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城内,连日来的血腥与厮杀气息尚未完全散去,便被另一股沉重悲怆的氛围所笼罩。
临时设置的灵堂,设于原本的防御使府大堂,如今已是一片缟素。
白色的帷幔垂落,黑色的“奠”字触目惊心,香烛的气息混合着尚未散尽的硝烟,形成一种奇异而肃穆的味道。
灵堂中央,上好的棺椁内,马一良的遗体已被仔细清理,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武将常服,掩盖了那满身的创伤,面容经过整理,显得平静而安详,仿佛只是沉睡。
然而,这安详之下,是永远无法醒来的长眠,是英雄末路的无尽悲凉。
棺椁之前,两道身着粗麻孝服、跪坐在蒲团上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
郭雅箫一身重孝,那粗糙的麻布并未能掩盖她成熟窈窕的身姿,反而因这极致的素净,更凸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凄美。
她乌黑的秀发用一根简单的白绳束着,几缕发丝垂落在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颊旁,往日里那双充满智慧与灵动的眼眸,此刻红肿不堪,盈满了化不开的悲痛与死寂,长长的睫毛上犹自挂着未干的泪珠,如同晨露沾染在凋零的白玉兰上。
孝服的领口微敞,露出一段纤细优美的脖颈,更添几分脆弱与楚楚动人。
她跪得笔直,却又仿佛随时会碎裂的琉璃,那种混合着哀伤、绝望与一丝被仇恨点燃的坚毅的风韵,当真是应了那句“要想俏,一身孝”,只是这“俏”中,浸满了血泪,令人心碎,更令人不敢直视。
马秀英同样一身孝服,跪在母亲身侧。
她年轻娇艳的容颜被悲痛笼罩,眼神中除了丧父之痛,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对母亲的担忧。
她不时地搀扶一下似乎随时会倒下的郭雅箫,低声劝慰着,自己的泪水却也不曾停过。
卫小宝亲自主持了祭奠仪式。
他并未穿戴皇袍,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臂缠黑纱,神情肃穆。
他以圣皇之名,追封马一良为“忠勇武王”,极尽哀荣。
当着他的面,郭雅箫强忍着的悲痛再次爆发,她猛地向前跪行几步,重重叩首于卫小宝面前,抬起那张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脸庞,声音凄厉而决绝:
“圣皇陛下!一良死得冤啊!”
“那陈友谅背信弃义,郭子兴更是包藏祸心,设下如此毒计!”
“此二人不除,一良在九泉之下如何能瞑目?!”
“妾身……妾身恳求陛下,发兵擒杀此二獠,为一良,为这沱河畔数千枉死的将士报仇雪恨!”
她说到激动处,再次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只要陛下能为妾身报此血海深仇,妾身……妾身愿付出一切!”
“此生此世,为奴为婢,结草衔环,以报陛下大恩!”
她那决绝的眼神,那“付出一切”的誓言,配合着那身素缟勾勒出的动人风姿,足以让任何男子心动,甘愿为她赴汤蹈火。
然而,卫小宝看着她,眼中虽有怜悯,却更多的是清醒与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俯身,亲手将郭雅箫扶起,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雅箫,起来。莫要说这些作贱自己的话。”
他的目光扫过马一良的灵位,语气转为坚定,“马大哥不仅是你的丈夫,秀英的父亲,更是我卫小宝的挚友与肱股!”
“他的血,不会白流。”
“这仇,朕必会为他报!”
“陈友谅、郭子兴,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但你要记住,马大哥希望看到的,是你们母女平安喜乐地活下去,而不是被仇恨吞噬,更不是用这种方式来换取什么。”
“你的尊严,亦是马大哥的尊严,不可轻辱。”
他这番话,既表明了必报此仇的决心,又维护了郭雅箫的尊严,更点出了马一良的遗愿,让郭雅箫心中悲恸稍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冰冷的恨意与等待。
……
祭奠之后,卫小宝并未在悲伤中过多沉溺。
在这乱世,唯有绝对的力量和雷霆的手段,才能站稳脚跟,震慑宵小。
他当即以圣皇之名,颁布了两道震动天下的“追杀令”:
其一,追杀叛徒陈友谅!
令文中历数陈友谅背主求荣、勾结元寇、致使忠良殒命、义军惨败之罪,宣称其罪大恶极,天地不容!
凡天下义军、江湖豪杰,乃至元廷官兵,但有能取其首级献上者,赏黄金万两,封万户侯!
提供确切行踪者,亦重赏!
此令一出,陈友谅顿时成了过街老鼠,其昔日所谓的“勇猛”与“功绩”,在“叛徒”二字面前,显得如此可笑与卑劣。
其二,讨伐逆贼郭子兴!
这道命令更为严厉,直接斥责郭子兴身为抗元盟主,却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设下毒计,阴谋残害友军统帅马一良,实为抗元大业之蛀虫,汉家江山之罪人!
圣皇卫小宝,以明教教主、天下义军共主之身份,宣布郭子兴为逆贼,剥夺其一切职衔,天下共讨之!
凡其麾下将士,有能弃暗投明、擒杀郭子兴者,不但既往不咎,更予以重赏,并按其功劳授予官职!
这两道如同飓风般的追杀令,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了淮北、中原,乃至更遥远的地区!
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是空前剧烈的!
……
首先便是郭子兴集团内部的大地震!
原本,郭子兴凭借资历和权术,掌控着濠州及其周边势力,麾下也网罗了一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物。
然而,卫小宝的仙舟神迹、雷霆手段,斩杀朱重八、覆灭孛罗帖木儿,以及这堂堂正正、占据大义名分的讨逆檄文,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郭子兴统治的根基上!
檄文中指控的“阴谋残害友军”,并非空穴来风,许多内部人员或多或少有所察觉,只是以往慑于郭子兴的权势不敢言说。
如今被圣皇以如此强势的姿态公之于众,并定为“逆贼”,顿时人心浮动!
其中,尤以方国珍、陈士诚等人的反应最为激烈和典型。
他们本就是拥兵自重、并非郭子兴死忠的地方豪强或义军头领,依附郭子兴更多是出于形势考量。
如今,眼见郭子兴得罪了拥有“神魔”手段的圣皇,名声扫地,大势已去,哪里还肯替他陪葬?
崩分离析就在一念之间。
喜欢穿越鹿鼎记,帝国无疆佳丽万千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穿越鹿鼎记,帝国无疆佳丽万千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