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帝王冷妃神话版三国我在秦朝当神棍大国重坦风起月关追随曹总混三国无敌升级王内死亡作业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留里克的崛起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二回 盖苏文误入龙门阵 薛仁贵智灭东辽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诗为证:“龙门阵岂凡间有,原出天神幻化工。灭取苏文东海定,唐王方见是真龙。”

徐春和杜印元随着唐军冲入阵中,刚一进去,就听见阵中锣声轰然响起,阵门瞬间关闭。紧接着,火炮齐发,火箭如雨般纷纷射向番兵。五万番兵中,落在后面的侥幸逃脱性命,而跑在前面的则被炸得粉身碎骨,根本无法靠近阵内。单说阵中的徐春和杜印元二将,他们紧紧追杀着打着白旗的唐军。突然,一声炮响,原本在前面的两名唐将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他们发现前路被堵,后路也被拥塞,眼前尽是飞舞的鞭、剑、锏、棍,从四面八方朝他们乱打过来。二将奋力抵挡,却渐渐招架不住,心中一慌,顿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他们心里明白,此番性命怕是难保,只怕难免会被马踏成肉泥。正所谓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而周文和周武此时已经转出龙门阵,前去救援其他将领,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盖苏文,他拍马挥刀,来到阵前,大声喊道:“本帅今日前来破阵!” 薛仁贵一手拿着红旗,一手提着画戟,出阵迎战,说道:“盖苏文,你可敢亲自进入我这阵中?放马过来,吃我一戟!” 说罢,挺戟直刺盖苏文。盖苏文连忙用手中的刀急忙招架,二人你来我往,战了不到六个回合,薛仁贵便拖着戟转身进入阵中。盖苏文以为有机可乘,立刻拍马追进阵内。

他刚一入阵,外面就响起一声震天的大炮轰鸣声,中门迅速紧闭。整个大阵中,战鼓如雷般轰鸣,龙头前的大红旗猛地一摇,瞬间练成十二个火炮,从头顶上方呼啸着打了过来。与此同时,龙的四足之处也火炮齐发,后尾的火炮也紧接着接应,连珠炮般的轰鸣声震得山崩地裂。周围的大阵中,烟火冲天而起,这密集的炮火将五路番兵打得焦头烂额,死伤无数。由于番兵们毫无防备,转眼间,五路番兵就只剩下数百残兵,这些残兵个个带伤,有的断手,有的折脚,狼狈地逃回了番营。

高建庄王远远看到龙门阵如此厉害,心中明白这场战斗己方损失惨重,毫无益处。而且元帅盖苏文进入阵中,生死未卜,恐怕难以成事。此时,火炮声依旧不绝于耳,庄王担心炮火会波及到自己,觉得留在这里太过危险,于是赶忙传令,让士兵们收起营帐,向后退了十里之遥,才重新扎下营寨。此时,阵中就只剩下盖苏文一人一骑,在阵中拼命追赶薛仁贵。

没过一会儿,阵中锣声连响三声,瞬间裂开数条错综复杂的小路。盖苏文在这些乱路中东奔西走,不知不觉被引到了阵心。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传来,薛仁贵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盖苏文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前后都无路可走,被密密麻麻的乱兵重重围住。周围刀枪林立,戟棍层层叠叠,乱兵们呐喊着,挥舞着兵器向他杀来。盖苏文顿时着了慌,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刀,奋力抵挡,前遮后拦,左钩右掠,拼尽全力保护自己。

然而,他哪里知道,这龙门阵乃是九天玄女娘娘所设,其中变化多端,幻术无穷。只见黑旗猛地一摇,瞬间涌出一层攒箭手,他们张弓搭箭,瞄准盖苏文的面门,从四面八方纷纷射箭。盖苏文虽然武艺高强,刀法精湛,但面对如此众多的乱兵器同时袭来,也渐渐感到心慌意乱,实在难以招架。再加上攒箭手射来的箭雨,他更是难以躲闪。不一会儿,他身上就中了七箭,肩膀被刀砍伤,耳根被枪刺中,左腿被棍扫到,后心也被锏击中。此时的盖苏文,真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虽有力气,却难以战胜如此众多的敌人;虽有双脚,却无法逃脱这重重包围。他高声呼救,却无人应答,全身伤痕累累,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脊背。他心中暗自思忖:“我此番性命怕是要丢在这里了!”

