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新一代主力舰群的成型,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提振了举国上下的信心。但嬴政与核心臣僚深知,星海的较量远非仅凭几艘强大星舰便能定鼎乾坤。在短暂的和平期内,帝国如同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多个层面进行着更深层次的耕耘。
龙渊基地,灵能-格物复合矩阵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素心的倾力协助与徐福、嬴雪华的不断探索下,首个可用于实战的“玄龟-灵盾”复合矩阵 成功微型化,并加载到了“龙城”号进行测试。该矩阵能同时调动格物能量与灵能,形成一种兼具物理防御与灵能抗性的双重护盾,对“收割者”的侵蚀性能量及“启明星”的灵能探测均展现出优异的抵抗效果。此项技术正迅速向其他主力舰推广。
同时,基于对“晶骸探影”空间潜入技术的逆向研究,天工营在荆羽主导下,开始研发针对性的 “空间褶皱稳定锚” ,旨在干扰乃至封锁小范围的异常空间跳跃,未来将部署于重要基地及主力舰队周边,防范类似的渗透侦察。
“砺刃星”前哨基地已步入正轨,并带来了意外发现。
在任嚣的坐镇下,基地不仅实现了“星髓”与“赤炎晶”的稳定规模化开采,勘探队更在行星深处发现了一条罕见的“零素” 矿脉。这种理论上存在的惰性超导矿物,对能量的通过几乎毫无损耗,是制造超高效能量传输系统与新一代跃迁引擎的理想材料。这一发现,让徐彭岳对下一代星舰的构想,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玄灵族与帝国的盟友关系进一步深化。
素心不仅留下了部分关于古星域遗迹的详细坐标,更派遣了数名玄灵族年轻学者常驻龙渊,系统学习格物之道;作为回报,帝国也允诺派遣使团回访玄灵族母星,并共享部分关于“蚀”力特性的研究数据,助其应对可能存在的类似威胁。两个文明的交流,从技术层面延伸至了文化与学术领域。
然而,暗处的波澜从未停歇。
黑冰台对史禄及其关联网络的清理仍在继续,虽揪出了几名潜伏的中低层官员,但“影梭”的真正身份及其背后的派系首脑,依旧隐藏在迷雾中。赵高判断,对方遭受此次重创后,行动将更加隐秘,可能暂时蛰伏。
与此同时,李斯与艾拉的谈判彻底陷入了僵局。在“晶骸”事件后,艾拉虽然依旧保持着表面上的友善,但所有实质性的技术交流提议都被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她似乎也在等待,或是调整策略。
更令人不安的是,据玄灵族共享的古老记载以及帝国自身对“虚无之种”封印的长期监测显示,那种纯粹的“虚无”之力,并非“收割者”独有,它更像是一种弥漫于宇宙基底、可以被特定条件引动或利用的“现象”。这意味着,未来的敌人,可能不仅仅是已知的文明。
章邯统筹全局,清晰地认识到,帝国目前的高速发展,高度依赖于“砺刃星”的资源。他在朝会上提出谏言:“陛下,资源命脉不可系于一星。臣建议,应即刻组建更多远航勘探舰队,依据玄灵星图,寻找更多资源星,分散风险,并为帝国未来之扩张奠定根基。”
嬴政准奏,命顿弱从“鹰扬”舰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数支深空勘探分队,携新型“荧惑级”侦查舰,踏上寻找新家园与新资源的征程。
帝国在光明下蓬勃发展,根基日益深厚;而在星光无法照亮的阴影里,敌人的低语与宇宙本身的奥秘,同样在悄然酝酿。大秦这艘巨舰,正利用这宝贵的间隙,不断加固着自身的船体,磨砺着兵锋,同时将目光投向更遥远、也更未知的深空。平静的海面下,潜流暗涌,下一次风浪来临之时,必将更加猛烈。
喜欢始皇让我搞星际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始皇让我搞星际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