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小洋房的最后一个角落,太阳还挂在空中。
看时间还早,林鸿彬从空间提了个桶,扛了根鱼竿,准备去海边。
他沿着演武路往海边走,咸湿的海风裹着淡淡的渔腥味扑面而来。
路边的三角梅开得热烈,一丛丛一簇簇,玫红、紫红的花瓣缀满枝头,风一吹,便有花瓣悠悠飘落,落在青石板路上,成了天然的点缀。
高大的椰树站在路边,羽状的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曳,沙沙作响,像是在哼着轻快的调子。
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路人经过,车铃叮铃作响,与风声、花影相映,满是生活的惬意。
走到沙滩时,潮水刚退,露出大片湿润的沙地,不少渔民正趁着退潮捡花蛤。
见林鸿彬扛着鱼竿走来,一位皮肤黝黑的老渔民直起腰,笑着招呼:“同志,今天潮水好,底下的石斑鱼活跃得很,保准能钓着!”
“承您吉言!” 林鸿彬笑着拱手回应,脚步没停,往沙滩尽头的礁石区走去。
他特意选了处偏僻的礁石堆,这里少有人来,既能安心装样子。
手里握着鱼竿,目光望着远处的海平面,偶尔轻轻提一下竿,装作在感受鱼汛的样子
沙滩的另一头,隔着一道铁丝网,便是军事管理区,门口站着执勤的士兵,身姿挺拔。
林鸿彬远远望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那里是禁区,可不能随意靠近。
等到快放学的时候,夕阳已经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他把鱼竿收好,拎着提着满满的一桶海鲜,往学校西门走。
他要在西门等人!
今天中午,还没来报到的时候就打电话给祝晓燕、陈建新等人了,晚上要在宿舍楼聚一聚。
在校门口没一会儿,就听见熟悉的喊声,陈建新、蔡秋华和蔡雅婷出现在学校门口。
几人纷纷打了招呼:
陈建新老远就喊:“表哥!”
蔡秋华跟在旁边,笑着点头问好。
蔡雅婷则蹦蹦跳跳地跑到林鸿彬面前,脆生生地喊:“场长,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你们好啊!”
几人刚聊了两句,祝晓燕就拎着一个帆布行李袋快步走来,额角带着薄汗,头发有些凌乱。
“我刚才去宿管科登记,耽误了点时间,晚上就不住校了,明天补完手续就好了。” 她一边整理头发,一边解释。
林鸿彬晃了晃手里的铁皮桶,桶里的海货还在轻轻蹦跳,发出细微的声响:“刚才去海边弄了一桶海鲜,晚上咱们吃海鲜大餐!”
“欧耶~场长,好久没吃你做的菜了!”蔡雅婷蹦着拍手,眼里满是兴奋,嘴巴还舔了舔嘴唇!
几人说说笑笑往小洋房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晃晃悠悠。
回到小洋房,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林鸿彬系上围裙进了厨房,祝晓燕洗了手打下手。
铁锅烧得通红,姜片和葱段下锅,“滋啦”一声爆出香味。青蟹对半切开,裹上薄薄一层淀粉,下锅生煎,很快就煎出金黄色,蟹肉的鲜香扑鼻而来;
鲷鱼处理干净,放上姜丝和葱段,上锅清蒸,出锅后淋上热油和生抽,鲜得能掉眉毛;
小管洗净后白灼,蘸着蒜蓉酱吃,最是原汁原味;
红虾下锅油焖,加了点辣椒和料酒,香辣入味;
蛏子用盐焗,打开壳就能看见肥嫩的蛏肉;
小海鱼则做成酱油水,咸鲜可口,最是下饭。
五个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着满满一桌子海鲜,旁边还放着一坛的果酒。大家倒上果酒,碰杯声清脆悦耳。
“我倒是觉得喝果酒还是用竹杯感觉最好!”
“哈哈哈,那得得等我们回青云山了!”
五个人围坐在餐桌旁,喝着果酒,聊着各自的近况,直到宿舍快熄灯,其他三人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门一关,林鸿彬和祝晓燕一起收拾碗筷,洗完碗后,两人进了空间。
先是慰一番相思苦,接着就聊起了孩子。
“过两天,爷爷奶奶会把两个小家伙送过来!”林鸿彬抚摸着祝晓燕的头发,轻声说道。
祝晓燕靠在他肩上,声音温柔,又带着几分担忧:“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路上吃不吃得消?”
