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史进引着方金芝入内,这位曾在庞秋霞口中如谪仙般的男子,此刻正端坐案前。方金芝一路行来,早已听闻柴皓智取幽州、大败金军的传奇,世人皆言其勇武更胜霸王世民。
庞秋霞初见柴皓时,便被他那沉稳如山的气度所折服,立即认出这位正是庞秋霞常提起的柴大哥,也是世人皆知的幽州王。
方金芝心中暗自感慨:难怪庞姐姐宁死也不愿嫁给吴王王庆,像幽州王柴皓这样的男子,哪个女子见了能不心生爱慕?
就连方金芝自己,从女子的眼光来看,也不禁为之心动。
但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没忘记庞秋霞的嘱托。确认眼前之人就是柴皓后,方金芝轻声说道:我叫方金芝,从江南来。你就是幽州王柴皓?听说你娶了辽国公主,做了辽人驸马,可还记得与江南故人的约定?
柴皓打量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却英气逼人的少女,注意到她腰间那把不相称的大刀,正觉奇怪。听到方金芝这个名字,顿时明白过来——这是江南圣公方腊的养女、明教圣女金芝公主,难怪气质如此独特。
她更像是历史上辅佐父兄创业的平阳公主李秀宁,而非深宫中娇生惯养的柔弱帝姬。
想到这里,柴皓心中泛起一丝异样。在水浒故事里,方金芝本该是他的婶婶——柴进曾假意投靠方腊,被招为驸马,最后却作为内应导致方金芝自尽身亡。但在这个时空,柴进早已与宋江分道扬镳,自然不会有这段往事。
柴皓几乎忘了水浒中还有方金芝这个悲剧人物,没想到会在幽州遇见她。
不过柴皓的注意力很快被方金芝话中的深意吸引。娶了辽国公主,可还记得与江南故人的约定?这句话明显带着为好友抱不平的意味。柴皓立即明白,这定是指他与庞秋霞的江南之约。
金芝公主是说庞姑娘吗?约定我自然记得,只是刚接手幽州事务繁杂,打算日后再去江南。柴皓答道。
只怕幽州王再去江南时,见到的只能是庞姐姐的墓碑了!方金芝直视柴皓,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王庆垂涎庞秋霞的美色,执意要纳她为妃。方腊为拉拢王庆,便应允了这门亲事。
庞秋霞心系柴皓,宁死不从。其兄庞万春也坚决反对这门婚事。
方腊为逼迫庞秋霞就范,竟以通敌罪名将庞万春下狱,威胁庞秋霞若不从命,便要处死其兄。
庞秋霞只得假意应允,暗中托付方金芝前往幽州求援。她言明唯有柴皓方能解救他们兄妹,若事不可为,她将在王庆迎亲之日以死明志。
方金芝匆匆道明原委,神色愈发黯然。自江南启程时距婚期尚有一月,如今辗转抵达幽州已耗费二十日,仅剩十日之期。
庞姐姐,都怪我路上耽搁...方金芝眼泛泪光,自责不已。
听闻方腊王庆如此卑劣手段,柴皓目光骤冷。得知庞秋霞宁死不屈,更觉心潮翻涌。他何德何能,竟得这般刚烈女子以死相许?
即刻点兵!婚期还剩几日?柴皓握紧拳头,杀意凛然。
仅剩十日了...方金芝低声道。
十日足矣!擂鼓聚将,即刻发兵!
柴皓提起苍龙曜日枪,大步踏出帅府,杀气直冲云霄。
咚!咚!咚!
