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安城里有个读书人叫方栋,此人才学是有的,可偏偏有个毛病——见了漂亮姑娘就走不动道儿。
每逢在郊外遇到游玩的女子,他总要轻佻地尾随人家,那副模样活像馋嘴猫儿见了腥——您说这读书人本该知书达理,偏生如此轻浮,这能不惹祸事吗?
这年清明前一日,方栋信步来到城郊。忽见远处来了一队车马,朱红车帘绣金帷幔,几个青衣婢女骑着骏马缓缓相随。
最惹眼的是个骑着小白马的小丫鬟,生得那叫一个水灵!方栋踮脚往车里一瞧——哎呦喂!里面坐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小娘子,红衣映着粉面,简直比画里的仙女还标致!
方栋顿时魂儿都飞了,跟着车马忽前忽后跑了数里地。
这时,车里的女子把小婢女叫到车边,说道:“把帘子放下来。哪里来的这么个狂徒,不停地来偷看!”
小婢女放下车帘,扭头生气地瞪着方栋啐道:“这可是芙蓉城七郎君的新媳妇回门,不是你们乡野村姑,由得你这穷酸秀才瞎瞧!”
说完,弯腰掬起一把车辙土,哗啦扬了方栋满脸。
您猜怎么着?方栋当即两眼刺痛睁不开,待揉眼再看,车马早已无踪无影。
他跌跌撞撞回家后,眼里总觉着硌得慌,请人掰开眼皮一瞧——坏了!眼球上竟生出一层白薄膜!
不过一宿功夫,那眼泪淌得跟断线珠子似的,白膜越长越厚,右眼还凸起个螺蛳状的肉疙瘩,什么灵丹妙药都治不好。
方栋这下可悔青了肠子,心想定是轻薄招来的报应,听说诵《光明经》能消灾,赶忙求人教他念经。
他起初心烦意乱,久而久之竟真静下心来,日夜打坐捻珠,如此坚持一年,竟修得心无杂念。
一天,方栋隐约听到左眼中有如同苍蝇嗡嗡似的小语声:“黑咕隆咚的,真难受死了!”
右眼中应声回道:“不如咱出去透透气?”
接着,方栋觉得两个鼻孔中有东西蠕蠕爬动,痒痒的,好像有东西从鼻孔里面爬出来,离开鼻孔走了。过了很长时间才返回来,仍旧从鼻孔钻进到眼眶里。
这时又听到它们抱怨:“好长时间没去园亭,珍珠兰都枯死了!”
原来,这方栋平日最爱侍弄兰花,在园中种植了许多,自从他失明以后,便很久没再过问。
听到这话,他急忙问妻子:“兰花怎么都枯死了?”
妻子问他怎么知道,方栋就把刚才听到的话告诉了妻子。
妻子见他说得蹊跷,感到非常惊异,便藏在屋子里静静地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果然看见有小人从方栋的鼻孔里出来,大小还不及豆粒,嗡嗡着飞了出去,渐渐飞远,接着就迷失不见了。
没一会儿,两个小人挎着胳膊飞回来,飞到方栋脸上,就像蜜蜂和蚂蚁回窝一样,就这样接连倒腾了两三天。
最奇的还在后头!一日,方栋又听左眼说:来回钻鼻孔太麻烦,不如咱开个门!
右眼叹道:我这边墙壁太厚,怕不好开辟。
左眼笑道:待我试试,若开成了,就和你住到一块儿!
接着,方栋就觉得左眼眶里隐隐如同有东西在抓挠撕裂。又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睛一看,他清楚地看到了桌子和其它东西——嗬,竟重见光明了!
方栋高兴地告诉妻子,妻子凑近细看,只见眼膜上破开个椒粒大的小孔,露出黑亮瞳仁,像刚劈开的椒粒。
又过了一宿,翳膜完全消失了,再仔细一看,左眼里赫然藏着两个瞳孔!而右眼厚厚的螺旋状的翳膜还是老样子,这才知道两个瞳人合居在左眼眶里了。
从此以后,方栋右眼虽仍盲,左眼却比常人更加清明。他彻底改了轻佻性子,乡里人都夸他德行高尚。
异史氏说:乡下有个读书人,有一天和两个朋友在路上走着,远远看见一个少妇骑着毛驴出现在他们前头,便戏谑地吟诵道:“有美人啊!”
那两个朋友接着又说:“快驱马追赶她!”
于是三人互相调笑着向前去追,很快便追上,一看,原来是他大儿子的媳妇。
这读书人满脸羞愧,垂头丧气,不再说话。两个朋友却假装不知道,继续评头论足,说些很是下流的话。
读书人非常尴尬羞愧,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我大儿子的媳妇。”
两个朋友听后,这才暗笑而止。轻薄的人往往自我侮辱,实在很可笑!
至于方栋被迷瞎眼睛,便是鬼神的惨痛报应。所以老话说得好:鬼神虽严,终给人悔过之机。这芙蓉城主想必是菩萨化身,用小瞳人点拨迷途之人——要知浪子回头金不换,善恶报应终有期!
正所谓:
轻薄终招鬼神怨,悔过自新见青天。
瞳人对话虽奇诡,善恶有报古难全!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聊斋志异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