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冬,北方的雪先落在了幽州的梅花林,再飘向徐州的战场。公孙晓月的红衣映着红梅,是乱世里难得的暖;赵云的银枪挑着寒霜,是绝境中破局的光。刘备借将的马蹄踏向徐州,曹操撤军的军令藏着兖州的忧,而陈宫与吕布的密谋,已在兖州的夜色里埋下了火种——救与杀、情与义、攻与守,在这个冬天,交织成徐州解围的序曲。
一、梅岭暖:子龙授枪含柔情 晓月倾心露娇羞
幽州易京城外的梅花林,是公孙瓒府中少有的清净地。腊月的雪刚停,枝头的红梅顶着白雪,红的艳、白的洁,落在灰色的枝干上,像一幅水墨丹青。赵云穿着素银甲,手持龙胆亮银枪,站在林中空地;对面的公孙晓月,一身红衣裹着狐裘,手里握着一杆轻木枪,脸颊冻得微红,眼神却亮得像星。
“郡主,握枪的手要稳,掌心不能用力太死,不然出枪会僵。”赵云上前一步,左手轻轻覆在晓月的手背上——她的手小巧温热,被他的大掌裹住时,明显颤了一下。
晓月的耳尖瞬间红透,目光落在两人交叠的手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她从小在军营长大,见惯了粗犷的士兵,却从未被哪个男子这样靠近过——赵云的掌心带着常年练枪的薄茧,却格外温暖,传到她手背上的温度,竟比狐裘还暖。
“眼要盯着目标,肩要沉,腰要稳。”赵云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几分低沉的磁性,“出刺时要快,像梅花落雪,看似轻,实则疾。”他握着她的手,带动木枪向前一刺,枪尖精准地戳中了十米外的树桩,留下一个浅坑。
晓月跟着他的力道,感受着腰腹发力的巧劲,心跳得越来越快。她偷偷抬头,看着赵云的侧脸——他的睫毛很长,落着一点碎雪,鼻梁高挺,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认真的模样比战场上更让人心动。
“腰部要跟着枪势转,不然力气发不出来。”赵云又纠正她的姿势,右手轻轻扶在她的腰侧——只是轻轻一碰,便立刻收回,却还是让晓月的腰肢僵了一下,脸颊更红了。
“我……我自己试试。”晓月连忙抽回手,握着木枪,按照赵云教的要领,深吸一口气,沉肩、转腰、出枪——动作虽不如赵云流畅,却也戳中了树桩。
“进步很快。”赵云笑了笑,眼中带着几分赞许。这笑容像冰雪初融,让晓月看得有些失神,手里的木枪都差点掉在地上。
就在两人气氛渐暖时,一个亲兵匆匆跑进梅花林:“赵将军!公孙将军请您去府中议事,有客人来了!”
赵云收起银枪,对晓月拱手:“郡主,我先去看看,改日再教您练枪。”
晓月点点头,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侧——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他的温度。她捡起落在肩头的一朵梅花,放在鼻尖轻嗅,嘴角忍不住上扬,连寒风都变得温柔了。
二、平原请:玄德求兵赴徐州 伯圭借将予子龙
公孙瓒的府邸正厅里,刘备身着青布长袍,腰间悬着双股剑,正拱手向公孙瓒说明来意。他身后站着关羽和张飞——关羽面如重枣,丹凤眼微眯,手持青龙偃月刀;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握着丈八蛇矛,两人都透着一股凛然的杀气。
“伯圭兄,”刘备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曹操因父丧伐徐州,屠彭城、傅阳,如今兵围郯城,陶恭祖太守已到了绝境。徐州百姓危在旦夕,备身为汉室宗亲,岂能坐视不理?特来求伯圭兄借兵,助我解徐州之围!”
公孙瓒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他面前的案上摆着冀州地图,上面标着袁绍大军的动向——袁绍正率主力在界桥与他对峙,他手里的兵马根本抽不开身。“玄德,非我不借兵,”公孙瓒叹了口气,“袁绍的大军压在界桥,我若分兵给你,后方必被袁绍偷袭。这兵,我实在不能借。”
张飞性子急,忍不住上前一步:“公孙将军!徐州百姓快被曹操杀完了!你怎能见死不救?”
“翼德,不得无礼!”刘备连忙喝止张飞,又对公孙瓒道,“伯圭兄的难处,备懂。只是徐州危在旦夕,若无人救援,恐将血流成河。备不求多,只需一人——”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刚走进厅的赵云,“若能借子龙将军随我前往徐州,备便感激不尽!”
赵云愣了一下,随即上前拱手:“末将愿往!曹操残暴,屠害百姓,末将也想为徐州百姓出一份力!”
