父亲:“爸,您也吃。”父亲接过碗,吃着汤圆,看着眼前的母子,心里觉得特别踏实。他想起以前,每次元宵节,他们一家三口都会在家煮汤圆,母亲会在汤圆里包一个硬币,谁吃到谁就有好运气。去年元宵节,硬币被林阳吃到了,母亲还笑着说“我儿子今年肯定顺顺利利”。今年虽然在医院,但有他们在身边,也挺好的。

吃完汤圆,林阳帮母亲按摩腿——母亲化疗后腿有点肿,医生说多按摩能缓解。父亲坐在旁边,看着窗外的月亮。月亮很圆,像个银盘子,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病房的地板上,像铺了层霜。

“老林,”母亲忽然说,“等我好了,咱们在家煮汤圆,我再包个硬币,看看今年谁能吃到。”

“好啊。”父亲转过头,看着她,“到时候咱们再买个大灯笼,挂在阳台上,让邻居都能看见。”

林阳笑着说:“妈,到时候我来煮汤圆,保证比今天的还好吃。我还会煮醪糟汤圆,您不是最爱吃那个吗?”

母亲点了点头,眼里有点湿。她知道,这些话里藏着家人的期待,也藏着她的希望。只要能好起来,能回到家里,能跟他们一起煮汤圆、挂灯笼,再苦她都能忍。

正月十八那天,是母亲最后一次放疗的日子。结束的时候,医生检查了她的皮肤,说恢复得很好,再观察两天,没问题就能出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母亲的手都有点抖,她看着医生,又看了看父亲,半天没说出话来。父亲赶紧拿出手机给林阳打电话,声音都有点颤:“阳阳,你妈放疗结束了,医生说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了!”

林阳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开会,听到这个消息,差点跳起来:“真的吗爸?太好了!我下班就过去,咱们一起收拾东西!”

挂了电话,林阳跟领导说了声,提前下班了。他去超市买了母亲爱吃的草莓,又买了父亲爱吃的酱牛肉——父亲这段时间总吃医院的饭,肯定馋了。

到医院的时候,病房里已经热闹起来了。同病房的张阿姨来了,还带了一袋苹果,说“祝大姐出院顺利”;护士也来了,给母亲递了张名片,说“回家要是有不舒服,就给我打电话”。母亲坐在床上,手里拿着张阿姨给的苹果,笑得合不拢嘴。

父亲正在收拾东西,把母亲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进包里。林阳走过去,帮着收拾:“爸,我来帮您,您歇会儿。”父亲摇了摇头:“不用,这些衣服我都知道怎么叠,你妈穿惯了,叠乱了她不舒服。”

林阳看着父亲认真的样子,心里觉得暖。他知道,父亲看似粗线条,其实比谁都细心。母亲的衣服要叠得平平整整,袜子要配对放好,连牙刷都要放在左边——这些小习惯,父亲都记着。

两天后,母亲出院了。林阳开车来接他们,父亲扶着母亲慢慢走出病房。走廊里,护士和病友都来送他们,张阿姨拉着母亲的手:“大姐,回家好好休养,有空我去看你。”

“哎,谢谢你张阿姨。”母亲笑着说,眼眶有点红。

走出医院大门,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母亲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天空——天很蓝,飘着几朵白云,不像医院里总是白花花的墙。父亲扶着她,笑着说:“回家了,咱们回家。”

林阳打开车门,扶着母亲坐进去,又帮父亲把东西放好。车子发动的时候,母亲回头看了一眼医院的大楼,心里有点感慨。这几个月,她在这儿经历了化疗、放疗,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但也感受到了家人的爱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定期复查、吃药,但只要有家人在身边,她就有勇气走下去。

车子驶进熟悉的小区,邻居们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大姐,出院啦?太好了!”“林哥,辛苦你了!”

母亲笑着回应:“谢谢大家,让你们惦记了。”

回到家,父亲先把母亲扶到沙发上,然后去收拾房间——他昨天特意回来打扫过,窗户擦得干干净净,地板拖得发亮。林阳去厨房做饭,他买了排骨,要给母亲炖排骨汤,补充营养。

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着家里的一切,心里特别踏实。家里的窗帘还是她喜欢的浅蓝色,沙发上的靠垫还是她去年缝的,上面绣着小梅花;阳台上的绿萝长得郁郁葱葱,叶子上还挂着水珠——那是父亲昨天浇的水。

父亲收拾完房间,走过来坐在母亲身边,握住她的手:“怎么样?还是家里舒服吧?”

“嗯,舒服。”母亲靠在他肩上,声音有点轻,“老林,谢谢你。”

“跟我还客气啥?”父亲笑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以后啊,你就好好休养,别的啥也别想。我每天给你做你爱吃的,早上陪你散步,下午陪你晒太阳,咱们好好过日子。”

林阳从厨房探出头:“爸,妈,排骨汤快好了,你们再等会儿。我还炒了个青菜,妈您能吃。”

“好嘞。”父亲应了一声,眼里满是笑意。

母亲看着厨房里林阳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父亲,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今年四十九岁,本该是能好好享受生活的年纪,却遭遇了这场病。可这场病也让她明白,家人的爱才是最珍贵的——五十一岁的父亲会陪着她,林阳会陪着她,家永远是她的依靠。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病房里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让他们一家人的心靠得更近了。春天很快就要来了,母亲知道,她的春天,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喜欢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调教大明霸皇纪皇子的文娱霸业谁与争锋超级科技巨子影视快穿之狐作非为豪门寡妇被当对照组后躺平了全民穿越:鸣鸿伴凤影木叶:没人知道我会木遁!重生九零神医福妻魔法书大陆修罗帝尊最强保镖豪婿韩三千苏迎夏这个体质便宜卖鬼妻狠撩人苏牧叶挽秋是什么小说女富婆的第一神医免费阅读小说惹火小神医:国师大人爆宠妻一人之力
经典收藏洪荒女团,随我天神下凡!剑刹花都狂仙医女当家:带着萌娃去种田撩情帝少:娇妻,你好甜!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四合院:逃荒来到四九城从模拟经营开始成为食神绝色校花的贴身战兵萌宝来袭:血族老公晚上见奋斗在小城史上最强龙婿王妃图我貌美如花重生抱着老公不放手都市超级保安叶无道徐灵儿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我真不是在吹牛诸天神帝工匠之王
最近更新潜艇厨子:透视深海,我即是天眼娘娘又娇又媚,一路宫斗上位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小姑奶奶三岁半,专治不肖子孙娇雀难哄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灵事录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当狗腿子怎么了,我身价过亿!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城市求生之牛小二的奇葩人生我单身后,富婆姐姐圈蠢蠢欲动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无限:语文之旅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呆萌的果果霸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txt下载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最新章节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