盖苏文咬了咬牙,用尽全身力气,将赤铜刀高高举起,拼着性命,手起刀落,在乱兵中杀出一条血路,朝着西边横冲直撞,终于逃出了阵去。薛仁贵见盖苏文逃走,连忙传令,让士兵们散开龙门阵,自己则带着四员总兵,随后追杀过去。

盖苏文逃出阵后,朝着西边一路狂奔。跑了五六里路,忽然听到树林中一声号炮响起,一支人马如猛虎般冲了出来。队伍中有两员勇将,他们手持长枪,纵马而出,大声喊道:“盖苏文,你往哪里逃?我等奉元帅将令,在此等候多时,还不下马受缚!” 盖苏文见状,大吃一惊,心中暗叫:“我命休矣!唐将休要赶我!” 他赶忙兜回马头,转身就跑。

刚跑没多远,只见南边又冲来一支人马,姜兴霸和李庆先一马当先,伏兵们齐声大喊:“不要让盖苏文跑了!” 纷纷追了上来。紧接着,西边炮声响起,王新鹤和王新溪带领一支人马,如潮水般卷杀过来,大叫道:“不要放走盖苏文!我等奉元帅将令,前来擒捉于他!” 盖苏文见三路伏兵同时杀到,心中慌乱到了极点,急忙催马朝着东边拼命逃窜。

没跑多远,只见又有两员大将从斜刺里横腰冲出,正是周青和薛贤徒。他们提枪舞锏,大声呼喊着追杀过来。盖苏文被这四路追兵一路追杀,一直逃出了越虎城五里多路。此时,他远远看到自己营前庄王正站在那里。他本想下马和庄王说几句话,可又看到唐兵从四路紧紧追赶过来,薛仁贵手持画戟,在后面紧追不舍,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盖苏文心中悲痛万分,泪水夺眶而出,对着庄王哭喊道:“狼主千岁,臣一心忠心报国,无奈唐朝势力太大,我军被杀得溃不成军。如今他们追赶得太紧,臣活着不能保狼主复兴社稷,死后或许阴魂会暗中相助,再整江山。今日在马上与千岁一别,只怕再无相见之日了。” 说罢,他哭着冲过御营,朝着东边落荒而逃,拼命奔命。

薛仁贵催动坐骑,紧紧追赶,口中大喝:“盖苏文,你恶贯满盈,难逃天数!今日你的死期已到,还不早早下马受死,还想往哪里逃?今日我决不饶你,哪怕你飞上九天,我也定要追上你!” 就这样,薛仁贵一路紧紧追赶着盖苏文。

盖苏文只顾着拼命向前逃,不知不觉被薛仁贵追了五十里。他抬头一看,只见眼前波浪滔天,长江滚滚,竟然没有一条陆路可走。盖苏文心中顿时一阵狂喜,暗自想道:“如今我的性命终于可以保住了。” 他催马来到海滩边,骑着混海驹朝着水中一跃,混海驹四足稳稳地踏在水面上,摆尾摇头,朝着水中央游去。盖苏文回头,对着岸上的薛仁贵哈哈大笑道:“薛蛮子,你枉费心机,如今只怕再也奈何不了我了。你哪里知道,本帅命不该绝,有这匹龙驹宝马。我今日就要骑着它逃命去了。你们中原虽有勇将,却肯定没有这样的宝马。你若也能下得海来,本帅就把首级割下来给你;你若下不了海,那就多多得罪了,劝你还是空回越虎城去吧,不必再盯着本帅了。料想你想要取我的性命,那是绝不可能的了。”

薛仁贵立马在海滩上,听到盖苏文的这番话,微微冷笑一声,说道:“盖苏文,你有龙驹宝马,能下得海去,就以为本帅没有龙驹宝马,下不了海么?我偏要下海来,取你性命,割下你的头颅,献给我主。” 说罢,他把赛风驹猛地一纵,跳下海中。赛风驹四蹄的毫毛瞬间散开,稳稳地立在水面上。薛仁贵手持画戟,晃动着,随后朝着盖苏文追赶过去。

盖苏文坐下的马在水中游动得并不快,而薛仁贵的坐骑却如同在平地上奔跑一般,四蹄飞快地奔跑在水面上,速度极快。盖苏文回头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忍不住大叫一声:“哎呀!这真是天数已定,我合该丧于薛仁贵之手啊!” 他赶忙把马扣住,开口对薛仁贵说道:“薛元帅,我与你往日无仇,今日无怨,只不过两国相争,各为其主,所以才有这番杀戮。我等都是为了各自的主上,出力争夺江山,振兴社稷,尽忠报效,也算是做到极致了。如今我盖苏文自恨无能,屡屡损兵折将,料想难以战胜唐王,所以才败逃入海,把这东辽的江山让给你立功,这也不为过吧。难道你就不肯放过我一条性命,又下海来非要取本帅的首级不可?”

