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医院的工作,日复一日,仿佛一台精密而冰冷的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消毒水的气味,铁门开合的撞击声,病人(或曰囚犯)们或麻木、或焦虑、或隐忍着痛苦的面容,构成了这里不变的底色。陈墨穿行其中,白大褂是他的屏障,也是他与这个特殊世界连接的桥梁。他谨守着医生的本分,耐心、细致地处理着各种病痛,但内心深处,那片由微晶子为他开启的、关乎宇宙玄机的天地,却时常与这现实的压抑形成奇特的映照。
同牢房的几位病患,病情相对稳定,但精神上的枷锁却远比身体的病痛更为沉重。其中有一位名叫张振国的中年囚犯,因经济犯罪入狱,刑期不短。他原本是个小有成就的商人,言谈间还残留着些许过往的圆滑与精明,但眉宇间那化不开的忧郁与眼底深处时隐时现的惶恐,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煎熬。他患的是慢性胃溃疡,情绪波动时尤其容易发作。
陈墨在为他诊疗时,总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强烈的、焦灼不安的气场。张振国很少谈及自己的案情,却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对他那年仅十岁的女儿。
“……陈医生,您不知道,我闺女小时候,最喜欢骑在我脖子上看烟花……每次我出差回去,她都会跑到门口,跳着脚喊‘爸爸’……”一次换药时,张振国望着窗外被铁栏分割的天空,眼神空洞地喃喃着,声音沙哑而缥缈,“快到她生日了,也不知道……她妈妈会不会带她来看看我。上次来信说,孩子成绩有点下滑,我这心里……唉!”
他的叹息里,充满了无能为力的痛苦与自责。那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像一团滞涩的气,郁结在他的中焦(脾胃),陈墨能清晰地感觉到,这无疑是加重他胃病的重要因素。药物可以缓解溃疡的疼痛,却无法疏通那堵塞的情感通道。
这天夜里,监狱医院病区熄灯后,一片死寂。只有走廊尽头值班室透出的微弱灯光,和偶尔响起的巡逻狱警的脚步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宁静。同病房的其他人都已入睡,发出深浅不一的鼾声。唯有张振国的床铺,不时传来辗转反侧的窸窣声,以及极力压抑着的、细微的啜泣。
陈墨躺在值班医生休息室的床上,并未入睡。张振国那压抑的哭泣声,如同细微的针刺,触动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想起自己研习的八卦,想起微晶子所说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八卦,不仅是推演天时的工具,亦可洞察人事的吉凶悔吝,关键在于心念是否纯粹,感应是否真切。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能否借助卦象,为张振国窥探一丝关于家人的信息,哪怕只是给予一点虚无缥缈的希望,或许也能稍稍缓解他内心的焦灼,对他的病情有益?
这个想法带着巨大的诱惑力,也伴随着同样巨大的风险。他深知自己学艺未精,卦象玄妙,万一推算失误,给予错误的希望,岂不是更大的打击?而且,在监狱这种环境施展此类手段,若被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他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医者的仁心与对张振国处境的同情,压倒了对风险的顾虑。他决定尝试一次,但必须极其谨慎,而且,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能以笃定的口吻说出,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的探讨。
第二天下午,利用短暂的放风休息时间,陈墨找了个机会,与独自坐在角落、神情萎靡的张振国低声交谈。
“张振国,看你气色还是不好,晚上又没睡踏实?”陈墨以医生的口吻关切地问。
张振国苦涩地摇摇头:“心里有事,堵得慌,睡不着。”
陈墨沉默片刻,仿佛不经意地低声道:“我早年跟一位长辈,学过一点……占卜问事的小玩意儿,算不上什么本事,有时或许能看出点端倪。你……若是信得过,不妨静下心来,专注地想着你最想知道的那件事,我试着帮你看看,就当……就当是闲聊解闷。”
张振国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疑不定的光芒。他打量着陈墨,这位年轻的医生平时沉稳踏实,不像信口开河之人。在绝望的深渊里,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足以让人产生抓住的冲动。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陈医生……您……您说的是真的?真的能……看出点什么?”
“不敢保证。”陈墨神色平静,语气诚恳,“只是尝试,心诚则灵。你只需摒除杂念,一心想着你女儿,想着探视这件事就好。”
张振国将信将疑,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紧紧闭上双眼,双手下意识地攥成了拳头,因用力而指节发白。陈墨能感觉到,他全身的气场都凝聚了起来,那股强烈的思念与期盼,几乎形成了一种可感知的意念力。
陈墨自己也深吸一口气,默诵静心口诀,让心神沉静下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灵明独耀的状态。他并没有使用复杂的蓍草或铜钱起卦法,那太引人注目。他只是依据此刻的心念感应,结合张振国当下的状态(忧思属土,但又带有火的焦灼)以及时空方位,在心中快速进行梅花易数的心占。
片刻之后,一个卦象在他心中清晰起来——地火明夷(?)之卦,九三爻动,变卦为地雷复(?)。
陈墨心中微微一动。地火明夷,卦象是坤(地)上离(火)下,日落地下,光明受损,象征黑暗、困境、受伤,这与张振国目前的处境何其相似!而动爻在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意思是,在光明受到伤害时向南行猎,获得了大的收获,但不可急于求成。
“南狩”……陈墨心念电转,监狱的探视区,恰好在病区的南面!“得其大首”,是否可以理解为,将得到重要的消息或见到重要的人?而“不可疾贞”,则提示需要耐心等待,过程或许不会立刻一帆风顺。
再看变卦为地雷复(?),一阳初生于五阴之下,正是生机萌发、一阳来复之象!复卦主反复、回归、复兴,往往预示着离散者将归,失去的将有回复之机。
综合来看,这分明是一个先难后易、否极泰来的卦象!虽然眼前仍在“明夷”的黑暗之中,但生机已动,指向南方(探视区)将有重要的、关乎亲人回归的好消息!
