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夜色,总带着一种不同于南疆的沉滞。少了风沙的粗粝与营火的暖意,多了几分膏粱锦绣包裹下的暗潮汹涌。镇南王府书房内,烛火将萧凡的身影拉长,投在挂满军事地图的墙壁上,如同蛰伏的巨兽。
今日宫廷夜宴上的一幕,四皇子萧景禹出乎意料的发声,大皇子萧景恒毫不掩饰的蠢蠢欲动,皇帝那双深邃难测、始终在平衡与制衡间徘徊的眼睛…这一切都如同无声的惊雷,在他心头敲响警钟。
和平的表象之下,裂痕正在蔓延。南川之患暂平,但帝国的内疾却愈发深沉。他这位功高震主的镇南王,手握重兵,身处京城权力漩涡中心,早已是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皇帝今日可以对他恩宠有加,明日或许就能因一句谗言、一个猜忌而雷霆震怒。大皇子视他如仇寇,宰相陈松将他视为掌控朝局的最大障碍。
乱世,或许不需要外敌入侵,内部的倾轧同样能引发滔天巨浪。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特制的、韧性极佳的桑皮纸。研墨,提笔,动作沉稳有力。墨迹在灯下泛着幽光。
这封信,必须送出。送往南疆,送往他最信任的副将,冷锋手中。
冷锋,人如其名,性格冷峻,作风凌厉,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将领,对他忠心不二,亦是南疆军务的实际主持者(明面上由资历更老的卫擎苍坐镇,但具体练兵、尤其是核心部队的训练,多由冷锋负责)。
萧凡沉吟片刻,笔尖落下,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带着一股沙场特有的杀伐决断之气:
“冷锋:”
“京中风物殊异,然每念及南疆月色,恍如昨日。将士们可还安好?新募儿郎,可曾习惯边塞风沙?”
先是几句看似寻常的问候,如同老友闲谈,舒缓气氛,亦是表达对旧部的牵挂。但他知道,冷锋绝不会认为这只是一封问候信。
“南川一役,我军虽胜,然伤损亦重,尤以虎啸营为最。彼等先锋陷阵,断敌粮道,狙杀蛮烈,功勋卓着,然每一份功业,皆以我大梁好儿郎之热血铸就。念及阵亡将士,凡心恸甚,夜不能寐。”
笔锋一转,直接切入核心——虎啸营的损失。他毫不避讳地提及战争的惨烈与牺牲,表达痛惜之情,这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强调虎啸营的功绩,实则是强调这支部队的不可或缺性。
“虎啸营,乃我军之胆魄,亦为南疆之基石。其存亡强弱,关乎边境安危,不容有失。然,百战精兵,非一日可成。新补之员,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苛之法,速速锤炼,使其能承先烈之志,复虎啸之威!”
这里,他明确下达了第一个核心指令:尽快补充并严格训练虎啸营。 “最高标准”、“最严苛之法”、“速速锤炼”,连续几个词,语气急迫,要求极高。
“遴选之法,汝自知之:首重其心志,坚韧不屈,忠诚不二为上;次重其体魄,敏捷矫健,能负重耐劳;再次其技艺,或有射猎之能,或有搏击之底者为佳。宁缺毋滥,绝不可因求速而降低门槛,玷污虎啸威名!”
他具体提出了选拔新兵的标准,强调心志、体魄、技艺的优先级,尤其看重“忠诚”和“坚韧”,这是特种作战部队的核心精神要素。“宁缺毋滥”四个字,更是定下了死规矩。
“练之之法,依旧例,然需加倍严苛。潜伏匿行、长途奔袭、绝境求生、小队协同、弩械运用、情报甄别…诸般项目,务求精益求精。可增设模拟南川、北漠等地形地貌之实战演练,令其熟悉各种可能之战场景。练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此非虚言。”
他进一步指示训练内容,不仅要求恢复旧例,还要“加倍严苛”,并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训练方向——模拟不同敌国的地形和战术。这表明他考虑的不仅仅是恢复虎啸营的战斗力,更是在为未来可能应对的不同方向的威胁做准备。
“一应所需之军械、甲胄、粮饷,皆按最优等配给。若有短缺,或遇掣肘,可直接上书兵部,言明乃本王之意,亦可寻求卫老将军(卫擎苍)支持。凡有阻挠练兵者,无论其位,记下名姓,报之于我!”
