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甜婚后不久,桃源村苏家便再传喜讯——苏文的官职任命下来了。并非众人预想中留任京城的清贵闲职,而是被外放至距离京城数百里、地处西南的偏远小县——云山县,任知县。
消息传来,赵梅先是欢喜,随即又涌上浓浓的担忧:“云山县?那地方听说山多田少,民风彪悍,还穷得很!文哥儿年纪轻轻,去那里能行吗?”
苏工虽也蹙眉,但更多的是沉稳:“既是朝廷任命,自有道理。文哥儿是去当父母官,不是去享福的。越是艰苦之地,越能磨练人,也越能做些实事。”
苏甜与萧煜一同回了桃源村,为弟弟送行。如今的苏文,身量更高了些许,穿着一身崭新的青色官袍,虽依旧带着书卷气,但眉宇间已褪去了几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沉静与思索。
“姐,姐夫。”苏文见到他们,恭敬行礼。
萧煜拍拍他的肩膀,目光中带着欣赏与鼓励:“云山县虽偏,却非绝地。其地多山,亦可发展林业、药材;民风彪悍,若引导得当,便是护佑一方的力量。你此去,是挑战,更是机遇。”
苏文重重颔首,眼神清亮:“姐夫所言,正是弟心中所想。留在京中,不过案牍劳形,按部就班。外放一地,方能真正体察民情,实践心中所学。云山贫瘠,正需人为之谋划。弟不惧艰苦,只恐有负圣恩与家人期望。”
苏甜看着弟弟,心中欣慰。她拿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包袱,递给他:“这里面是一些我准备的常用成药,针对风寒、腹泻、外伤等,用法用量都写清楚了。还有一些云山地区可能常见的毒虫蛇蚁的解毒药粉。你此去,民生多艰,首要保重自身,方能造福一方。”
她又取出几本手抄册子,封面并无名称:“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水利修建、农具改良、以及几种适合山地种植的作物习性及增产要点,或许对你有用。切记,因地制宜,不可照本宣科。”
苏文接过,只觉得那包袱和册子沉甸甸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姐姐的关怀与智慧。他郑重收好:“多谢阿姐!弟定当仔细研读,善加利用。”
苏工将儿子叫到一旁,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将一枚磨损严重的旧砚台放入他的行囊,沉声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遇事多思量,拿不定主意时,可写信回来,或请教你姐夫。”
赵梅则是抹着眼泪,将连夜赶制的几身厚实衣物和一大堆吃食拼命往行李中塞,嘴里不住念叨:“路上小心,到了就给家里来信……天冷了记得添衣,吃饭要按时……”
里正王老伯和众多村民也纷纷前来送行,送上自家的鸡蛋、干粮,说着祝福的话语。他们看着这个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少年,如今即将成为一县之尊,心中充满了骄傲与期盼。
“苏知县,咱们桃源村出去的官,定是个好官!”
“文哥儿,别忘了咱们村,有空回来看看!”
苏文对着乡亲们深深一揖:“文哥,定不负乡亲厚望,亦不敢忘桃源根本。”
出发那日,天高云淡。一辆朴素的马车载着苏文和寥寥几名仆从,在家人和村民的目送下,缓缓驶离了桃源村,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马车内,苏文掀开车帘,回望那逐渐远去的、生机盎然的村落,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与决心。他轻轻摩挲着姐姐给的药包和书册,又摸了摸父亲给的旧砚台。
他知道,他的舞台,不再仅仅是书斋和考场,而是那片名为云山的广阔天地。那里有等待他去解决的困境,有需要他带领的百姓,也有等待他去实践的、属于他的“经世济民”的理想。
《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新八一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八一小说!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