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你是明珠,莫蒙尘不让江山无敌升级王内我在秦朝当神棍退下,让朕来史上最强侯爷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生存作业魏武侯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五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平辽王双美团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诗为证:“金绣双花福分高,赤绳缘巧配英豪。一朝得受藩王爵,鸾凤和鸣瑞圣朝。”

话说程咬金下了轿子,见到柳刚父子,满脸笑容,呵呵笑道:“亲翁,不必多礼。今日我是来迎接侄媳的,快请令嫒上轿吧。” 柳员外父子连忙连声答应,将程咬金迎进大厅。父子二人正要下拜,程咬金赶忙扶起。众人坐下后,寒暄了一番,喝了三盏香茗。柳刚父子在一旁相陪,柳刚说道:“承蒙老千岁大驾光临,只怕小女福薄,消受不起。还请老千岁先回,老夫亲自送小女到王府,另外还有些薄礼相送。” 程咬金听了,十分高兴,说道:“这就不必麻烦了。本藩先行一步,还望转告令嫒,舍侄在王府等候与她团圆。” 说完,便起身与柳员外告别,在大门上了轿子,吩咐各位官员与护国夫人一同送柳金花回王府。官员们纷纷跪地应道:“是。” 随后,程咬金便先行离开了。

之后,各位官员与柳刚来到大厅,相互见过礼。这时,金花也已准备妥当,转身出来。本宅的家人妇女,簇拥着半副銮驾,前呼后拥,还有兵丁护从。随着一声炮响,队伍启程。各位官员与柳员外也一同起身,离开柳家庄,朝着绛州城走去。一路上风光无限,暂且按下不表。

队伍来到王府辕门,三通奏乐,一声炮响,两旁的官员纷纷跪地迎接夫人。金花进入王府,一直来到后殿才下轿。薛仁贵早已在此等候,上前迎接。金花下轿后,先拜见了父亲,随后与薛仁贵夫妻相见。柳员外走上前来,向薛仁贵赔罪,薛仁贵连忙说道:“岳父,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日后我们少不得一同享受荣华富贵,这都是小婿命中所定。” 柳员外听后,辞别出府,回家去了。

平辽王薛仁贵与夫人在王府后堂设宴,共同举杯,倾诉着多年来的离别之情,其中的种种,在此就不详细叙述了。过了一会儿,薛仁贵传令出来,让文武官员各自回衙署,不必在此伺候。外面的官员们齐声答应,纷纷回衙,暂且不提。

再说柳员外回到家中,与院君商议,准备了三千两银子送给程咬金,给各位官员每人送银三百两,兵丁等杂役也都有赏赐。由于时间紧迫,嫁妆来不及准备,便折成了一万两银子。程咬金看到礼单后,对薛仁贵说:“令岳送我三千银子,我实在不敢接受。” 薛仁贵说道:“有劳您亲自跑这一趟,这银子您就收下吧,不必过于谦让。” 程咬金这才说道:“又让令岳破费了,老夫只好收下。”

再说说王茂生,自从金花出门后,破窑里只剩下一些破旧的家什。他收拾好后,发现顾氏乳娘也跟随小姐进了王府,窑中顿时冷冷清清。王茂生回到自己家中,对毛氏抱怨道:“薛礼这小子,做了王位就忘本了,说派人来接我,到现在也没见个人影。” 他整天在门口走来走去,东张西望。毛氏大娘见他这副模样,觉得好笑,说道:“官人,他不来接咱们,咱们就去贺他。” 王茂生觉得有理,可又发愁拿什么东西去贺喜。想了想,他说:“也罢,把两个空酒坛装上两坛水,就说是送酒给他。他现在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了,肯定不会仔细看,这样咱们就能进去见他,说不定还能得些好处。” 夫妻二人商量好后,第二天,果然挑着两坛水,带着毛氏,前往绛州。

