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活动十分丰富,那几年社团极为活跃,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各类讲座。同学们打饭时,会留意食堂门口张贴的海报,饭后便带上抄本小说,早早去占座位。昆明虽地处偏远,但文化底蕴深厚,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此留下了雄厚的文化根基。
李明艳最爱听的讲座便是关于新诗的。学校诗社也时常举办各种活动。大学一年级快结束时。
一天清晨,李明艳下楼买早点,看见门口有人卖书,凑过去一看,全是新诗相关书籍。卖书的是一位78级的毕业生,戴着黑边眼镜,见李明艳满心喜欢,便额外送了她两本。李明艳回去翻开一看,杂志上都有签名,署名杨虎,而送她的杂志里,每本都有杨虎发表的诗作。
受此影响,李明艳也随大流,继续她的写作之路。中学时,李明艳就写过诗歌和散文,还参加过清溪中学文学社,只是自觉作品拿不出手。如今上了大学,有了充裕时间,便模仿北岛等人的风格创作。后来,师范学院中文系办了个刊物《小草》,有同学前来约稿,李明艳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油印铅字。
1980年夏天军训时,她借到同学的《北岛诗选》,如获至宝。后来有男生献殷勤,帮她抄了一份。顾城的舒婷诗歌选也是她的心头好,李明艳和宿舍另外的李红梅,林瑞娜和王娇颖三位同学在《艾青诗歌选》一起买了。后来书被同班同学魏登超借走,魏登超想和李明艳进一步发展关系,李明艳拒绝后,魏登超竟没收了她的书。李明艳气得不行,托同学去要也没要回来,从此便和那人翻脸,不再往来。同宿舍同学李红梅见她一副要与人决一死战的架势,为了息事宁人,便把自己的书给了她。
清晨的校园,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李明艳像往常一样去食堂买早餐,她穿着一件简约的连衣裙,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步伐轻快。路过传达室时,大爷从窗口探出头来,喊道:“姑娘,有你的信。”
李明艳微微一愣,停下脚步,心中涌起一丝好奇。她走进传达室,接过信,看到寄件人是蔡军,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她拿着早餐和信,来到校园的湖边,坐在长椅上,轻轻打开信。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鸭子在水中悠闲地游弋,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李明艳却完全沉浸在蔡军的信里。
李明艳,你好!
我是蔡军,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从初中开始,我就默默地关注着你,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让我心动不已。
高中时,你在学校里的优秀表现更是让我佩服,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变得更优秀,才能配得上你。现在我在瀚州警校,每天刻苦训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我知道自己可能不够出众,但我对你的感情是真挚的。我希望能成为你生活中的依靠,在你开心时陪你欢笑,在你难过时给你安慰。明艳,给我一个机会,走进你的世界,好吗?
蔡军
1982年2月15日
读完后,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信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纠结和感动,心中既为蔡军的真挚感情而触动,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感情。
晚上熄灯后,宿舍卧谈会准时开场。从隔壁班那个帅气的男生到底有没有女朋友,到讨论热门电影里的复杂剧情,话题五花八门。
有一回,大家聊起未来的理想职业,有人说要当作家,出版轰动全国的小说;有人立志做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为祖国发声;还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攻克世界级难题。越聊越兴奋,直到宿管来敲门,大家才意犹未尽地闭上嘴,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慢慢睡去。
食堂饭菜虽说种类不多,但也有独特的乐趣。打饭的时候,同学们最爱和师傅“斗智斗勇”,就盼着师傅能多给来点肉。有个师傅手特别“稳”,每次打菜都抖三抖,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抖三抖师傅”。
有一次,一位同学灵机一动,对师傅说:“师傅,今天这菜看起来太香了,我都能想象出吃进嘴里的美味,您可得多给点,让我好好享受享受。”师傅被逗得哈哈大笑,那勺肉确实多给了不少,这招“甜言蜜语”打饭法就在同学间传开了 。
那时的大学校园,延续着中学时代的学习劲头,没有虚无缥缈的诱惑,没有就业的压力,也少有浮躁之风。作弊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大家都说“没有这个传统”,也确实无需作弊。考场和平时上课的教室布局一样,学生们紧挨着坐,却没有一个人会有偷看别人答案的念头。个别同学即便考试不及格,也都坦然承认是自身水平问题,绝不会通过作弊自欺欺人。身处大学的象牙塔,人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教室成了永恒的“战场”,偶尔休闲,大家也一定是去图书馆或电影院。对于理科生而言,看小说是最好的放松方式。考完试后,一群哥们聚在一起打打扑克,消遣一番。
晚上想找个上自习的地方并不容易,几乎所有教室都座无虚席 ,但大家精神上却十分富足。晚自习回来,大家谈论的多是谁读了哪些书,议论卢梭、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争论马克思的《手稿》,探讨“异化”。
日子虽然清苦,却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那时大家都很穷,所谓的改善,不过是同寝室的人一起买点豆腐卷儿和白菜,将白菜切丝放到洗脸盆里,淋上点儿酱油拌成凉菜,再买点散装白酒。即便如此,大家也能尽兴畅聊。
在图书馆里,李明艳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宛如鱼儿游进大海,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
写作文时,她坐在座位上埋头疾书,笔底下好似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出,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便能一气呵成。做作业时,笔尖沙沙作响,仿佛小鸟在轻声歌唱,又像在鼓励自己:“你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喜欢岁月与情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岁月与情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