薛仁贵说道:“并非本帅执意要取你性命,不肯放过你。只是你自己行事不当,当初不该下战书到中原,得罪大唐天子。你在战书中大话连篇,言辞十分不敬。天子对此恨之入骨,一直牢记在心,还将此事托付给本帅,非要取你这颗首级不可。这实在不关我个人的事,我也只能奉命行事,送你性命了。” 盖苏文听了这番话,心中懊悔至极,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我虽当初自夸其能,得罪了大唐天子。薛元帅,你能不能救我一命呢?” 薛仁贵道:“盖苏文,你难道不知道吗?古语说得好:‘阎王判定三更死,并不相留到四更。’我若容情放你逃走,岂不是自己要犯下抗旨的大罪?” 盖苏文无奈地说:“也罢,你既然不相容,那就暂且停住马,拿我这头去吧。” 说罢,他把赤铜刀往自己颈项中一横,用力一刎,头颅瞬间落入水中。

薛仁贵见状,赶忙用戟尖挑起盖苏文的头颅,挂在腰间。只见盖苏文颈中呼地涌起一道风声,透起后现出一条青龙。青龙望着薛仁贵,把眼珠一闭,头一点,竟朝着西方天际腾云而去。随后,盖苏文的身子鲜血一冒,落入水中,沉入了海底。而他的那匹坐骑则游水前行,去投靠别的主人了,暂且不表。可怜一员东辽大将,就这样顷刻之间死于非命。正如诗中所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苏文一旦归天死,高建庄王霸业荒。”

薛仁贵得到盖苏文的首级后,满心欢喜。他纵马回到岸上,立刻同诸将领兵返回。他把盖苏文的首级高高挂在大纛旗上,士兵们齐声欢呼喝彩。他们打从番营前经过,番营中的小番们抬头一看,早已看见元帅的头颅挂在旗竿之上,吓得连忙如飞一般,跑回御营报告,暂且按下不表。

先讲薛仁贵回到三江越虎城中,安顿好大小三军,然后来到银銮殿,向朝廷禀奏道:“陛下在上,臣摆下龙门阵,杀伤番将番兵不计其数,将盖苏文追赶到东海,逼迫他自刎,现在已经取到他的首级,前来缴旨。东辽失去大将,从此便可平定了。” 朝廷听了薛仁贵的奏报,龙颜大悦,下令将盖苏文的首级在东城示众,又传下旨意,命令薛王兄明日兴兵,一举将庄王擒来见驾。薛仁贵口称领旨。当晚,众人各自回营,安歇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薛仁贵正要点兵去捉拿庄王,军师徐茂功急忙劝阻道:“元帅,不必兴兵。庄王马上就会前来归降我邦了。” 薛仁贵听从了军师的建议,果然没有发兵,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番邦高建庄王,在御营中听闻盖元帅已死的噩耗,顿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他仰天长叹道:“孤家自幼登基,身为东辽国之主,受三川海岛的朝贡,长久以来享受太平,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和损兵折将之事。怎奈近来被天朝兴兵征剿,我军竟无一阵能够取胜,被打得节节败退,势如破竹,关寨尽失,折损的兵将不计其数,真是一败涂地。如今盖元帅归天,我深知已无力再整顿东辽,收复故土。如此一来,我还有何颜面活在这世上,倒不如自行了断。”

一旁的扶余国大王张仲坚,赶忙上前劝阻道:“王兄,何必如此灰心丧气。自古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况且大唐天子仁德兼备,四海闻名,天下皆知。只因王兄麾下的元帅盖苏文,自恃骁勇,又夸口飞刀厉害,才惹来这场祸端。如今他已自投罗网,给东辽带来如此大难,这一切或许都是天数注定。如今元帅已死,王兄何不献上降表,归降大唐,以保性命,日后再慢慢整顿海东,复兴社稷,这又有何不可呢?”