他们来到王府辕门,只见前来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到号房挂号,然后由号房禀知中军,中军再将礼物送进王府,收与不收,由里面传出来消息。王茂生夫妻站在辕门外,那些人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睬也不睬。这时,巡官大声呵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竟敢把这破担子放在这里,还不快挑开!” 王茂生赶忙说道:“军爷,我和千岁爷是结义弟兄,麻烦您通报一声,就说我王茂生夫妻要见他。” 巡风听了,嘲笑道:“你这瞎眼的奴才,我们千岁爷怎么会和你这叫花子结义,别在这儿找打,赶紧挑着担子走开!” 王茂生无可奈何,这才深切体会到做官的威风。他只好把担子挑到一旁,让妻子看守,自己来到签房。只见签房里投的帖子很多,负责的人也来不及仔细查看,王茂生便趁机把自己的帖子混在其中。签房的人将帖子收齐后,送给中军,中军又递到王府里面。

此时,薛仁贵正与程咬金交谈,感谢他帮忙迎接夫人。传宣官进来禀报道:“外面各府行台、节度,还有族中的人,都送来了手本、帖子和礼单,请千岁爷过目。” 薛仁贵看了之后,对传宣官说:“各府等官员三日后再来相见,族中送来的礼物,将原帖退回。你去告诉他们,千岁爷不是本地人,是东辽国人,在这里没有什么族亲。让他们都回去吧。” 程咬金在一旁说道:“等等,平辽公,这些可都是当地的大族,你不收他们的礼,还说自己是东辽国人,这不明不白的,跟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薛仁贵便将自己未发迹时的遭遇,向程咬金详细说了一遍:“老千岁有所不知,晚侄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去伯父家中借五斗米,他们不仅不肯借,还叫庄客把我打了出来。多亏了王茂生夫妻,救了我的性命,我才在破窑中与他们结义。”

程咬金听后,说道:“这也怪不得你。老夫年轻时,也曾打死过人,被关进牢里,那时没有亲人来看顾。后来遇赦出狱,结识了结义哥哥尤俊达,才做出了一番事业。对于那些势利的人,我向来不屑一顾。如今你族中也有这种势利之人,礼物不收也罢,把他们传进来,每人罚三碗粪清水,让他们知道厉害,再打发他们回去。” 薛仁贵连忙说道:“礼物不收就已经够了,罚粪清水这种事,实在使不得。” 于是传令,一概不收族中礼物。程咬金又说:“你再把帖子拿过来看看,里面的人有好有坏,难道要一概回绝吗?” 薛仁贵觉得程咬金说得在理,便说道:“老千岁所言极是。”

薛仁贵拿起帖子仔细查看,其中有一帖上写着:“眷弟王茂生,拜送清香美酒二坛。” 薛仁贵见了帖子,十分高兴,对程咬金说:“方才晚侄提到的恩哥恩嫂,我正打算派人去接他们,没想到恩哥今日就来了。” 程咬金笑着说:“我说什么来着,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薛仁贵一面传令,回绝合族众人;一面吩咐大开正门,迎接王老爷。这一声传话,外面的人都听到了。

巡风把总等人一听千岁要出来接王老爷,吓得胆战心惊,赶忙走上前,见到王茂生后,“扑通” 一声跪下,说道:“小人们有眼无珠,多有得罪。求王老爷在千岁面前美言几句,千万别提小人们的不是。” 说着,就连连磕头。王茂生得意地说:“起来吧,我早就说我和千岁爷是结义弟兄,你们偏不信,现在磕头也晚了。” 巡风见势不妙,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一封银子,塞给王茂生。王茂生接过银子,揣进怀里,心想:“今天可算是开张大吉了。”

只听里面击鼓三通,有人报说:“千岁出来,接王老爷。” 王茂生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稀里糊涂地就被迎了进去。薛仁贵一见王茂生,立刻叫道:“恩哥,兄弟正打算差人去接您,没想到哥哥您先到了,恕兄弟有失远迎之罪。” 王茂生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 两人一同走进银銮殿,来到后堂,相互见礼。王茂生说:“你嫂嫂毛氏,也在外面。” 薛仁贵赶忙吩咐准备轿子,让毛氏进来。毛氏由几名妇女陪着,在外面上了轿,来到后堂。那两坛 “酒” 也被挑了进来。薛仁贵夫妻向哥嫂拜谢,然后请嫂嫂到里面去。金花和毛氏一同走进内室,暂且不表。

