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头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新的难题已经摆在徐彭岳面前——如何管理新占领的赵国故地。这些地区使用的度量衡五花八门,光是\"尺\"就有七种不同长度,\"斗\"的容量更是能差出半升。
\"必须统一标准!\"徐彭岳在军械监大会上掷地有声。他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标准尺和标准斗,要求在所有占领区推行。
消息传出,最先炸锅的是军械监内部的老工匠。以老铁匠石锤为首的一帮老师傅,抱着各自的\"祖传尺子\"来到徐彭岳面前,一个个老泪纵横:
\"徐大人!这把尺子跟了俺三代人,用它打的戈能百步穿杨!\"
\"我这把尺是师父临终所传,说是鲁班真传!\"
\"没有这把尺,俺就不会打铁了哇!\"
最夸张的是一个老木匠,他的尺子已经磨得只剩半截,却死活不肯换:\"这尺子量过的木头,做出的家具百年不坏!\"
徐彭岳耐心解释:\"诸位,标准化之后,零件可以互换,维修更方便,生产效率也能提高。\"
\"效率?\"石锤瞪大眼睛,\"打铁讲究的是手感!是灵气!标准化了还有什么意思?\"
正当徐彭岳头疼时,徐福蹦出来献计:\"师弟!我有个好主意!咱们可以举办个'尺子超度法会',让这些老尺子功德圆满地退休......\"
\"师兄!\"徐彭岳赶紧打断,\"咱们是在推行标准化,不是做法事!\"
好不容易说服了军械监的内部人员,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当新标准推行到占领区时,当地工匠发明了各种奇葩的应对方法。
有个老匠人信誓旦旦地说:\"徐大人的标准尺是好,但要根据月相微调——月圆时要减一分,月缺时要加一分。\"
还有个木匠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这儿的木头有灵性,必须用祖传的尺子量,否则会闹鬼!\"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某个地方的工匠居然发明了\"方言版标准\"。他们表面上使用标准尺,实际测量时却用当地方言念咒语:\"这么长——(实际略短)\"、\"这么宽——(实际略窄)\"。被发现后还理直气壮:\"这是我们这儿的传统!\"
徐彭岳不得不派出督导组,结果督导们回来都带着一肚子苦水:
\"大人,他们说要先祭拜尺神才能用新尺子!\"
\"有个老匠人非说新尺子咬手,要用黑狗血开光!\"
就在焦头烂额之际,以王监丞为首的保守派又跳了出来。他们在朝会上慷慨陈词:
\"标准化违背祖制!\"
\"各地风土不同,岂能强求一律?\"
\"徐监丞这是要断送工匠的传承啊!\"
徐彭岳不慌不忙,命人抬上来两个木箱。一个箱子里装着用旧式尺子制作的零件——长短不一,根本无法组装;另一个箱子里是标准化零件,随便拿起两个都能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一起。
\"诸位大人,\"徐彭岳拿起一个标准零件,\"若是战场上兵器损坏,士兵是希望随时可以更换零件,还是等着工匠现做一把新的?\"
他又转向王监丞:\"王大人,听说您府上的马车昨天轮轴断了,修了三个时辰?若是标准化零件,一刻钟就能换好。\"
王监丞顿时语塞。
这时,一直沉默的始皇突然开口:\"徐卿。\"
\"臣在!\"
\"明日把标准尺和标准斗送一套到宫里。\"始皇慢条斯理地说,\"朕的龙椅最近有些摇晃,想必是工匠用的尺子不准。\"
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
王监丞等人脸色煞白,再不敢多言。
下朝后,徐彭岳立即着手制作特供宫中的标准尺。他特意选用紫檀木制作,还镶了金边。徐福见状又要往上画符咒,被徐彭岳眼疾手快地拦住:
\"师兄!这是要给陛下用的!\"
\"所以才要加持啊!\"徐福理直气壮,\"我这是'镇龙符',保证龙椅稳如泰山!\"
最终徐彭岳只好答应让徐福在尺子背面刻了个小小的吉祥纹,这才平息了这场\"符咒风波\"。
标准化的推行虽然阻力重重,但有了始皇的支持,总算得以推进。只是徐彭岳偶尔会做噩梦,梦见一群老工匠举着祖传尺子追着他跑,边跑边喊:\"还我尺子!还我灵气!\"
而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某天他视察工坊时,发现徐福偷偷在用标准尺给丹药量尺寸,嘴里还念念有词:\"嗯......这颗金丹的直径很标准,药效一定更佳......\"
喜欢始皇让我搞星际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始皇让我搞星际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