高建庄王叹息道:“王兄,你有所不知。大唐势力强盛,其兵马历经多年征战,长途跋涉,才征服我邦,又怎会轻易容我重兴社稷?” 张大王说道:“王兄,不必担忧。唐天子乃仁德之君,绝不会贪图东辽这点疆土。王兄若肯献上降表,待我前往唐邦,面见天子,从中斡旋说和便是。” 庄王听后,心中大喜,当即写了一道降表,交给张仲坚。

张大王迅速将一切安排妥当,辞别庄王,出了番营。他跨上雕鞍,带领八员亲随将官,朝着三江越虎城疾驰而去。到了东门,他抬头对着城上喊道:“城上的军士听着,快报与大唐天子知晓,今有扶余国王张仲坚,有事要面见万岁。” 城上的军士听闻,连忙禀报给守城官。守城官不敢耽搁,即刻进宫,来到银銮殿拜见天子,奏道:“陛下,城外有扶余国王张仲坚,有事求见万岁。” 天子问道:“他有何事要见寡人?” 徐茂功在一旁说道:“他前来求见,想必是为东辽国投降之事,陛下可速速宣他进宫朝见。” 天子随即下令宣张仲坚进见。

守城官领旨出宫,来到东城,放下吊桥,让张仲坚入城。张仲坚进宫后,走上银銮殿,俯伏在地,上奏道:“天朝圣主龙驾在上,臣扶余国张仲坚前来朝见,愿我王圣寿无疆。” 天子说道:“王兄平身。” 张仲坚口称 “领旨”,双手捧着笏板,恭敬地站在一旁。天子又问道:“不知王兄见朕,有何奏章?”

张仲坚低头称臣,说道:“陛下在上,臣本无事不敢轻易踏入银銮殿,今日有事前来,冒犯天颜,罪该万死,还望圣天子赦罪。” 天子道:“王兄既有事前来,何罪之有,奏来便是。” 张仲坚说道:“陛下在上,高建庄王虽犯下欺君大罪,但皆是因误听盖苏文之言,才有今日之祸事。如今盖苏文已被我王名将追杀至东海,身亡命陨。庄王追悔莫及,因此臣斗胆前来,冒犯天威,为其说和。陛下若肯接纳,现有高建庄王的降表在此,请圣上御览。” 天子说道:“既然王兄呈献降表,呈上来让朕看看。” 近侍领旨,接过降表,铺展在龙案之上。

天子仔细观看,只见降表上写道:“南朝圣主驾前:小邦罪臣庄王叩首朝拜,愿天朝皇爷圣寿无疆。臣愚昧无知,误听盖苏文之言,扰乱天心,致使国政失序,对陛下极为失礼,罪莫大焉,冒犯了天颜。因此引得我王御驾亲临敝邑,让圣心操劳。臣又未能率领文武官员到边境迎接圣驾,早日招安,献上降表归顺,以避免后患,反而轻信众臣谗言,一时之间藐视圣主,屡屡纵容将士横行霸道,欺负我王,全然不顾天理,这才导致了这场残酷的杀戮。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致使臣的文武官员尸骸暴露,士兵们遭受刀伤剑砍。盖苏文虽声称保护国家,实则助纣为虐,使我江山败落,文武官员惨死。如今他虽已被我皇名将薛元帅取了首级,但臣仍痛恨不已。臣深知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难以饶恕,本应献上头颅,以赎前罪。然而,臣实在并无欺君之心,陛下圣明,定能洞察。恳请陛下饶恕臣的罪过,容臣复兴社稷,重整乾坤,臣将感恩不尽,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此后绝不再兴兵侵犯。望主上容纳,臣深感陛下的仁德。”

贞观天子看完降表,十分高兴,说道:“既然王兄不畏艰险,前来讲和,寡人岂有不准之理。” 说罢,收下了降表。张仲坚谢恩完毕,退出午门,径直回到番营,与庄王相见,回复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第二天,唐王留下兵马三十余万,偏正将领八十二员,并降下一道旨意,命使臣送到庄王帐下,让其掌管东辽,重开社稷,复兴江山,此般事宜不必详述。当下便开始选定黄道吉日,准备班师回朝。徐茂功掐算阴阳,选定了一个吉日。大元帅薛仁贵将全部人马调出越虎城,整顿得整整齐齐。各位大臣、老将以及爵主们,都身着崭新的装束,在外等候。底下的总兵、先锋、游击、千总、把总、百户、守备等一应武职大小官员,个个头戴明晃晃的头盔,身披闪亮的铠甲,骑着骏马,手持兵刃,分班侍立。