薛仁贵吩咐家将,把王老爷送的酒拿上来。王茂生见了,顿时满脸通红,心里暗叫不好:“这哪是什么酒,分明是两坛清水,要是打开可就露馅了。” 他心里正着急,家将已经按照吩咐,打开了泥封的酒坛。家将闻了闻,发现没有酒气,仔细一看,原来是水,便禀报道:“千岁爷,这不是酒,是水。” 薛仁贵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呵呵大笑,说道:“拿大碗来,本藩要连饮三碗。正所谓‘人生情义重,吃水也清凉’。” 说着,便端起碗,将水一饮而尽。王茂生见此情景,既尴尬又感动,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薛仁贵喝完水后,当即封王茂生为辕门都总管,掌管一应大小事务。还下令,以下文武官员,都要先向王茂生呈上手本禀报,然后才能行事。这下,王茂生可算是一步登天,平步青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随后,薛仁贵又请程咬金与王茂生相见。王茂生见到程咬金,正要下跪,程咬金连忙说道:“如今你是平辽王的恩哥,和我子侄一样,以后不必行此大礼。” 接着,程咬金吩咐设酒,为王茂生贺喜,这些暂且不表。

另一边,传宣官来到外面,对那些送礼的人说:“千岁爷不是本地人,是东辽国人,礼物一概不收。请各位回去吧,不必在此等候。” 薛氏族中众人一听这话,都觉得扫兴。他们商议着送三千两银子给程咬金,看这件事能否通融。又听到传宣官说薛仁贵是东辽国人,礼单一概不收,众人将信将疑。这时,又听到击鼓开门,说是迎接王茂生,薛雄员外说道:“那王茂生不过是个卖小菜、背篓子的,他妻子也就是个卖婆,没想到王府居然大开正门迎接,看来他和王爷的关系不一般。我是王爷的嫡亲叔父,他难道还能不认我?” 旁边有一人姓薛名定,开口说道:“王小二夫妻都能被接见,叔父和王爷同姓,没有不见的道理。” 薛雄员外想起之前对薛仁贵的所作所为,懊悔不已,心想只能去央告王茂生了。于是,他赶忙准备了三千银子,第二天,先花银子打通衙门的关节,央请传宣官把银子送给王茂生,然后再把礼单送进去。传宣官说:“这可使不得,王爷出令如山,我可不敢再去禀报。” 巡风却在一旁说道:“昨天王老爷得罪了他,差点惹出大事。他可是千岁爷的叔父,通报一下也无妨。况且王老爷收了银子,还怕什么。”

再说王茂生,他本是个穷人,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如今见了这三千两银子,心里犯起了嘀咕:“我可没这么大的胆子拿这注财喜,得和程千岁商议商议。况且他是前辈,和仁贵交情又好。” 主意已定,王茂生来到程咬金面前,说道:“程老千岁,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程咬金问道:“茂生,你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王茂生便把薛雄员外想认侄儿、送礼庆贺却被拒收,如今又请他帮忙,还送了三千两银子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程咬金听后,说道:“老王,你可别哄我。这银子咱俩得对分,你可别私下藏起来,我可会查的。” 王茂生连忙说道:“我要是想独吞,就不会来跟老千岁说了。” 于是,两人一同来见薛仁贵。

