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深沉,而苏芷晴的检验室内,烛火通明依旧。金丝接口处细金焊的发现,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她对这件赝品玉璧的全新认知。她静立在石案前,目光从玉璧流光溢彩的正面,缓缓移向那素面无华、常与佩戴者肌肤相贴的内壁。这里,是器物的背面,是工匠潜意识里最容易松懈的,也是隐藏秘密的最佳场所。
既然金丝接口处能留下破绽,那这内壁之上,未必没有更多的痕迹。她自语道,伸手轻轻拿起玉璧。指尖传来的触感,在靠近中央孔洞的边缘处,有着与周围区域微妙的差异——一片约铜钱大小的区域,打磨得似乎过于粗糙了些,仿佛刻意要掩盖什么。
她调整铜灯的角度,让光线以极小的倾斜角掠过内壁表面。这种侧光照射法,能将最细微的凹凸起伏放大成清晰的光影边界。果然,在那片粗砺的打磨面上,显现出若干道与周围机械旋痕走向迥异的、短促而凌乱的刻痕,像是有人用极细的工具,在完成所有工序后,又匆匆忙忙地进行了二次处理。
面对这可疑的痕迹,苏芷晴并未急于动手。她深知,若这真是制赝者意图掩盖的标记,必然采用了某种隐秘的手段,寻常方法是无法令其现形的。她转身走向那一排晶莹剔透的药瓶,脑中飞速掠过父亲手稿中关于药水显影的记载——这是利用特定化学药剂与玉石表面微量残留物质发生反应,从而使不可见的印记显色的古老技艺。
她首先尝试了一种用茜草根汁液配制的弱酸性药水。用纯净的白狼毫笔尖蘸取少许,轻敷于那可疑区域。药水渗入玉质微孔,然而静置一炷香后,表面仅微微泛黄,未见特定图案显现。她并不气馁,小心用软帛吸去药水,待玉璧完全阴干。
第二次,她选用了一种混合了微量汞盐与明矾的溶液。此液反应更为灵敏,但也更具风险——浓度稍高或时间稍长,都可能对玉璧表面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她全神贯注,控制着笔尖的湿度与接触时间,如同一位在悬崖边行走的舞者。药水涂上,在侧光下仔细观察……片刻之后,仍只是均匀的色变,未见期待中的轮廓。
时间在一次次尝试中流逝。窗外,天色已由墨黑转为深蓝。苏芷晴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最后一小瓶琥珀色的液体上——这是她根据父亲一份残破笔记,用茜草根汁为基础,融入微量汞盐,再以陈年无根水调和而成的秘方,从未轻易试用。成败,在此一举。
她深吸一口气,用一支全新的玉簪笔,蘸取这琥珀色的药液,以近乎虔诚的轻柔动作,再次涂抹于那片区域。随后,她将玉璧移至一个暗角,取过一盏可调节光线的琉璃罩灯,将光线调整为特定的淡黄偏色,以极小的角度投射在玉璧内壁上。
奇迹,在寂静中悄然发生。
起初,那片区域只是呈现出比周围更深的紫色。但渐渐地,随着药液的渗透与光线的催化,深紫的背景上,开始浮现出极其浅淡、却轮廓分明的银白色线条!这些线条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构成了一个复杂而规整的图案。
苏芷晴屏住呼吸,将眼睛凑到最近处。那图案并非任何已知的文字或寻常纹饰,它更像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组合符号:外围是一个不规则的圆环,内部似乎包含着一个类似于箭矢的指向标记,旁边还有数个细小的点状突起,整体风格古朴神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程式化美感,与她所知的任何宫廷制式标记都截然不同。
暗记……这定然是制作此璧的工匠或作坊留下的暗记! 苏芷晴心脏狂跳,几乎要呼喊出声。在古董行当里,有些技艺高超又颇具个性的民间匠人,或是一些传承隐秘的作坊,会在其制作的精品乃至仿古作伪的器物上,留下这种只有内部人才知晓的暗记,既是一种品质的保证,或许也是一种不愿被完全埋没的署名。
这个符号,就是追查赝品来源的最直接、最确凿的铁证!它比金丝的焊料、比泥土的成分都更为有力,因为它直接指向了创造者本身!
苏芷晴立即铺开宣纸,用细若游丝的工笔技法,将刚刚显形的暗记丝毫不差地临摹下来。每一道线条的转折、每一个点的大小和位置,都力求精准。
描绘完毕,她对着灯光仔细审视这幅图案。这符号看似古怪,但细观之下,却隐隐觉得有些眼熟。她努力在记忆中搜索,忽然想起,曾在父亲收藏的一本关于各地民间工匠行会印记的残谱中,似乎见过与之略微相似的构图风格,那本谱录中记载的,多是运河沿线及东南沿海一些古老手工艺行帮的秘传符号。
难道,这暗记与那些地域有关? 这个想法让她精神大振。此前纤维分析指向东南沿海,泥土中的矿粉指向京西,如今这暗记又可能指向运河或东南的工坊,几条线索似乎正逐渐交织,指向一个愈发清晰的方向。
此刻,窗纸已透进微弱的晨光。苏芷晴小心地将玉璧收好,又将临摹着暗记的宣纸轻轻吹干。她知道,这个发现,必须立刻让沈炼知晓。这个暗记,将成为揭开整个谜团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她吹熄烛火,检验室内陷入短暂的昏暗。但苏芷晴的心中,却亮如白昼。真相,已初现端倪。
喜欢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