陈墨缓缓睁开眼,看到张振国正紧张万分地盯着他,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怎么样?陈医生?”张振国的声音干涩而急切。
陈墨没有立刻说出卦象,而是斟酌着用词,语气平和而沉稳:“从卦象看,你目前确实身处困境,心情郁结,如同黑夜行路,这你是知道的。”
张振国连连点头。
“但是,”陈墨话锋一转,目光清明地看着他,“卦象显示,这黑暗中已有一线生机萌动。指向南方,可能会有重要的、与你心中牵挂密切相关的消息或人出现。不过,过程可能需要一点耐心,不会立竿见影。近期,或许……就在这几天内,会有转机。”
他没有直接说“你家人一定会来探视”,而是用了“消息或人”、“转机”这样更含蓄的词语。但“南方”、“生机萌动”、“几天内”这些关键词,已经像强心针一样注入了张振国的心中!
“南方?探视区就在南边!几天内?真的吗陈医生?您……您没骗我?”张振国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抓住陈墨的胳膊,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卦象如此显示。”陈墨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抚道,“但你要记住,‘不可疾贞’,保持平常心,耐心等待。过于焦躁,反而于你的身体无益。”
“我明白!我明白!谢谢您!陈医生,太谢谢您了!”张振国语无伦次地道谢,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一块浮木。尽管这希望源自于他无法理解的玄学,但在绝望的牢狱之中,这已是能获得的最大的精神慰藉。
接下来的两天,张振国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虽然依旧沉默,但眉宇间的郁结似乎散开了一些,眼神里有了期盼的光。他甚至主动配合治疗,吃饭也比往常多了些。陈墨看在眼里,既欣慰又有些不安,默默祈祷自己的推断不要出错。
第三天下午,正是监狱规定的探视时间。病区里比往常要安静许多,能去探视的囚犯都去了,不能去的则更加沉默。张振国靠在床头,看似在闭目养神,但微微颤抖的眼皮和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陈墨也在值班室里,看似在看书,实则心绪也难以完全平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走廊里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狱警的引导声——探视结束的人们回来了。张振国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眼中那期盼的光芒如同风中的烛火,摇曳欲熄。看来,希望落空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狱警走到病房门口,喊了一声:“张振国!出来一下,有你的信件!你家人的!”
信件!虽然不是亲眼见到家人,但在这高墙之内,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
张振国几乎是从床上弹了起来,踉跄着冲到门口,双手颤抖着接过那封薄薄的信。他迫不及待地当场拆开,贪婪地阅读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眼眶迅速泛红,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下来,但他却在笑,那是一种混合着悲伤、喜悦与无限欣慰的笑容。
他拿着信,激动地走到陈墨面前,声音哽咽:“陈医生!陈医生!您……您算得太准了!信!我女儿写来的!她说……她说她妈妈这个周末,就是后天!后天就带她来看我!她们已经申请获批了!就在南边的探视区!‘南方’、‘生机’……都应验了!都应验了!”
他激动得几乎要手舞足蹈,将那封视为珍宝的信紧紧捂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女儿的体温。同病房的其他囚犯投来羡慕、惊讶,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的目光。
陈墨看着他激动的样子,心中也长长舒了一口气,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不仅仅是为张振国感到高兴,更是为自己所学得到了现实的验证而感到一种深刻的震撼与欣慰。古老的智慧,并非虚妄,它真的能穿透高墙,连接人心,给予绝望者以希望的微光。
“恭喜你。”陈墨由衷地说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看来,卦象不虚。好好准备一下,后天精神点见女儿。”
“是!是!谢谢您!陈医生,您真是神了!”张振国对着陈墨,几乎是九十度鞠躬,语气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感激和敬佩,“以后您有什么吩咐,我张振国绝无二话!”
自那以后,张振国对陈墨的态度,从最初的客气,变成了近乎崇拜的尊敬。他不仅积极配合治疗,胃病也因心情舒畅而大为好转,更成了陈墨在病区一个无声的、坚定的维护者。其他囚犯间或听闻此事,虽然不明就里,但看张振国的变化和陈墨那沉稳淡泊的气度,对这位年轻的医生也凭空多了几分莫名的敬畏与信服。
这件事,陈墨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包括微晶子。但他自己,却在夜深人静时,反复回味。他感悟到,《易》之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核心并非预知吉凶的神奇,而是通过象数符号,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阴消阳长”、“物极必反”的内在规律,给人以在困境中坚守希望、在顺境中保持警醒的智慧。 它像一盏灯,不能改变脚下的路,却能照亮前方的坑洼与转角。而运用这盏灯的人,最重要的是一颗仁心。心正则感应灵,心邪则卦象偏。
这一次小小的、成功的实践,如同在陈墨的心田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深远。它不仅巩固了他对道家智慧的信心,更让他看到了这古老学问在安抚人心、甚至辅助疗愈方面的巨大潜力。在高墙铁窗的阴影之下,卦象的微光,悄然照亮了一颗绝望的心灵,也照亮了陈墨前行的医道之路。
(本章节完)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神医闯关中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