此时,薛仁贵正在大发雷霆,说道:“这些狗官,昨天已经把礼单退回去了,今天又送来,简直混账,该斩该打!” 传宣官吓得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程咬金问道:“平辽王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薛仁贵说:“老柱国有所不知,昨天寒族的人来送礼,想认我这个王爷。我已经把礼单退回去了,不想认他们这些势利小人。今天他们又来纠缠,您说可恼不可恼。” 程咬金劝道:“世态炎凉,这也是常有的事。如今你做了王位,要是不认族中之人,难免让人觉得你气量小。” 薛仁贵说:“他们都是无情无义之辈,王恩哥送来两坛水,我都喝了三碗,这些人实在可恶,一定要严惩。” 王茂生连忙跪下说道:“使不得,这样会让人说兄弟你不近人情,做了藩王就欺负亲族。这礼还是收下吧。” 薛仁贵赶忙扶起王茂生,说道:“既然老千岁和哥哥都这么说,那就吩咐把礼物全收了,替我多多拜谢各位老爷,改日我再亲自道谢。” 传宣官领命,传出话去。薛氏合族众人见礼物被收下,都欢欢喜喜地回家了。其实,薛仁贵心里明白,这是程咬金和王茂生在中间周旋,他也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这些事暂且不表。

王茂生做了辕门都总管后,身着冠带,荣耀无比。那些大小文武官员,哪个敢不奉承他,个个都尊称他为王老爷。薛仁贵对他也是言听计从,文武官员要见薛仁贵,都得先打通王茂生的关节,才能进见。王茂生借此机会,足足捞了几万两银子。后来,程咬金督造王府的工程完工,准备回朝复命。薛仁贵送给他三千两程仪,还设酒为他送行。次日清晨,薛仁贵送出十里长亭,文武百官也都送出境外。程咬金满载而归,一路上风光无限,朝着长安而去,这其中的种种,暂且不表。

且说风火山樊家庄的樊洪海员外,一日对夫人潘氏说道:“咱们俩年纪都大了,膝下没有儿子,只生了个女儿叫绣花。十三年前,女儿被风火山的强盗强行掳去,多亏薛仁贵出手,擒住了三个强盗,救了女儿。当时我就把绣花许配给了他,因他急着投军,便以五色鸾带作为定情信物。可他这一去,许久都没有音信。我本想给女儿另寻一门亲事,好让她日后有个依靠。但女儿发誓绝不改嫁,一心守着薛礼,我们也强求不得。若不是薛仁贵相救,女儿恐怕早已失身于强盗,没有好下场,所以她才忍耐至今。只是咱们老了,以后无人养老送终。这几天,我听周围的人三三两两地传言,说薛仁贵跨海征东,在海滩救了皇上,立下大功,平定了东辽,如今班师回朝,被封为山西全省的平辽王。他上管军,下管民,文武官员都受他节制,拥有先斩后奏之权。手下还统领着十万雄兵,镇守绛州。前一程千岁到他家中,接走了护国夫人,难道他就把我女儿给忘了不成?”

潘氏夫人听了,十分惊喜,问道:“这话是真的吗?” 员外说:“我一开始也不信,就派人到绛州去打听,结果句句属实。本指望他能来接女儿去上任,可都过了半个多月了,也没见他派人来,这是为何呢?” 夫人说:“员外,你可别犯傻了。前年薛礼就说过他有妻子,你当时跟他说,女儿愿做偏房,所以才用鸾带定下了亲事。咱们就女儿这一个嫡亲血脉,咱俩这两把老骨头,日后还得靠她埋葬。女儿做了王府的偏房,也不算辱没了咱们。你别固执己见,非得等他来接。绛州路途又不远,咱们备好嫁妆,亲自把女儿送到王府,他见了那五色鸾带,难道还能不收留?”

