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向阳略一思忖,这个比例确实不吃亏,便爽快应下。
毕竟,按照左德顺的提议,就算卖出两万,也不过两百块钱提成。
“那成!咱们事不宜迟,赶紧回去,下午还得逮鱼呢!”左德顺脸上露出了算计得逞的笑容。
二人匆匆赶回劳动村,还没到老晒场,远远就听见了喧闹的人声。
院坝里,送竹子的人竟比昨天还多,扛着、拖着竹子的村民排起了小队。
显然,消息彻底传开,大家都担心李家收够了,争先恐后地往这儿送。
就这么大半天的功夫,院坝里的竹山又肉眼可见地膨胀了一圈,粗略看去,怕又多了万把斤!
把收竹子的一摊事全权交给了大哥李向东带着黑蛋、陈俊杰负责,李向阳则和左德顺直奔堰塘——第一次大规模起鱼,他也想现场看看。
塘水已经放了一天,下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约莫还有一米深浅。
李茂春早已穿好齐胸的橡胶雨裤,只见他站在塘边,双臂轻轻一展,渔网“哗啦”一声罩入水中。
收网时,网里银光乱跳,大小不等的鲤鱼、鲫鱼挤作一团。
这一网,少说也有六七十斤!
过秤,记账。
活蹦乱跳的鲜鱼被一筐一筐抬回老晒场,暂时养在了两个水泥池子里。
按照左德顺的计划,腊月二十以前,每天只拉六百斤鱼投放到市场,之后增加到一千斤,等到腊月二十四以后,能拉多少拉多少,全力供应年货市场。
因为数量不多,塘里的鱼又实在太密,明天要卖的鱼,十几网便已凑够。
次日凌晨,天还黑着,李向阳就被左德顺叫醒了。
只见他背着被褥,提着一口小铁锅,脚下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和一卷不知道和谁家借的篷布,腰后还别了把弯刀,等在了拖拉机旁。
“咋还带了个弯刀?”李向阳揉着眼睛,不解地问。
“搭棚子嘛,从屋里带木料不合适。我看江边有片林子,砍几根就行。另外……”
他嘿嘿一笑,拍了拍刀身,“晚上睡那儿,有这家伙,也能防个身嘛!”
很快,在李茂春和陈俊杰的帮忙下,拖拉机货斗里铺上了防水的隔离布,灌了半箱水,暂养在水泥池子里的鱼被迅速打捞起来倒进车斗,溅起一片水花。
不多时,两位约好一起去卖鱼的妇女也到了李家,笑着跟众人打了招呼。
连开车的李向东一共四个人,驾驶室坐不下。
左德顺安排两位妇女侧身坐在了拖拉机前轮上方的挡泥板上,自己则扶着驾驶座靠背,站在了驾驶室与车斗的连接处。
看着拖拉机冒着黑烟,驶上了村道,李向阳转身又投入了新的忙碌。
院坝里,等着卖竹子的村民已经排起了队,看那竹子的成色,估摸着是不少人趁着昨晚月光好,连夜砍下,赶着一大早来换现钱的。
当天晚饭前,负责送鱼和掌管钱款的李向东回来了。
他详细讲述了左德顺卖鱼的经过,听得李向阳是目瞪口呆,大吃一惊!
原来,李向东送完鱼,主要任务就是在现场看着钱箱。那两位本村妇女负责吆喝、招呼客人。
而左德顺,把鱼卸下车后,根本没管摊子,揣着钱就溜达去了。
这个年月,还没有养鱼户,又是冬天,来卖鱼的本就不多。
他在市场里转了一圈,把其他几个散户手头的鱼,不管大小,用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全部收了回来。
这还不算完!
后面他干脆就守在市场入口,再有来卖鱼的,直接被他拦下,连哄带压,用更低的价格全都截了下来。
“那不用说了!”李向东咂摸着嘴,“整个自由市场,就剩咱家这一份卖鱼的了!”
没了竞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一斤以上的鲤鱼和半斤以上的鲫鱼,左德顺让直接喊价九毛!
过半斤的鲶鱼卖到九毛五!就连那些小一点的,价格也比平时高出一截。
就这,还供不应求!
毕竟快过年了,谁家桌上不想摆条鱼图个吉利?
“卧槽!人才啊!”李向阳听完,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心里又是惊讶又是佩服。
这左德顺,竟然玩起了垄断!
直接把源头和市场都给控死了!这份胆识和算计,真他娘的是个鬼才!
李向东又感叹了几句,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向阳,三个村的篾匠我都摸过底了,手艺好的,不算我,拢共有六个。你看啥时候方便,通知他们来开个会?”
“哥,这事我可能一时半会儿抽不出空,我的想法是这样,你把他们组织起来简单说一下。”李向阳想了想,改变了主意。
“眼下市面上用得最多的,无非是竹椅、热水瓶外壳、箩筐、筛子、拢子,再就是各式各样的篮子。具体价格你们商量着定,只要活干的扎实,样子美观,你检验合格了就收下,钱我按数量结给你。”
李向东想了想,点了点头,“行,我试试。”
李向阳又转向正在一旁抽旱烟的父亲:“爸,我看这两日天气回暖,您要不看个日子,咱们提前招呼人,把老房子那棵老抛树挪到院坝边上来?”
“好!好!”听说要把老抛树移过来,李茂春立刻露出了笑容——老晒场哪儿都好,就是周边光秃秃的,每次坐在院坝边,总觉得头顶少了点啥。
儿子能记着这个事,他心里自然舒坦。
磕了磕烟灰,他起身就去里屋找老黄历了。
“就是的,这还没到立春,这两天感觉一下子暖和起来了……”张自勤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也随口念叨了一句。
“冬暖无好事啊!”母亲收拾着桌子,自言自语般的接了一句。
这本是平常不过的饭后闲谈,可李向阳的心里,却涌上了一股复杂的滋味。
李茂春很快就捧着黄历出来了,对着煤油灯研究了半天,手指最终停在了立春当天,“腊月二十二,宜移徙、栽种。就这天吧,日子正好!”
这种事情,李向阳自然没有意见。
已经提前跟狗娃子打了招呼,让他到时候帮着把龙舟队的人全吆喝来。
李向阳也打好了主意,借着这次移树的机会,跟龙舟队的好好聊一聊,毕竟救灾的事情,终究离不开这些会水的好手。
《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新八一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八一小说!
喜欢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