聚将鼓声响彻幽州。除驻防将士外,两万大军迅速集结南门。算上留守兵力,柴皓麾下已近四万之众。自梁山北上不过数月,兵力竟已翻倍。
柴皓新招募的军队并非毫无经验的新兵,更不是散兵游勇。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辽国老兵、体格强健的燕地汉人,以及不堪金人压迫从塞外逃至幽州的辽汉勇士。
这些新兵大多曾被辽国征召,具备与金军交战的实际经验。即便是未曾上过战场的,也因生长于边塞之地,个个弓马娴熟,骁勇善战。
因此即便军队规模在短期内近乎翻倍,柴皓麾下六军的战斗力依然不减。新兵很快就被原有的精锐之师同化。拥有这样两三万精兵驻守,既可主动出击以床弩阵阻击金军,又能实施坚壁清野死守幽州城。
柴皓亲率数千步骑南下时,幽州防务依然稳固。他在六军阵前策马持枪,迅速部署完毕:羽林军携带半月粮草,一人三马随他陆路南下;林冲与秦明率领龙捷军、铁骑军三千精骑由海路进发,十日后登陆钱塘湾;武松和鲁智深统辖控鹤军、虎捷军三千精锐与骑兵协同南下;王进和史文恭则统领剩余部队镇守幽州,辅佐耶律余里衍公主暂理政务。
这支近 的南征部队足以立于不败之地。留守的王进沉稳老练,史文恭颇具将才,二人皆是柴皓心腹,配合默契可保幽州无虞。耶律余里衍作为辽国公主兼柴皓未婚妻,主持内政名正言顺。
城头送别时,耶律余里衍为柴皓披上亲手缝制的雪白狐裘,柔声叮嘱:愿夫君平安归来。她目光温柔而坚毅,已初具主母风范。虽未正式完婚,她早已视自己为柴皓的妻子,也明白这位英雄未来必将成就大业,身边不会只有她一人相伴——梁山之上,尚有扈三娘与李师师在等候。
耶律余里衍并不在意这些,或者说,既然爱上了柴皓这般出众的男子,便该接受与他相伴的命运。
此刻她送别柴皓出征,唯一的祈愿,便是她的夫君能早日平安归来。
良人征战,平安即好!
柴皓懂得耶律余里衍的心意,望着那件饱含情意的狐裘,心中感动,握住她的手道:“守好我们的家,等我凯旋!”
他口中的家,自然便是幽州。
在耶律余里衍依依不舍的注视下,柴皓跨上照夜玉狮子,身披白袍银甲,外罩白狐裘,迎着九月的秋风,率领八百羽林铁骑疾驰南下。
与此同时,林冲、秦明、武松、鲁智深四将精心挑选六千精锐步骑,骑马赶赴蓟州,再由平海军、定海军护送,乘船南下。
北风呼啸,草木凋零。
幽燕虽非塞外,但九月深秋,西北风已凛冽而至。
此时乘船南下,正是顺风而行,若全速前进,不出十日,大军便可抵达江南。
而柴皓率领的八百羽林轻骑,一人三马,日夜兼程南下,若要十日内抵达江南,每日需疾驰两百余里。
这支以霍去病漠北铁骑为典范训练的羽林军,对此毫不畏惧。
甚至可能比走海路的六千大军更快一步。
八百羽林,两千余匹雄健战马,如旋风般掠过涿州、易州,自高阳关直入大宋河北路。
沿途守军皆不敢直视!
“这煞星杀气腾腾地南下,又要去做什么?”
“莫非是再去汴梁抢花魁?”
雄州城头,退守此地的童贯远远望见柴皓率军掠过城下,牙关发颤,低声嘀咕。
然而,他连出城询问的勇气都没有。
昔日金军南下,童贯十万宋军望风而逃,唯有柴皓孤军北上抗金,并大败敌军。
因此,童贯心虚胆怯,不敢与柴皓相见。
他唯恐柴皓追究其不战而逃之罪,毕竟幽州的虚权已卖给童贯,名义上仍属大宋,他本该守土尽责。
此刻童贯的心情,犹如巨鹿之战时畏缩不前的诸侯,面对大破秦将章邯的项羽,连抬头直视的胆量都没有!
所幸,柴皓似有要事在身,并未找他麻烦,童贯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柴皓率八百羽林铁骑过雄州后,经真定府一路南下,不日便抵达京东路济州——梁山泊所在之地,也是他起家之处。
至此,柴皓改走水路,自梁山泊入运河,经徐州转向东南。
大军浩荡南下,自河北至京东,官军皆紧闭城门,无人敢与柴皓交锋。
沿途百姓见之如遇神兵,纷纷传颂幽州王柴皓的威名。
七日后,柴皓率军沿运河抵达淮南东路治所楚州,距方腊占据的杭州仅三日路程。
在楚州,柴皓遇见一位故人——新任楚州安抚使宋江。
淮南东路,楚州城头。
刚上任两月的安抚使宋江立于城楼,神色凝重地望着城外运河。
一支八百人的船队正顺流而下,虽人数不多,却气势如虹。船头字大旗迎风招展,铁画银钩间透着摄人威势。
这正是威震天下的幽州王柴皓的旗帜!
那八百精锐,正是大破金国铁骑的羽林军!
这支劲旅曾随柴皓大闹汴梁,不久前更以零伤亡大败千余女真骑兵,阵斩敌将完颜宗望。
如今突然出现在楚州城外,令宋江心惊胆战。须知柴皓麾下除羽林军外,尚有数万精兵。
柴皓不是驻守幽州吗?怎会突然现身楚州?莫非...宋江身披朱红官袍,黝黑的面庞渗出冷汗,生怕柴皓是为攻取楚州而来。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