员外听了,点头说道:“你这话在理。” 于是吩咐庄客们准备好嫁妆,雇了大船,又把这事告知了女儿。绣花听闻,心中大喜,连忙精心打扮起来。这一打扮,更显得她天姿国色,犹如月宫中的嫦娥下凡。打扮妥当后,员外取出那五色鸾带,带着夫人和女儿上了船,一路朝着绛州而去。到了绛州,船停泊在码头,他们在馆驿安顿下来,并扯起一面旗,上面写着 “王府家眷” 四个字。

府县的官员得知后,赶忙前来迎接。员外跟他们说起事情的缘由,府县官们听了,对员外极为奉承。随后,众人一同来到王府辕门。只见辕门处弓上弦、刀出鞘,两面大黄旗高高飘扬,上面写着 “平辽王” 三个大字,还有许多官员在来来往往。员外见此阵仗,心中不禁害怕起来,不敢贸然上前。府县官见状,说道:“您先到奏事房中坐坐,我们去禀报都总管王老爷,之后再来请您去见王爷。您把那五色鸾带交给我们,我们拿去给王老爷看。” 员外便把鸾带交给了府县官。

府县官拿着鸾带,急忙来到总管房,向王茂生禀明情况:“樊家庄的樊洪海员外,多年前有个女儿叫绣花,曾与千岁爷有过婚姻之约,现有五色鸾带为证。如今他亲自把女儿送来了,不知此事是否属实。我们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总管老爷转达千岁爷。” 王茂生听后,说道:“二位请回,我这就去见千岁爷。” 府县官拱手告辞,回去回复员外,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王茂生拿着鸾带,径直来到王府内堂,见到薛仁贵,说道:“千岁爷,恭喜啊!如今樊家庄的樊洪海员外夫妻,亲自送小姐来与您成亲。” 薛仁贵一时竟想不起来此事,听了王茂生的话,便问道:“恩哥,哪个樊员外送小姐来?这是怎么回事?” 王茂生说:“当年您在樊家庄降伏了三个大盗,员外就把女儿绣花许配给了您,还以五色鸾带作为定情信物。方才府县官这么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薛仁贵低头沉思片刻,恍然大悟道:“啊,确实有这么回事。我出去十多年了,把这事都给忘了。现在员外在哪里?” 王茂生说:“他们的大船停在码头,员外正在奏事厅等候,兄弟您赶紧派人去接吧。” 薛仁贵说:“我还以为时间久了,她另嫁他人了呢。我到任之后,有了原配夫人,所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如今员外亲自送小姐过来,我怎能不去迎接呢?不过,此事还得与夫人商议一下。夫人若肯收留,我就派差官前去迎接;若不肯,也只好打发他们回去了。” 说完,对王茂生说道:“哥哥,等我见过夫人,再跟您说。”

薛仁贵来到后堂,对夫人说道:“夫人,我有件事想和您商议。” 夫人问道:“相公,有什么事要和妾身商议?” 薛仁贵便把当年出门投军,路过樊家庄,员外留他吃饭,说起风火山强盗姜兴霸等人要强逼员外女儿成亲,他路见不平,降伏了三个强盗,那三人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员外便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他当时表明家中已有妻室,员外说女儿愿做偏房,他便以鸾带为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夫人讲了一遍。最后说道:“夫人,您说这事是不是挺巧的?我现在想打发他们回去,您意下如何?”

夫人听了,说道:“相公,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既然与樊小姐有婚约,员外夫妻又亲自送她过来,哪有不接的道理。以后我就把她当作姊妹相称,要是相公不派差官去迎接,妾身就亲自去接。” 说完,便吩咐侍女们准备轿子,要去接樊小姐。左右侍女齐声答应。薛仁贵见状,说道:“有劳夫人了,还是烦请恩哥同府县官前去迎接吧。”

王茂生带着千百户把总等执事人员,先来到奏事厅,问道:“府县官在吗?” 绛州府龙门县的官员连忙起身答道:“卑职在。” 王茂生说:“千岁爷有令,让你们二位同我去接樊小姐。” 府县官应道:“是。” 樊员外抬头一看,认出王茂生就是当年那个肩挑背篓做小买卖的王小二,如今却身着圆翅乌纱、圆领红袍,带着数十名家丁,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员外叫道:“王茂生,你还认得我吗?” 王茂生转过头一看,说道:“是员外啊,小官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王茂生以前做买卖时,常到樊家庄,所以认得员外。