公孙瓒看着赵云,又看了看刘备,心中盘算:赵云刚投奔不久,虽武艺高强,却未立大功;借他给刘备,既不得罪刘备,又能让赵云历练,还不影响与袁绍对峙的兵力,是个两全之策。“好!既然子龙愿往,玄德又信得过他,我便将子龙借你。待徐州解围,子龙需即刻回幽州。”
“多谢伯圭兄!”刘备大喜,对着公孙瓒深深一揖。
赵云转身去收拾行装,刚走出府门,就看到公孙晓月站在不远处的梅花树下,手里握着那杆木枪,眼神里满是不舍。
“子龙哥哥……”晓月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你一定要回来。”
赵云走上前,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是他离开常山时,母亲给他的,上面刻着一个“赵”字。“郡主,这玉佩你拿着。我定会尽快回来,继续教你练枪。”
晓月接过玉佩,紧紧攥在手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等你回来。”
赵云点点头,翻身上马。他没有回头,怕看到晓月的眼泪,会忍不住留下。关羽、张飞也跟着上马,三人跟着刘备,朝着徐州的方向疾驰而去。晓月站在梅花树下,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风雪里,将玉佩贴在胸口,轻声道:“我等你……”
三、郯城战:银枪破阵惊曹军 三英入城投陶谦
刘备带着赵云、关羽、张飞,日夜兼程,十日后抵达徐州境内。此时的曹操大军,已将郯城团团围住,城外的战壕挖得深宽,箭楼林立,青州兵穿着赤色铠甲,在城下巡逻,杀气腾腾。
“玄德公来了!”陶谦在城楼上看到刘备的旗号,激动得老泪纵横,连忙下令打开城门。
刘备刚进城,陶谦就拉着他的手,哭诉道:“玄德公,你可来了!曹操残暴,屠了彭城数十万百姓,若不是你,郯城也保不住了!”
刘备安慰道:“恭祖公放心,备已带来子龙将军和二位兄弟,定能击退曹操,保徐州百姓平安。”
次日清晨,刘备率领赵云、关羽、张飞,以及陶谦拨给的五千兵马,出城迎战曹操。曹操骑着马,站在阵前,看到刘备,冷笑一声:“刘备,你不过是个平原相,也敢来管我曹操的事?”
“曹操!”刘备勒住马,义正言辞,“你父之死,乃张闿所为,与陶恭祖无关!你却屠害徐州百姓,残暴不仁,天下人共诛之!”
曹操大怒,下令:“谁去斩了刘备?”
话音刚落,一员曹将骑着马,手持大刀,冲了出来:“末将愿往!”
关羽见状,拍马迎了上去。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刀光一闪,只一个回合,就将那曹将斩于马下。曹军士兵见状,都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好个关羽!”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又下令,“再去两人!”
两名曹将同时冲出,却被张飞拦住。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尔等鼠辈,也敢上来送死!”他的声音震得曹军士兵耳膜发疼,手中蛇矛一扫,便将一名曹将挑下马,另一名曹将吓得转身就跑,却被张飞追上,一矛刺穿了后背。
曹操气得脸色铁青,亲自挥军进攻。青州兵如潮水般涌上来,刘备的兵马渐渐不支。就在这时,赵云骑着白马,手持龙胆亮银枪,大喊一声:“子龙在此!”
他冲入曹军阵中,银枪如梨花绽放,“七探蛇盘枪”施展开来——时而如白蛇吐信,直刺敌兵咽喉;时而如猛虎下山,横扫敌兵阵型;时而如流水绕石,避开敌兵的攻击。曹军士兵根本挡不住他的银枪,纷纷倒地,很快就被他杀开一条血路。
“这是谁?”曹操看着赵云的身影,眼中满是惊讶——他从未见过如此勇猛的将领。
“回主公,此人是公孙瓒麾下的赵云,赵子龙。”谋士程昱回道。
“好个赵子龙!”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若能为我所用,必是一大助力。”
赵云杀到曹操阵前,银枪直指曹操:“曹操!若敢再屠百姓,我定取你首级!”
曹操身边的亲兵连忙护着他后退。赵云趁机率军反击,关羽、张飞也率军跟上,三路兵马夹击,曹军阵脚大乱,纷纷后退。
“撤!快撤!”曹操无奈,只能下令撤军。刘备率军追击了一阵,见曹军远去,才收兵回城。
郯城的百姓得知曹军撤退,纷纷走出家门,拿着酒肉,迎接刘备、赵云等人。陶谦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更加坚定了“让徐州”的念头。
四、徐州让:恭祖两度献印信 玄德执意拒州牧
当晚,陶谦在府中设宴,款待刘备、赵云、关羽、张飞。宴席上,陶谦举起酒盏,对刘备道:“玄德公,今日若不是你和子龙将军、关张二位将军,郯城必破,徐州百姓必遭屠戮。老夫年迈,二子无才,不堪大用。徐州牧的印信,老夫愿双手奉上,还请玄德公接任,护徐州百姓平安!”
说罢,陶谦让人捧出徐州牧的金印,放在刘备面前。
刘备连忙起身,拱手拒绝:“恭祖公,备乃汉室宗亲,此行只为解徐州之围,匡扶社稷,岂能私受州郡?此事万万不可!”