“放心,我跟青云山的同志说好了,让他们派车把爷爷奶奶和孩子送到清源车站,咱们到鹭江车站接,不用他们多跑路,等回去的时候,也一样送他们到车站,不会累着的。”
林鸿彬笑着解释。
“祝晓燕这才放下心来,笑着说:“也好!正好周末的时候,咱们带他们去海边逛一逛,孩子们肯定喜欢。对了,爷爷奶奶有见过海吗?”
“爷爷年轻的时候就在这里游学,应该是见过的。”林鸿彬回忆着爷爷说过的往事,
“至于奶奶,她这辈子大多时候都在村里,估计都没出过县,更别说见海了,这次正好让她好好看看。”
第二天,林鸿彬换上整洁的中山装,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祝晓燕进了校园。
到了办公室,就召集后勤处的同事开了个短会,简单交代了日常工作照旧,便推着自行车开始逛起校园。
教学楼、宿舍区、防空洞、教职工宿舍区、图书馆、自来水厂、印刷厂、幼儿园等等都留下林鸿彬的脚印。
逛到校园中间时,林鸿彬停下了脚步:一大片农田突兀地出现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与周围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
田里正种着油菜、包菜和萝卜等,有人正弯腰除草,手里的锄头在地里翻出泥土的清香。
这么大的面积包在学校中间当菜园子?一看就是那么的不协调!迟早得想办法解决掉。
与菜园子隔着马路的是条河,整个河呈现出一副眼镜的形状,河水不算清澈,但还是能看到有鱼群在游动,看那模样大多是鲢鱼和非洲鲫鱼。
河岸两边种着柳树和榕树,柳枝垂到水面上,风吹过,轻轻拂动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榕树的气根垂落下来,像一道道绿色的帘子,绿化做得十分到位。
校园绿树成荫,三角梅开得热烈奔放,凤凰木、榕树、相思树随处可见,还有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风格,邻近海边,还有一片漂亮的沙滩。
除了学校中间的这块菜地外,学校的环境是真的不错。
星期六,林鸿彬请了半天假,并借了学校的车安全的把爷爷、奶奶和两娃接到学校来了,几位补吃了午饭后,就休息起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还是很累人的。
傍晚,林鸿彬带着一家子进了学校逛起来。
夕阳下的校园格外美丽,金色的阳光洒在建筑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爸爸,这是什么地方啊?”小锡颖拉着林鸿彬的手,仰着小脸问道,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林鸿彬蹲下身,温柔地说:“这里是爸爸以后工作的地方,也是妈妈念书的地方。”
“以后我和哥哥也会在这里吗?” 小锡颖又问。
“对的,你跟哥哥以后就在这里念书了!”林鸿彬笑着点头。
没想到小锡颖却噘起了嘴,皱着眉头说:“可是我觉得好无聊啊,这里没有狗狗,没有猪猪,没有大鹅,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
“可是我觉得好无聊啊,没有狗狗,没有猪猪,没有大鹅,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
“你就知道玩。” 祝晓燕无奈地弯下腰,轻轻拍了一下女儿的屁股,假装生气地说。
小锡颖立刻瘪起嘴,装着委屈地说:“妈妈,你好凶,我不跟你好了!”
说完,还故意往林鸿彬身后躲了躲,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儿子林锡铭就“稳重”许多!他不像妹妹那样到处乱跑,小大人一样的跟在爷爷身边。
林鸿彬看着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心里忍不住想:诶,要是两个人能换一下性格就好了,女儿能沉文静一点,儿子能活泼点。
爷爷看着校园里的建筑,不时停下脚步,眼神里满是感慨
“变了好多啊,当年我来这里游学的时候,除了那几栋楼,周围都是农田,哪有现在这么多漂亮的房子和树木。”
“爷爷,都50多年过去了,肯定会变的,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
爷爷愣了愣,随即感慨道:“都50多年了?真是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生易老啊!”
顿了一顿,又喃喃道: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眼,我都成老头子了,这都有曾孙子了。”
夕阳渐渐落下,一家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在校园的小路上缓缓移动。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