闲话少叙,且说王府派出许多衙役,准备了两乘大轿,还有数不清的丫环妇女。王茂生带着兵丁、千百户以及府县官,浩浩荡荡,员外也坐上了轿子,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朝着码头走去。到了码头,府县官侍立两旁,接着樊夫人上了轿,随后樊小姐也上了轿。三声炮响过后,队伍启程返回王府,一路上前呼后拥,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热闹非凡。

队伍来到王府辕门,又是一声炮响,正门大开,鼓乐齐鸣。轿子一直抬到银銮殿,樊小姐下轿后,与薛仁贵的原配夫人相见。樊小姐再三推辞,坚持要行拜见之礼,说道:“夫人在上,贱妾樊氏拜见。” 夫人见樊小姐容貌如花,心中十分欢喜,说道:“贤妹,何必如此客气。” 于是,二人便以姊妹相称,相互拜见。

当下,众人选定吉日,查看历本,发现今日正是黄道吉日,天喜星高照。薛仁贵赶忙唤来宾相,就在后殿为自己和樊小姐举办了成亲仪式。薛仁贵心中大喜,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贤德的原配夫人,成全了这桩好事。此后,薛仁贵将妻妾分为东西两房,并修表进京,向皇上奏明此事。皇上降下旨意,封樊氏为定国夫人,薛仁贵等人谢恩,此事暂且不表。

次日清晨,薛仁贵带着妻妾拜见恩哥王茂生和恩嫂,又请樊员外夫妻相见,尊他们为岳父、岳母,留他们在王府养老,共享荣华富贵。随后,薛仁贵又派人接来了柳员外夫妻,他带着两位夫人一同拜见柳员外夫妇,并吩咐设宴庆贺。外面的文武官员得知此事,也都纷纷前来贺喜,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柳员外夫妻在王府住了三天,便要告辞回家。薛仁贵夫妻再三挽留,却留不住,只好送出辕门。你道柳员外夫妻为何不肯住在王府?原来,他们家中有万贯家财,又有儿媳侍奉,在家中安享清福,日子过得也很不错,所以执意要回去。而樊老夫妻只有绣花这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儿媳,所以只能依靠女婿、女儿养老。薛雄员外同合族的人也来王府贺喜,薛仁贵这次把他们请进私衙,设下筵席款待,众人尽醉方休,然后告辞离去。

第二天,薛仁贵发布关防告示,禁止亲族随意往来,以免滋生嫌疑和人情困扰。禁令一出,谁敢前来骚扰?即便是钦差察院衙门,见到王府的关防禁约,也不敢随意出入,更何况这是王府,事关重大。王府下辖有五百多员文武官员,自然要谨慎严密。

暂且不提薛仁贵在山西安享太平之事,再说程咬金进京复命。君臣相见,程咬金朝见天子完毕,朝廷上自然有一番问答,在此也不必详述。单说程咬金退朝回到府中,裴氏夫人出来迎接,夫妻二人相互见礼后,分宾主坐下。夫人说道:“相公,朝廷事务繁忙,您辛苦了。” 程咬金笑着说:“夫人有所不知,若不辛苦,怎能赚到世间的财富。这次的差事可真是做对了,果然是个好钦差,赚了三万多两银子。要是再有这样的差事,那就更好了。” 夫人也笑着说:“相公,常言道‘有利不可再往’。你如今年纪大了,也该知足了。” 说完,便吩咐准备酒菜,为程咬金接风洗尘。

这时,程铁牛过来拜见父亲,孙子程立本也来拜见祖父。程立本年仅十三岁,却勇力非凡。当天,老夫妻和儿孙们一起举行家宴,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暂且按下不表。次日,各位公爷前来探望程咬金,像秦怀玉、罗通、段林等一班人都来了。徐茂公前往河南赈济饥荒,不在京城;尉迟恭在真定府铸造铜佛,也不在京城。只有魏丞相在朝,但他是文官,与程咬金等人并无往来。程咬金是长辈,众人坐满了一殿,纷纷上前与他相见。程咬金一一还礼,程铁牛也出来相陪,并把平辽王薛仁贵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众小公爷听后,便告辞起身,各自回府。