“玄德公,”陶谦恳切地说,“徐州乃四战之地,若没有明主守护,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玄德公仁义,又有子龙、关张二位将军相助,正是徐州百姓的福气啊!”
赵云、关羽、张飞也劝刘备接任,刘备却执意不肯:“若备因私受徐州而失了忠义,天下人必唾骂备!恭祖公不必再劝,此事休要再提!”
陶谦见刘备态度坚决,只能暂时作罢,心中却仍想着“让徐州”。
宴席散后,刘备回到客房,赵云跟了进来。“玄德公,陶谦太守真心让贤,您为何拒绝?”赵云不解地问。
刘备叹了口气:“子龙,我若此时接任徐州,外人定会说我‘借救援之名,夺徐州之实’。况且,曹操虽退,却未走远,若我接任,曹操必视我为眼中钉,徐州百姓恐将再遭战火。”
赵云恍然大悟,心中对刘备更添敬佩——这位仁主,果然心系百姓,而非权势。
就在刘备拒绝陶谦的同时,兖州昌邑的曹操府中,谋士荀彧拿着一封急报,匆匆走进来:“主公!大事不好!吕布在陈宫的辅佐下,已在濮阳集结兵马,似乎要偷袭兖州!”
“什么?”曹操大惊,连忙接过急报。急报上写着:吕布已联络兖州豪强,里应外合,不日将进攻昌邑、鄄城!
曹操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兖州是他的根基,若被吕布夺取,他将无家可归!“徐州之战,不能再打了!”他当机立断,“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撤军,回援兖州!”
次日清晨,曹操的大军悄然后撤,徐州之围彻底解除。陶谦得知消息,再次设宴,又一次捧出徐州牧的金印,让给刘备。
“玄德公,曹操已撤军,徐州暂时安全了。但曹操必不甘心,日后定会再来。老夫年迈,实在无力守护徐州,还请玄德公接任,救救徐州百姓!”陶谦的声音带着几分哀求。
刘备依旧拒绝:“恭祖公,备若接任徐州,便是趁人之危。待日后天下太平,备定将徐州交还汉室。如今,备愿留在徐州,辅佐恭祖公,共同守护百姓。”
陶谦见刘备执意不肯,只能作罢,却在心中暗下决心:若自己百年之后,定要将徐州托付给刘备。
五、兖州谋:陈宫巧计助吕布 孟德撤军埋祸根
濮阳城的太守府里,陈宫正拿着兖州地图,向吕布汇报:“主公,曹操已撤军回援兖州,我们的计划成功了!”
吕布站在地图前,看着昌邑、鄄城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曹操这老贼,终于被我们逼回来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步,夺取濮阳周边的县城,收拢兖州豪强的兵马,壮大实力。”陈宫指着地图上的县城,“第二步,派使者联络兖州百姓,诉说曹操屠徐州的残暴,争取百姓支持。第三步,待曹操回援,我们以逸待劳,一举击败曹操,夺取整个兖州!”
吕布点了点头,握紧了方天画戟:“好!就按先生之计行事!我要让曹操知道,他的兖州,现在是我的了!”
陈宫又补充道:“主公,曹操麾下有荀彧、程昱等谋士,青州兵战斗力也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尽快训练兵马,做好迎战准备。”
吕布笑道:“先生放心!有我吕布在,再加上先生的妙计,曹操必败无疑!”
此时的曹操,正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回援兖州。他坐在马背上,看着远方的兖州方向,心中满是愤怒与焦虑——他没想到,自己为了复仇伐徐州,竟让吕布钻了空子,差点丢了兖州。
“吕布!陈宫!”曹操咬牙切齿,“我若不灭了你们,誓不为人!”
他不知道的是,这次撤军,不仅让他失去了夺取徐州的机会,更让他与刘备、赵云结下了梁子;而吕布与陈宫的合作,也为日后的“兖州之战”埋下了伏笔。
(旁白):徐州的雪停了,兖州的风却更急了。刘备拒接徐州的仁义,赵云战曹军的勇猛,晓月守梅花林的等待,吕布夺兖州的野心,都在这个冬天,刻下了乱世的印记。陶谦的“让徐州”,是对刘备的信任,也是对徐州未来的担忧;曹操的撤军,是被迫的妥协,也是新一轮战争的开始;而赵云与晓月的分离,是乱世儿女的无奈,也是赵云“择主”之路的开端。
当梅花再次绽放时,或许赵云会回到幽州,或许他会留在刘备身边;或许曹操能夺回兖州,或许吕布会在兖州站稳脚跟。乱世的棋局,永远没有定数,但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伏笔——刘备对赵云的赏识、赵云对公孙瓒的失望、吕布与陈宫的密谋,终将在不久的将来,交织成更波澜壮阔的故事。
喜欢梦动三国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梦动三国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