贞观天子头戴闹龙金冠,身披绛黄色蟒袍,腰间系着金镶玉带,骑着日月骢马,出了越虎城。随后降旨宰杀牛羊,祭祀军旗。仪式完毕后,天子亲自为众将献上御酒三杯,众将拜过军旗,正准备起兵班师之际,高建庄王和张大王骑着快马赶来,拜伏在地,说道:“南朝圣上,今日陛下班师回朝,臣无贵重之物进献,特献上金银二十四车,聊表臣心。愿陛下一路平安,顺利抵达长安。” 天子大喜道:“承蒙二位王兄的美意,又献上金银给朕,让寡人能欢欢喜喜地班师回朝,真是寡人的荣幸。二位王兄不必远送,各自回去守护社稷吧。” 庄王和张大王口称:“愿我王万岁,万万岁。” 二王谢过圣驾,退回三江越虎城,坐在银銮殿上,召集两班文武官员,传下旨意,命令各路该管官员调兵点将,镇守地方。张仲坚则回到扶余国,料理国政,继续做他的霸主。此后,庄王子孙复兴东辽,直至唐朝灭亡,东辽都不敢侵犯中原。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单说大元帅薛仁贵,带领大队人马,排列整齐队伍,开始起程。队伍后面,程咬金、尉迟恭、徐茂功三人护驾。罗通、秦怀玉、尉迟宝林、尉迟宝庆、程铁牛、段林等人,分别掌管五营四哨。前后左右营的军卒们,队伍严整。三声炮响过后,大军离开了越虎城。一路上,军旗飘扬,号带飞舞,士兵们齐声喝彩,马蹄扬起滚滚沙尘,浩浩荡荡地驶出东辽边界。大军沿着海岸,翻山越岭,穿过荒僻之地,在崎岖险峻的道路上行进,如穿越虎穴一般艰难。每日太阳升起便赶路,太阳西沉便停兵扎营。日夜兼程,饿了就吃饭,渴了就饮水。就这样,在路途中耽搁了数月之久,终于来到了中原的山东登州府。

当地官员听闻消息,赶忙精心筹备,迎接天子御驾,将天子一行人安排在登州城内驻扎。随后,连发三骑报马,前往长安报信。在长安,殿下千岁李治和首相魏征料理国事,传下旨意,让巡城都御史发布禁约告示,张贴在京师各处,让百姓们知晓。

这一日,朝廷大军离开了山东,穿州过府,一路上百姓们手持香花灯烛,夹道迎送。不到三天,大军便抵达了长安。元帅薛仁贵传令,让大小三军在城外教场屯扎,随后带领偏正将领,陪同朝廷进入光大门。只见城中百姓家家关门落锁,户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文武衙门纷纷搭台唱戏,歌颂朝廷的功绩。

再说殿下李治,同魏征出了午门,迎接天子登上金銮殿,天子登上龙位。先是殿下李治上前朝拜,随后魏征也行三呼之礼。接着,三阁、六部、九卿等文武一众大臣,依次朝拜。之后,大元帅薛仁贵俯伏在台阶下,说道:“陛下龙驾在上,臣薛礼前来朝见,愿我王万岁,万万岁。” 天子说道:“王兄平身。” 底下周青、薛贤徒、王新鹤、李庆先、姜兴霸、周文、周武、王新溪八员总兵,一齐跪在金阶之下,朝贺完毕。

天子传下旨意,宰杀牛马,命令元帅带领众将再次前往城外教场,祭奠太平旗。此时,只见祥云呈现祥瑞之色,仿佛预示着兵甲即将洗净战火的硝烟。祭奠仪式结束后,朝廷备下美酒,犒赏大小三军。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古典白话合集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命葬师替嫁后我被大佬缠上了大乾镇魔人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都市无敌战神当上赘婿的我只好读书成圣了剑气九万里米漫中的黑暗征战之途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天地不仁之龙啸苍穹我在华山刷副本曹贼休走他有另一面六零悍妻整天想着搜刮各国粮仓史上最强侯爷村野小圣医绝世妖帝无敌的恶魔果实能力者实习神医女帝:最强双修混沌体
经典收藏宣和轶事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三国之重振北疆梦醉江山上辈子,下辈子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帝皇绝宠猫妃追随曹总混三国渣了良家男后他成了腹黑权臣和离后,替嫁医妃带崽宠冠全京城抗战之喋血雄心最强九千岁:从假太监到摄政王大明海兵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秦君临天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兴晋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十七世纪富二代风雪战火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大禹逍遥王爷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嘉庆变法:数据治国权香枭婿侯门第一纨绔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太子无敌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左传游记大唐仵作笔记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