接着,周青等八个总兵官一同前来向程咬金问安。他们询问薛仁贵的消息,程咬金说:“那平辽公如今可是风光得很呐!他有两个老婆,两个丈人都有万贯家财,发迹得不同寻常,你们不必挂念。” 周青听了,便对姜兴霸、李庆红、薛贤徒、王新溪、王新鹤、周文、周武说:“如今我们在长安伴驾,没什么大的作为。薛大哥在山西镇守,咱们请老柱国到皇上面前奏明,保举我们前往山西,和他一同把守。这样,弟兄们就能时常相聚,叙叙手足之情,岂不快活?” 程咬金说:“好弟兄聚在一起,确实是件高兴的事。我老千岁也是过来人,当初秦大哥在世的时候,我们三十六家弟兄在一起猜拳喝酒,那场面好不热闹。如今他们都已去世,只剩下我这个老不死的,时常觉得孤孤单单,心里不畅快。你们的事,我肯定会成人之美,帮你们在皇上面前说说。” 众人听了,十分高兴,起身叩谢后告辞离去。

次日五更三点,程咬金上朝。天子驾坐金銮殿,文武百官朝见完毕,天子传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程咬金上殿,俯伏在地。天子一见,龙颜大悦,问道:“程王兄,有何事要奏?” 程咬金说:“老臣并无其他奏请,只是奏明周青等八总兵,愿意与薛仁贵一同镇守山西等地;还有薛仁贵请求册封柳、樊二位夫人,她们贞静、幽娴、淑德,王茂生夫妻义薄云天。” 天子说:“就依程王兄所奏。” 说完,卷帘退班,天子驾退还宫,文武百官也各自散去。

程咬金出朝后,周青等人得知消息,都十分欢喜。他们到衙门收拾行装,领取凭照。八个总兵官辞别天子,启程前往山西。文武官员为他们送行,他们离开了长安,直奔绛州王府,与薛仁贵相会。王茂生奉旨正式担任辕门都总管,他的妻子毛氏被封为总管夫人;柳、樊二位夫人,依旧被封为护定一品贞静夫人。薛仁贵率领众人谢恩,在王府摆下酒席,弟兄们开怀畅饮,畅叙离别之情,其中的详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次日,薛仁贵传令,让八个总兵分别前往各自的衙门和镇守之地。各地的副总、参将、都司、千把总等官员纷纷前来迎接他们上任,场面十分威武。薛仁贵到任之后,山西境内果然盗贼平息,全省太平,年成丰收,百姓们都感恩戴德。正所谓:“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此回书主要讲述了罗通定北立下奇功,薛仁贵跨海征东,平定大唐天下,四海升平,满门荣贵团圆的故事。后续还有《薛丁山征西传》,唐书将继续讲述。有诗为证:“凤舞麟生庆太平,唐王福泽最为深。每邦岁岁奇珍献,宇内时时祥瑞生。治国魏征贤宰相,靖边薛礼小将军。英豪屡见功勋业,天赐忠良辅圣君。”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xinbayixs.com)古典白话合集新八一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惹火小神医:国师大人爆宠妻当上赘婿的我只好读书成圣了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一剑一灭一杀神星照不宣快穿之不当炮灰退婚后,厉总私下跪地求亲亲海贼:草帽团里的机械师他有另一面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替身?滚远点皇子的文娱霸业护花保镖慕来来的小说免费阅读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方尘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剑气九万里混迹诸天,学无止境我有一个武道世界猎户相公宠妻成瘾
经典收藏开元帝师秦君临天下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岭南宗师妖孽丞相赖上门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三国之纵马十三州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大宋有将门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水浒粮草小兵甲残王的惊世医妃追随曹总混三国他改变了罗马大周独夫谍海风雷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在他心头放肆大明,我来了!
最近更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爱情江山朕都要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太子无敌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爱你老妈,玄武门见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