这是给予冷锋最大的支持权限。优先供应,允许越级上报,甚至让他记录阻挠者名单,态度强硬无比,显示出对重建虎啸营志在必得的决心,也暗示了朝廷内部可能存在的阻力。
“另,新军编练之事,亦不可松懈。南川新败,然狼子野心,未尝或熄。北方虽静,暗流涌动,不可不防。南疆安宁,非凭一纸和约,乃凭我手中之剑,身上之甲,与麾下敢战之兵!”
他将视野从虎啸营扩大到整个南疆防务,提醒冷锋不要因和约而放松警惕,指出潜在的威胁方向(南川反复、北方异动),再次强调军队的重要性。“剑”、“甲”、“敢战之兵”,言辞铿锵,充满力量感。
写到这里,萧凡停笔,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帝都夜空,眼神变得无比深邃锐利。他接下来的话,才是这封信最核心、最不能形诸于口的预警。
他蘸饱了墨,继续写道:
“京城之事,纷繁复杂,非比南疆直来直往。陛下圣明,然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功高易招妒,权重必遭疑。此乃常情,你亦当有所耳闻。”
他首次隐约提及京城的复杂局面,点出“功高招妒,权重遭疑”的自身困境,这是在给冷锋打预防针。
“当下虽四海稍安,然恐平静之日无多。凡在此周旋,必竭力保全,然世事难料。南疆乃我等根基所在,亦是帝国屏障。万望谨守疆土,砺兵秣马,使全军上下,时刻保持临战之态,以备不时之需。”
“平静之日无多”、“世事难料”、“不时之需”——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和预警信号。他没有明说危机来自何方(是外敌再侵?还是朝中生变?),但已足够让冷锋明白局势的严峻性。他要求南疆军队“时刻保持临战之态”,这几乎是最高的战备指令。
“虎啸营,乃我手中最利之刃,亦是我等最可信赖之依仗。其速成与否,强弱如何,至关重要!此间深意,吾弟聪慧,必能体察。”
再次强调虎啸营的关键作用,并将它的意义提升到“最可信赖之依仗”的高度,暗示在未来的风波中,这支力量可能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书信至此,言不尽意。南疆万事,托付于汝。凡在京中,遥望南天,惟愿旌旗猎猎,将士安泰。一切小心,慎之又慎!”
“镇南王手书”
“xx年x月x日 于帝都镇南王府”
写罢,萧凡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仔细折叠,装入一个普通的牛皮纸信封,并不用火漆密封(以免过于惹眼),而是以特殊的手法折叠封口,唯有冷锋才知如何无损打开。
“铁铉。”
“属下在。”铁铉如同影子般出现。
“将此信,以最快速度,最隐秘的渠道,送至南疆冷将军手中。不得经任何人之手,确保万无一失。”萧凡语气凝重。
“遵命!”铁铉双手接过信件,贴身藏好,并无多言,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萧凡独自站在书房中,良久未动。
信已送出,但他心中的沉重并未减轻。这封信,是一道指令,是一份嘱托,更是一颗投入命运洪流的石子。它能否激起所需的波澜,能否让南疆那把最锋利的剑尽快重铸完毕,尚未可知。
帝都的风,透过窗棂缝隙吹入,带着一丝寒意。萧凡知道,他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应对那即将到来的、不知从何方掀起的惊涛骇浪。而远在南疆的虎啸营,以及整个边军,将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最后的底牌。
喜欢寒甲御天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寒甲御天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